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没到时候?”

“太子这话,究竟是······”

短短不数日,太子刘胜真对匈奴人的态度,便以长安为中心,迅速朝四面八方散播开来。

倒也不是说整座长安城,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太子宫、放在了刘胜的一举一动上;

而是因为此番,匈奴人再度入侵汉边,相较于过往这些年,实在是有些‘非同寻常’······

“这些年,匈奴人虽也是岁岁叩边,但自先帝继位之后,已经很少大举南下了;”

“虽说每年秋后,边地都有零散的匈奴骑兵出没,但大都是少则十数、多则数十人而已,极少听说有百人以上成群的匈奴胡骑。”

“也不知今年,这是怎么了?”

东市外的茶肆,八卦党们本能的聚在了一起,又极为自然的聊起了最近,发生在北方边地的事。

而在这样的日子,还能有空聚在茶肆、还敢说起这些事的人,不说有多么滔天的背景,也至少是有一些消息渠道的。

这不:有人一发问,立时便有好几个人激动地跳起,显摆起自己‘掌握更多信息’的优越感来。

“嗨~”

“可不就是去年,关中大丰收,匈奴人又在年初的冬天遭了白灾嘛~”

“——自己过的紧紧巴巴,全年都吃不上一顿饱的;”

“又听说俺们汉人粮米富足,那些个披发左衽、率兽食人的胡蛮,还坐得住?”

“牛羊掉膘,婆娘不下奶,娃儿饿的哇哇哭,可不就盯上俺们汉家了嘛······”

嘈杂中,一大汉佯做洒脱的一番解读,顿时引得在场众人连连点下头。

去年的关中,确实迎来了最近十数年最大的一次丰收。

至于原因,自然是前一年,关中全面积、大范围‘歉收’,也从某种程度上,保留下了田地的不少肥力。

根据内史、御史大夫等属衙的汇总:关中去年的整体平均亩产,竟达到了足足四石一斗!

按照太祖高皇帝‘赐民户田百亩’的标准,平均算下来,关中每一户农户,去年都收获了四百一十石米粮。

三十税一的税率,便是十三石多、不到十四石的农税;

再加上每‘丁’四十钱,也就是折合接近一石粮食的口赋。

毫不夸张的说:去年,关中百姓的整体平均净收入,达到了三百九十石粮食以上!

相较于吴楚七国之乱爆发的天子启新元三年,户均一百多、不到二百石的净收入,足足翻了一倍不止!

如此丰收,若是放在往年,虽然也足够让人高兴,但考虑到‘谷贱伤农’之类的因素,这场丰收给农户带来的利好,其实也非常悠闲。

但在今年,情况却明显不同了。

——前年秋收之后,尚还没有获封为储君的刘胜,奉命负责粮价平抑一事;

之后,刘胜顺理成章的推出了治粟都尉,并制定了‘少府掌治粟都尉,对关中粮价进行宏观调控’的大政。

在当时,农户们大都还以为:刘胜这一手治粟都尉、宏观调控粮价,单纯是为了不让粮价暴涨,给粮价划定一个上限,免得百姓吃不起价格暴涨之后的高价粮。

而在今年,迎来全面大丰收,又随即开始为‘谷贱伤农’而担忧起来的关中百姓,才总算是明白了治粟都尉,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官署;

宏观调控粮价,又是多么有利于穷苦农户的善政。

——前年,关中大范围歉收,治粟都尉通过售卖平价粮,将粮价死死锁定在了百钱,乃至七十钱以下;

这确保了关中绝大多数农户,都能买得起足够整个家庭半饿不抱的熬过那一年的粮食。

而今年,关中全面丰收,治粟都尉也还是站了出来,毫不迟疑的发出通告:以每石四十钱的价格,无限量购入粮食!

四十钱一石,虽然较去年,乃至往年的粮价都稍低了些,却也还是让整个关中,都被一阵歌功颂德的赞歌所笼罩。

——开什么玩笑!

——四十钱一石,还是无限量购入,还要什么自行车?!

这要是放在过去,来这么一场大丰收,那关中的粮食商人们,指不定鼻孔要昂的多高!

