这天,船刚行出不远,就见迎面冲过来三只小船,其中一只船上的劫匪大声对着运灵柩的大船喊话说:“哎,你们给听本爷听好了,本爷向你们喊话,你们识趣点,快把船上的金银细软给爷爷们扔过来,不然别怪爷爷们对你们不客气了。”
大哥李国泰见状,挺身而出,大声呵斥:“大胆毛贼,你们可知道这是谁的船吗?听好了,本爷现在就郑重地告诉你们,这艘船可是来自京城李大总管专门用来运送他母亲灵柩归乡的船只!想必你们知道李大总管是什么人物吧!你们还不快快让行,否惹恼了李大总管,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劫匪们一听,哈哈大笑起来,头目笑道:“哼,我们就是冲着李莲英来的,听说他家财万贯,这老太太的陪葬品肯定不少。你们还是识趣点,快把船上值钱的东西扔过来,否则别怪大爷们对你们无礼了。”
李国泰还是不示弱,大声呵斥道:“你们这些毛贼可听好了,李大总管在京城可是权势滔天、威名赫赫的人物。连达官贵人,文武百官见了他都要礼让三分!如今你们这些不知死活的小毛贼居然敢打这艘船的主意,简直就是自寻死路!倘若让李大总管知晓此事,一定会派遣大批大内高手前来将你们碎尸万段,到时候你们就算后悔也来不及啦!还不速速离去,莫要在此胡作非为!免得死无葬身之地。”
劫匪头目听后,冷笑一声,说:“我们既然敢来,就没有怕过谁。今日我们若空手回去,以后还怎么在这水上混?”
说罢,便示意手下,加快小船速度,冲向大船。
李国泰心中暗惊,他虽然知道弟弟李莲英在京城势力极大,但是此刻身处水上,远水解不了近渴。如果这些劫匪果真上了船,后果将不堪设想。
就在李国泰想着这些事情的时候,乘坐着劫匪的三艘小船逼近了这艘大船。
劫匪开始纷纷爬上大船,与船上的众家丁展开了殊死搏斗。
众家丁虽然奋力抵抗,但是劫匪人数众多,家丁逐渐体力不支,开始有点招架不住。
大哥李国泰更是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突然水面上涌起一阵浓雾,一艘更大的船从雾中驶出。
船头站着一位身着锦袍的人,他大声对这群劫匪喝斥道:“大胆劫匪,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打劫,还有王法吗?”
原来,这一带的知府早就听闻李莲英扶柩回乡之事。他怕路途恐生事端,便暗中带人前来保护。站在船头上的人正是知府。
劫匪见官兵到来,顿时慌乱起来。他们见势不妙,想要逃窜。
但是知府哪里肯放过他们,他指挥手下迅速将劫匪包围。
不多时,劫匪全部被擒。
劫匪头目磕头如捣蒜,求饶道:“大爷们饶命,我们只是一时鬼迷心窍,才做出这等样的傻事来,请您们放过我们吧,我们也是被生活所迫而不得已为之。”
知府看着向李国泰,问道:“李老爷,您说,此等贼人如何处置?”
李国泰道:“大人,此等贼人交于官府,依法论处便是了。”
“嗻,下官遵令。”知府说道。
李国泰道谢:“谢谢知府大人。”
知府忙说道:“李大爷不必客气,李公公大名如雷贯耳,请李大爷在李公公面前能够为下官多多美言几句,下官就知足了。”
“那是一定的。今日之事,多谢知府大人出手相助,不然李某不知道如何给在天之灵的母亲交代。再者,李某回去后,不知道如何给二弟交差。”李国泰心有余悸地说。
“李大爷客气了,今日此举不过是举手之劳,李大爷何足挂齿。只要不惊吓李大爷,下官就不担忧了。下官希望老人家的灵柩能够早日回到乡下,入土为安。”知府谦卑地说。
“谢谢知府大人,李某回去后,定当此事给二弟详细禀报,让二弟日后好好感谢知府大人。”李国泰说。
随后,李国泰和知府一行人挥手告辞。
大船继续前行,刘国泰更加小心翼翼地护送灵柩。
不日,运送灵柩的船只终于平安顺利抵达大城县。
李莲英早已经在家等候,看到灵柩安然无恙地被运送回来,心中甚是欣慰和高兴。
李莲英母亲的灵堂设在李府庄园的大厅正中,灵堂前摆着香案,香案上放着一尊大大的紫金香炉,香炉中插满了香,香烟云雾缭绕,整日不断。
供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贡品,干鲜水果,四季糕点,山珍海味,珍馐美馔,应有尽有。
这些贡品让李家村的人看得瞠目结舌,眼花缭乱。他们一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贡品,更别说吃过了。
贡品由专人负责,每天早中晚三次替换贡品,每一次的贡品都不一样。
灵堂四周,挂满了王公大臣,文武百官送来的各种挽联挽幛,长短不一,错落有致,参差不齐,甚是壮观。
院子里的廊柱上,门窗上,都挂上白绸黑纱,院内院外的所有树木上,花草上,都裹上了白绸,整个院子庄严肃穆。
李府所有的人,无论是孝男孝女,家丁下人,还是不远万里赶来吊唁的亲朋好友,都是一身素衣,头戴白帽,身穿孝服,足蹬白鞋。
整个李府,除了老太太的棺椁外,其他地方都是一片素白。
当然,整个灵堂里,最耀眼最阔气的当属老太太的棺椁了。
棺椁是金丝楠木做成的,枣红大漆涂色,上雕金漆花卉。前面是五福捧寿,后面是一簇莲花。两侧是四季花卉簇拥,棺椁顶上绘着彩绘牡丹,甚是耀眼。
李莲英从京城里请来了一大批喇嘛,还有从知名的寺庙里请来的和尚道士,从早到晚,参禅诵经,超度亡灵。
道士与和尚跑方取水上法台,走金桥,过银桥,祭河桥上走一遭。
整个大院里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好像不是在发丧,倒像是过喜事娶媳妇一样。
李莲英每天来灵棚跪一会儿,然后就拍拍屁股走人了,算是尽了孝心。因为灵棚前自然有许多“贤子孝孙”为他守灵尽孝,不需要他亲自跪在灵前守灵。
李府外面的一个棚子里,坐着一群道人正在做纸活,里面摆满了扎好的各种各样的纸活。有金童玉女,有纸楼,有亭台楼榭,有纸判官、四大金刚、八大罗汉,有金元宝,银元宝,香车美女,反正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