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别人负责,也是在对自己负责。改变乔峰,也是在改变自己。
灵魂是不像*一样实实在在,但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不在*,而在灵魂。
北冥神功的核心不在三十六路经脉穴道图上,而在心法上。在还未见识过真正的北冥神功之前,秦朝就很用心地研究过北冥神功,在实验中假设过各种可能性。明知虚构是很可笑,失败了更是可笑,但如果人类连创造北冥神功的想法都不敢有,北冥神功还如何正式诞生?
也别说什么三十六路,最难的还是第一路。
有其一就有其二。
在见识真正的北冥神功之前,《天龙八部》的几个版本都被秦朝读了一遍又一遍,反复地思考和摸索书中的武功体系,尽力将之完善。那并非都是在做无用功,至少可以添入‘天龙悟道’,改善游戏中的武学设计,增加可玩性,使玩家玩得更爽快。
金派武学中最值得关注的无疑是内功,内功中最值得关注的无疑是北冥神功。
小无相功在绝招上兼纳百家,北冥神功在内力上容纳百家。
内力为本,招式为末。北冥神功为本,小无相功为末。
这就是逍遥派的武学宗旨。
小无相功无论最怎么厉害都脱离不了内功,就像鱼儿离不开水。而内功最怎么厉害都脱离不了北冥神功,就像江河最大最终还是流入了大海之中,使大海有望无限扩大。
积小而成大,积少而成多。
最小都得有个起点,最成熟的武学思想都离不开最初的天真幼稚。
最终如果连修炼道家第一内功北冥神功都避免不了死亡,又不肯学书中无涯子一样甘做别人嫁衣,将一身内力与逍遥派掌门之位都传给了少林普通弟子虚竹,又或想象一下无涯子的师父逍遥子是否也一样不肯,死了都只会更加地浪费。
虽然死亡也是在回归天地,回报天地,但人活着难道就不再是天地的一份子,不再可以对天地有所回报吗?
别的武功也不是不可以继承和发扬,但北冥神功明显更厉害——下一代掌门得了上一代掌门的功力,更容易造就更厉害的下一代,一代比一代更逍遥自在。甚至连天赋和资质的高低都无法阻止,可以用大量内力来强行逆转,大改特改。
道家最顶尖的内功北冥神功从吸人内力开始,最终却要牺牲自己,成全他人;传说中魔门最顶尖的魔功‘道心种魔*’,却是从助人一臂之力开始,最终要牺牲他人来成全自己。
道与魔一体两面。
不管是道家的利人,还是魔门的利已,都是利益循环中的一部分,缺一不可。简单地说,这与男女循环、阴阳循环、生死循环是一个道理,缺了谁都循环不了。做人是要有原则,但秦朝仍觉得习武之人不必执着于这种表面的道与魔、善与恶。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也是循环中的一部分,也都缺一不可,执着于任何一方都将走入恶性循环。成功与失败、理想与现实也是如此,不但缺一不可,而且偏一不可。
至人完美无缺与真人有血有肉是有冲突,但不是非美即丑、非善即恶,非对即错的冲突,就像左脚配合右脚走路。
大道至简。
小说中、游戏中的假人假事突破都成为了现实,原来的真人真事不知都变成了什么?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父母不在,网友不在,红颜不在,一个人独在异乡为异客。
不分真人假人都还是一个鼻子两只眼,一个脑袋两只脚,表面上没什么大变化,甚至还不如武学上的变化大。
秦朝和原来世界的人一样习惯用研究科学的思维和态度来研究武学,很快就发现了北冥神功存在有一个极大隐患:吸入功力越是深厚,各门各派各种内力越多越杂,相互之间的冲突越大,解决起来越是艰难。一旦与实力相近的人交战,越用功越危险。那时候一个芝麻大小的小害都有无穷危害,随时要人命,更别说随功力提升而增加的潜在大害。但若不提升功力,大害自除,还急得做梦都想修炼北冥神功干嘛!