诸如‘今年关中不缺粮食’啦~

什么‘爱卖不卖,你不卖有的是人卖’啦~

甚至是‘我家仓库快满了,要卖就抓紧,过期不候’之类的话术,都会成为粮商们从农户手中,压价购入粮食时的说辞。

在某些时候,甚至可能会出现某个农户,因为实在卖不出手里的粮食,便只得到处奔走,求爷爷告奶奶,甚至是送礼疏通关系;

为的,却只是把手里的粮食,以勉强不算白菜价的价格卖出去。

卖粮都需要求爷爷告奶奶,乃至是走关系送人情,量具、运费,乃至是交付币种等弯弯绕,自然也就是题中应有之理。

但现在,有少府治粟都尉在,一切,就都回到了正常的轨迹。

——粮商们,并没有因为今年的大丰收,而端起‘粮食红利’的架子;

如往常般,提前和农户聊好价格,又在秋收当天派去运粮的车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整个关中近百万户农户,四万万余石粮食,少府治粟都尉明明连三分之一都没吃下,但粮价,却被‘治粟都尉’四个字,稳稳顶在了四十钱以上的价格。

简单来说:治粟都尉的存在,让粮食丰收的红利,真正落到了辛勤的农户手中,而不是被粮商米贾,以及商贾背后的权贵所分食。

而在这‘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而且是肉眼可见的越来越好的微妙时刻,匈奴人十数年,乃至数十年未曾有过的大规模入侵,无疑是在以长安为中心的‘泛长安’地区,引起了巨大轰动······

“嘿!”

“要俺说,都忍了这么多年了,早就该跟小娘养的匈奴人干一场了!”

“——就连家里的娃儿,那都是不打不成器;”

“那些个蛮子,若不狠狠打上一通,它能老实?”

人群中,嘴炮党开始发力,顿时引得众人瞩目。

待看清那嘴炮党,是一个身高七尺有余,虎背熊腰、满脸横肉的彪形大汉,众人又各自将头别过去,不再看向那嘴炮党。

——和后世的嘴炮党、键政家截然不同的是:如今这个时代,很少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

至少在这贯彻整个社会的尚武之风影响下,几乎没有人,会在有关战阵、外族的事上放嘴炮。

便说此刻,围聚于茶肆内的众人,就有至少九成的把握:万一真打起来,那放大话的‘嘴炮党’,肯定会回家拿上长弓、短剑,并前往内史自发报名,甘愿成为一个运粮民夫。

但有嘴炮党的地方,往往也同样有理智者。

“话是这么说,但真要细算下来,太子说的,其实不无道理。”

“大家伙儿想想:过去这些年,我汉家为何要忍辱负重,给那匈奴北蛮送去公主和亲,又陪嫁各式财货?”

“——还不是我汉家的步卒,追不上匈奴人的胡骑嘛?”

“过去这些年,先太宗皇帝、陛下省吃俭用,在代、赵北境兴建了不少马苑,不就是为了养马,好组建骑军嘛?”

“就说这回,他匈奴北蛮大举南下,沿途却压根儿没顾上抢掠,只径直跑去雁门,毁了雁门苑、掳走了苑中马匹。”

“这不就等于是说:他匈奴人,也怕俺汉家组建骑军,再派骑军对阵匈奴胡骑吗?”

“匈奴人怕了,那不正说明俺们汉家是对的?”

“若是不对,匈奴人也不至于吓得大举南下,耗费粮饷无算,却只为毁去一个雁门苑了······”

这话一出,茶肆内诡异的氛围,才总算是被一阵稀稀拉拉的呵笑声驱散了些许;

那彪形大汉闻言,也并没有再固执己见,只颇有些憋闷的咬咬牙,又极尽不甘的点下头,同时不忘猛拍一下大腿。

“唉!”

“道理俺都懂!”

“就是憋屈!”

“——俺汉家泱泱大国,赳赳武风!”

“竟容他小小一个匈奴,欺负到了这般地步?”

“特娘的!!!”

便见那理智者闻言,呵笑着起身,又悲古怀秋般,长叹出一口气。

“唉~”

“说憋屈,谁不憋屈?”

“俺们憋屈,旁人就不憋屈了?”

“——真要说起来,陛下,可比俺们憋屈多了······”

“毕竟忍辱负重的,是陛下;”

“屈辱和亲的诏书,也是陛下亲手盖下印玺的······”

···

“连俺们都觉得憋屈,陛下能不憋屈?”

“太后能不憋屈?”

“更别说太子,才刚十五六岁,正是血气方刚、少年热血的年纪;”

“能不憋屈???”

“说到底,和亲嫁的,那都是刘氏宗室女,都是陛下、太后的晚辈,更是太子血脉相连的姊妹;”

“可即便如此,陛下、太后,乃至是先帝,都在忍。”

“为的,不就是再多准备准备,免得一场决战打下来,就把俺们这些庄稼汉给压垮,让先帝的齐天恩泽,都付诸东流吗······”

有了这句话,茶肆内的氛围,才终于竹简趋于正常。

——在先前,茶肆内的众人虽大都不开口,但几乎每个人的目光中,都能看见不时闪过的凶光!

