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听李芳这么说后,便知道一切也没必要再说什么了,因为这里涉及的问题已经不是讲道理就能讲明白的,只能是顺我则昌,逆我则亡。
毕竟朱慈烺是靠选择提升汉人地位,承认民族同胞感情大于贵贱阶级,发动百姓,清洗地主阶级保住的大明基业。
而他既然做了这样的选择,那就不可能让所有地主都愿意接受他的理念。
所以,朱慈烺只吩咐道:“那就拖下去剐了,夷九族!”
李芳愕然抬头看向了朱慈烺。
但李芳没有说什么,只如一摊泥一样被锦衣卫拖了出去。
“除刘良佐念其有平定刘超之功赐全尸绞立决而只夷三族外,其余皆李芳一样。”
朱慈烺这时继续说了起来。
钱祖源这时不由得抬头喊道:“陛下,臣可曾是东宫讲官啊,你还唤过臣师傅啊。”
“既曾为朕儒学老师,更应该为天下表率,却带头叛朕,更应该严惩,加十族,十族之人俱流放澎湖。”
朱慈烺沉声吩咐道。
钱祖源听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苦笑起来:“陛下,你果然是越发舍我其谁、天威赫赫了,不过也不奇怪,谁让你赢了呢,谁让您现在是天下最兵强马壮的人呢。”
钱祖源说着就叹了一口气,然后面容痛苦地如丧考妣般痛哭起来:
“可老天怎么就让您赢了呢!”
“阿济格、孔有德、侯恂、洪承畴、解学龙这些人都是干什么吃的,居然让您赢了。”
“让你失落了。”
“朕没成为你所教的那种乖顺愚笨之君。”
“你们总是说建奴那个小皇帝福临该得天命,如今是这样的结果,是变成了朕最兵强马壮,那用你们的说法,也算是天命,只是得天命的是朕!”
朱慈烺笑着说了几句,然后起身走到钱祖源这里来,说:“尽管你们这些人不是很喜欢这天命,但天命岂是你们能决定的?”
钱祖源瞅了朱慈烺一眼,然后眸里尽是怒火,却也无法发泄,只得任由锦衣卫把他押了下去。
不久后,李芳、刘良佐、钱祖源这些逆党就被处决。
南都刑场上也因此再次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自建奴南下以来,被杀的人很多,自然也不缺这一些人被杀。
但对于朱慈烺而言,杀这些人至少比让建奴南下成功屠城灭郭,让大量无辜百姓惨死要好。
“又杀这么多公侯缙绅,真不知道要待何时,才能没有这么多杀戮,而从此天下安宁。”
而扬州来的方以智则在刑场旁见到这么多因暗通建奴而被凌迟被诛杀的罪犯后,就不由得对同复社的好友陈贞慧感叹了起来。
陈贞慧道:“杀人容易,正人心难啊!”
“这次若不是陛下亲征大胜,也挖不出这么多奸细来,只是令人不甚唏嘘的是,竟还是有这么多受朝廷厚恩的权贵官僚会这么不讲忠义,就一个个那么想做亡国奴。”
“这不足为奇,天下人心败坏已不是一朝一日的了。”
“说来,还是跟我们复社之人未能掌朝政有关,致使许多无德之人充溢于朝,才酿成今日之事。”
方以智这时跟着言道。
陈贞慧听后就问着方以智:“所以,以方兄之见,本朝眼下之急应是正风气、严道德,而不是赶紧恢复旧都吗?”
方以智颔首:“诚然收复北都是本朝中兴之大志,但南方民力已不堪重负,接下来北伐不宜立即进行,至少二十年内不宜再言刀兵之事。”
陈贞慧听后点首:“也不知道,如今朝中多少大臣持此观点,但想来那些昔日随陛下从北边来的大臣皆恨不得即刻收复北地,而复得自己产业,全然不顾南人受得了还是受不了了。”
“所以眼下这就是要紧的地方了。”
“本朝如今既已立足于南方,就该以南人的安危为第一要务,就该先从南人之意,哪怕是执政当国者,也当以南人为主!”
“否则陛下恐也根基不稳。”
方以智跟着言道。
陈贞慧听后点首:“有理!”
说着,陈贞慧就叹了一口气,说:“但现在,首辅是北人,大都督也是北人,文武首臣皆为北人,恐朝廷不会考虑南人能否承受北伐之负担,而只一味想恢复北都也!偏偏,恢复北都又是如今本朝第一正确之事,又是批驳不得的!”
“再正确,陛下也不能不顾南人死活!”
“我们还是去见史公,跟他说说我们担忧,问问他,到底有没有办法,让陛下知道我们南人已不堪重负,宜休养几年。”
方以智说了一句,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陈贞慧对此表示赞同:“好,我们这就去见史公。”
史可法是河南开封人。
因闻知家乡已被收复,他心情是极为逾越的,且因此特地在家里与家人小庆了一下,且还主动向朱慈烺呈递了贺皇帝陛下收复开封的表文。
而在史可法与家人小庆时,就闻知复社四公子之二的陈贞慧与方以智来访,便立即命人将他们俩人请了来。
毕竟史可法现在心情很好,自然很愿意见外人。
“公的家乡开封被收复,自是一件可喜的事,但公想必也应该清楚,贵乡才被王师恢复,又被建奴蹂躏多年,正是宜休养生息以蓄民力的时候,所以公应该也不想朝廷立即就开始准备第二次北伐,而为收复北都,不惜耗尽民力吧?”
陈贞慧在和方以智一起来后,就在与史可法攀谈时,试探起了史可法的政治态度。
史可法听后沉吟了一会儿:“此事,吾不好说也,毕竟收复北都涉及君臣大道,身为大明之臣,岂能坐视鞑虏久据祖宗听政之地与祖宗安寝之地。”
“话虽这么说,老百姓的性命难道就不在乎吗?”
“如果不在乎,那我们与建奴还有什么区别?”
方以智这时问了起来。
史可法听后沉默不语起来。
陈贞慧则在这时对史可法拱手道:“还请公多为百姓在御前执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