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189—难道就不想宣麻拜相?
景缺、田忌二人对昭阳也投以惊讶的目光。
不过,而且并不是跟熊槐想象的那般什么功劳。二人考虑的是,压力!
进军巴蜀,说破天,也是楚国十几万对上秦国十万,就算秦国河东兵力调至巴蜀,那也是十几万对十几万。楚国禁军战斗力总体又甚于秦军,胜算往差了算也是六四开。
淮泗方向,楚军镇守司总兵力堪堪四万,并且战斗力远远低于所面临的五万齐国五都精兵。
现在齐国又打通了本土通往淮泗的道路,后勤压力骤减。
就算齐军不调兵南下,光匡章的五万精锐,便能给淮泗带来极大的压力。
匡章虽然并非齐国大将军,但是匡章的能力田忌见识过,比肩田盼,不然田盼也不会把匡章当做继任者培养。
精兵强将,又没有后勤掣肘,齐军给淮泗带来的压力是巴蜀的数倍。
昭阳这个时候愿意去守淮泗,便是要一人把这压力抗住!
“若是令尹愿意,自然是令尹去的最好。”熊槐往后靠了靠,“不过,单凭淮泗四郡镇守司兵力,肯定是守不住,令尹若是要去,寡人能调拨三万禁军。”
三万,是熊槐能够调动的最多兵力了。
巴蜀一线,熊槐的打算是投入十四万禁军,自巴蜀、商洛道两线对秦军同时发动进攻。
抛开秦国一线,便剩下了七万禁军,除去三万作为机动兵力随时策应巴蜀或者北线,一万用于护卫郢都,便只剩下了三万可以调动。
“若是如此,最好!”
“陈轸已经联结魏国,现在正去争取韩国,若是顺利,怕是年底之前能够结三晋。”巴蜀淮泗的事情商议完了后,便是陈轸的合纵之事了,熊槐也顺势说出来,“一旦韩国同意合纵,必然会出兵驰援河东。如此算来,明年正月便能进军巴蜀,粮草辎重,寡人想现在就要调去鱼复以做准备。”
“正月正值新年(历史上楚国新年是十月,但是为了方便,这里就以正月为新年),若是正月用兵,只怕军心浮动。”景缺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正月前给禁军士卒放个期假如何?”熊槐问道。
“大战当前,怎能临时放假,全军上下必须要紧绷神经。”昭阳毫不犹豫的反驳了熊槐的建议,“若是放假,也只能是大战之后。”
“那便巴蜀战后,禁军轮番放一个月假。”
“此计可以!”
“那便如此行之!”
………
韩国,新郑。
陈轸端坐在桌前,而他对面,正是韩国相国—公孙衍。
“楚王这是想要收买我?”公孙衍看着一旁一箱礼品,笑着问道。
“看相国如何想,”陈轸回道,“若是相国觉得这是贿赂,那这便是贿赂。”
“除了贿赂,还有什么?”公孙衍好奇道。
“我王久闻相国之才,向来慕之,此番臣来,我王便准备了些礼物,特意叮嘱外臣要送于相国。”
“纵然有才,也只不过是楚王的手下败将罢了。”公孙衍呵呵一笑,言语中带有调侃。
陈轸拿起茶杯,抿了一口,说道:“相国还在为陉山一战耿耿于怀?”
“我南征北战十数年,未尝有过败绩,”公孙衍也举起茶杯,抿了一口,嗯~有些青涩,“陉山一战,我这常胜之名,便再也没了。”
公孙衍是个高傲的人,一直认为世人之才能比不了他。
但是陉山一战,将他从他的高傲中打了回来。
说不耿耿于怀,谁能信?
“相国既然要离秦,我王当初也曾要求秦国将相国送于楚,为何相国还要去韩呢?”陈轸当下茶杯,问道。
“我来韩,实乃形势所迫。楚王要我去楚,我来韩之后才知晓。天不让我去楚啊!”
当初陉山大战结束后,熊槐便再议和条件上提出了要将公孙衍送到楚国来。秦国朝堂大多臣子本来痛恨公孙衍,加之陉山大败,恨不得将公孙衍送出去。
结果公孙衍还未回秦便去了韩。
这样一来,议和的条件,公孙衍也并未及时知晓。等到他知道的时候,他已经在韩国做了相国。
“韩国国弱,秦楚魏赵环顾四周,难有进取之余地,”陈轸沉声说道,“相国兵过孙武、文过范蠡,此番可通天地之才能,难道相国觉得,能在韩国大显身手么?”
“如何不能?韩国虽弱,却也有兵甲十万,”公孙衍笑容僵在脸上,转而冷冷说道,“楚国不能北进宜阳分寸,秦国不能过伊阙半步,遑不论魏国?”
“若是以守成而言,天下诸侯,以倾国之力,哪个不能守住疆土?”陈轸反问,“齐军兵甲十万会同越国,攻十五万精锐侵我淮泗,田子期以九万禁军败之;此间道理,相国要比外臣熟吧。”
公孙衍面无表情,不慌不忙的拿起茶杯,将已经有些凉了的茶一饮而尽,而后又满上。
陈轸冷冷笑了声,继续说道:“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崛起之势不可阻挡,但是相国已结仇于秦国群臣,秦国容不下你。魏国亦是如此,魏王茔每每提到相国,可是恨得咬牙切齿呢!赵国穷兵黩武,又新失河东,军力强盛,国力却不足以支撑军力。齐国以十万军攻漳东,赵国便只能舍弃河东全力守卫漳东。齐国强盛,但国中朝臣僵化。相邦邹忌容不下他人。
纵观天下诸侯,唯楚国有君立足之地,唯有楚国有君施展才华之地”
“难道君就不想宣麻拜相?”
公孙衍闻言一怔,手中茶杯也晃了一下,茶水洒了几滴出来。
沉默片刻,公孙衍放下快要到嘴边的茶杯:“楚国强盛,楚王亦锐意进取。可是当今楚王身边还缺贤才么?文有昭阳、屈原、昭睢以及你,武有田忌、景缺、庄蹻。文武人才济济,难道还缺我不成?”
“缺!”陈轸笑道,“都说我楚国文武人才济济,但是除却那几人,又有谁担的重任呢?”
“我王方才二十岁,而昭阳已经五十有余,田忌更是六十多!上柱国景缺虽不及昭阳,却也有四十!”
“千乘国之相邦,与万乘国之相邦。”
“君,不心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