这么分析,逍遥派的另一大神功‘小无相功’,应该是对症下药的一味主药,而且得修炼越早越易化解内危。但‘小无相功’的化解能力最如何强大都并非无限,不然书中吐蕃国师鸠摩智不会在为修炼太多‘少林七十二绝技’而自毁,一身功力都便宜了段誉。当时段誉连‘小无相功’都没修炼,却没被‘少林七十二绝技’的功力毁掉。
按理说,‘小无相功’都化解不了的时候北冥神功更无力化解,但北冥神功不用化解也可以包容各门各派的内力,更何况少林一家的绝学。
包容本身也是一种化解,却又不等于化解;化解本身也是一种包容,却又不等于包容。
聪不聪明都懂祸福相依的道理,但秦朝明知其中潜在有大害无穷,却还是拒绝不了想修炼北冥神功,就像鸠摩智最高智慧都拒绝不了要修炼‘小无相功’。拒绝得了都不想拒绝,不到黄河心不死。因此也别再笑话他,笑话无涯子和逍遥子,笑话段誉和虚竹。
至于理由?
想一想读书读多了的近视,便知道习武的理由是多么容易寻找,一找一大堆。
至少走在路上欣赏漂亮mm的时候,不用凑近了老是被人喊非礼,摸了也白摸。
想想木婉清,想想王语嫣,想想李沧海,是男人谁不热血沸腾,单身汉更加一等。
习武的好处数之不尽,坏处也是。免不了要担心,但最担心都没用。武功越厉害,害人也越厉害,不对敌人就对自己,这很合理。就算像传说中的《葵花宝典》,第一步必须自宫,相信也多得是人抢着修炼,不然古今天下的太监不会前仆后继有那么多。
太监中一再出现有厉害非常之人,也是响当当的事实。
非常人行非常之事,也是非常地无奈。
秦朝将秘笈上的文字全背下来,背得滚瓜烂熟还在硬背。按图上一个一个穴道用手指点住存想,牢牢记住至不用图都不出半点错还在牢记。这也是原来考试常拿高分的一个主要秘诀。
减小冒险,加大保险。
事在人为。
秦朝原以为凌波微步最难记,将之放在最后。不料在牢?记记住《易经》正反六十四卦的方位之后,一步一步边走边记,不但可以使脚步配合大脑更易记牢,还可以顺便修习凌波微步。
卷轴上步法甚怪,有时走了上一步后,无法接到下一步,直至想到须得凭空转一个身,这才极巧妙自然的接上了;有时则须跃前纵后、左窜右闪,方合于卷上的步法。
秦朝先是十步一停,熟了再继续钻研和修炼。百步后改为百步一停,千步后又改成千步一停。时快时慢,至第七天完成最后一步,将卷轴上的步法全部牢记在心。走路都自然而然用上凌波微步,身体一天比一天明显更轻盈灵活。
一个立定跳远都跳了一丈来远,与原来的奥运冠军都有得一比,而这才不过修炼了七天凌波微步而已。
北冥神功还在关门之外,要借助别的内力破关而入。这使得秦朝更加认为,原来的内力很有可能被外力吃了。
从这些天对凌波微步的修炼来观察,如果不是用内力养壮了外力,不该进步如此快还不见有一丝内力。
唉!
要是能回家替国家争光抢夺奥运荣誉,一个人都可以连抢一大串金牌回国,那可就……
别害得世界大战又爆发,那可就功大于过了。
别害得家门老被媒婆踏破,那可就更对不起父母兄弟。
而在这里,就这水平,怕是连三品都算不上。要知道,书中天龙寺牟尼堂的那几位高僧都还在一阳指的四品徘徊。
这儿当然不是小说,也不是游戏,但很多地方和小说、游戏中有太多相似。
这是好还是坏?不用说都知道有很多好处,前提是要有命来享受。坏的最多都不用多说,武功修炼得越高越易应付。
武功的修炼是一回事,武学的领悟是另一回事。凌波微步中蕴藏了无穷奥妙,秦朝却像小孩子背文章一般,背熟了便算及格。七天的时间不长也不短,说练成不如说及格更恰当。
秦朝更加认可原来对武功的推测——聪明人不一定成绩高,笨人不一定武功低。
这么一来,不管自己是愚蠢还是聪明,都不缺通往武林高手之路,关键是能否抓得住。
听说脑袋聪明的人杂念比较多,这又怎么说?
难怪还怪爹妈不成!
哈哈……
秦朝想笑又不敢大声笑,昨天晚上一时放纵,笑得剑湖宫内外一阵大乱,引来不少无量剑弟子的搜索,不引以为戒是在拿生命开玩笑。如果不是修炼凌波微步增加了不少底气,吃穿都仍是大问题,拉个屎都得担心被突然冒出来的毒蛇一口咬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