而现在,在听闻那句‘不都是为了我们吗’之后,众人一改先前,那见谁都恨不能一口吞下的凶狠,只此起彼伏的长吁短叹起来。

“是啊······”

“俺们农人、庄稼汉,虽说也有血性、骨气,但也终归是憋屈惯了;”

“可陛下、太后,那可都是威仪自具,打自从娘胎里出来,便从不曾低过头的人······”

“为了俺们这些农人,陛下、太后强忍屈辱,再三嫁女和亲。”

“若俺们再说三道四的,可实在有些不知好歹了······”

···

“也不知道这次,匈奴人又是什么借口?”

“——嗨······”

“——说是几年前,我汉家送去的公主,其实是个假公主;”

“——匈奴人‘不堪其辱’,才大举南下叩边,讨个说法······”

“嘿······”

“说的比鸟叫都好听······”

···

“那陛下这回,只能嫁个真公主过去了?”

“——不大清楚。”

“——若再行和亲,应该大抵如是了。”

“唉······”

“娇生惯养的宗室女,却要嫁去塞外苦寒之地······”

···

“诶?”

“俺听说,这匈奴人,还会娶自己的母亲做婆娘?”

“——啧啧;”

“——没开化的蛮子,懂个屁的礼教人伦。”

“——茹毛饮血、率兽食人,说的可就是这些蛮子。”

“哈?”

“这是真的?”

“匈奴人,真的吃人肉、喝人血?”

“——可别一口一个‘匈奴人’了;”

“——就那群蛮兽,能叫人吗?”

“倒也是······”

···

熙熙攘攘的交谈声,随着茶肆外响起的一阵嘈杂,而短暂中断了片刻;

待一行车马浩浩荡荡走过,茶肆内,才再次响起一阵满带屈辱,又极尽无奈的叹息声。

“那,是典客的车架吧?”

···

“如此阵仗,是要去迎匈奴人的使者?”

···

“唉······”

···

不知不觉之间,日落西山,夕阳西下。

茶肆内的八卦党们,也都带着各自的憋闷、愁苦,拜别了各自的朋友,先后朝北城的各个方向散去。

——再有半个时辰,便是宵禁。

对于长安城北半城而言,宵禁,便意味着黑暗。

而在这微妙的关头,即便是平日里彻夜灯火通明、瑟笙不绝的尚冠里,也难得陷入一阵死寂。

唯独皇宫。

唯独长乐、未央两宫,在这夜幕即将到来时,仍亮着堆堆篝火、点点烛光。

没人知道长乐宫内,窦太后在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想些什么;

也没人知道未央宫宣室殿内,天子启又召来了那些人,正商量着什么事。

但所有人都清楚:这一次,汉家大概率还是要退缩、还是要委曲求全;

而先前,被整个长安,乃至整个天下寄予厚望,寄希望能‘血气方刚’的太子刘胜,却在这个夜晚出现在了······

不是未央宫;

而是长乐宫长信殿内,和祖母窦太后、姑母馆陶主刘嫖,以及年幼的‘未婚妻’、准太子妃陈阿娇,同坐在了上首御榻之上······

(本章完)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大明太子:开局逼崇祯退位崇祯十五年:召唤猛将庆余年三国:穿越曹昂,从截胡邹氏开始大唐:旅行青蛙,开局长生不老道魂少年铁血战神摄政红楼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三国:开局获得霸王武力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大秦第一熊孩子大唐:灵气复苏,全民修仙!福寿至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王爷要咬人:宝贝,别太坏!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乱世三国志(完结)女特工穿越成首富千金:特工皇后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开局女悍匪抢我做压寨夫婿!三国:白毦陈到隋唐:以一己之力护大隋万世昌隆书生的悠闲生活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绝世小书儒大唐锦鲤小郎君张逸风姜凤小说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明末枭雄奋斗在洪武元年公子无期秦昊是什么小说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嫏嬛姝开元帝师带着农场混异界明末之木匠天子三国我为皇穿越错了怎么办恶姐当家:只要脸皮厚顿顿都吃肉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武则天之无敌风流太监的我:称呼是我最后的倔犟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黄帝内经百姓版倾城欢都市邪主王牌悍妃,萌夫养成雇佣兵系统,开局卖掉倭奴所有人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