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时间过得很快。

尤其是在长安闷热的天气中,时间,只在人们注意不到的角落悄然而逝。

眨眼间,便到了天子胜新元元年,秋七月十五。

对于长安朝堂而言,这一天,是逢每月初一、十五,也就是朔望两日的朔望朝。

说得更准确些,是朔朝、望朝之中的‘望朝’。

按照往常的管理,每个月初一,即朔日的‘朔朝’,朝议的核心议题,便会集中在接下来这一个月,朝堂所需要处理的工作之上。

用后世人的话来说,朔朝,也完全可以理解为汉室最高决策层面的月初工作安排会议;

月初的朔朝,既然是工作安排会议,那月中的望朝,自然就是总结、调整会议了。

——通过过去十五天的努力,月初安排下去的工作,都完成的怎么样了?

——月初朔朝做下的安排,有没有什么需要调整的地方,或者是改善的必要?

——接下来的后半个月,是要继续推进前半个月的工作,还是及时作出改变、调整方向?

当这一天却有所不同。

这一天,不单是秋七月望日的望朝,也同样是汉家,乃至华夏文明历史上,第一次由官方举行考举的日子。

在这样一个意义非凡,且必将在青史之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日子里,整个长安的注意力,都聚焦在了长安城西郊,那处已经被修缮过的废弃校场之上。

甚至就连留在长安,于宣室殿参加,或者说旁听朝仪的未冠天子刘胜,都没能耐住性子,将身边的贴身宦官:宦者令夏雀派到了考场外,美其名曰‘代天子勉励考子’;

实则,却是刘胜实在放心不下,偏偏又不方便亲自前往现场······

·

“卯时正~!”

“奉太皇太后、太后、陛下诏谕,开考场~!”

“凡应考士子,皆凭相府所发竹符,依序入场~~~!”

锵~~~

锵~~~

锵~~~~~~

“卯时正~!”

“奉太皇太后、太后、陛下诏谕,开考场~!”

“凡应考士子,皆凭相府所发竹符,依序入场~~~!”

锵~~~

锵~~~~~~

校场外,左右每相隔百十步的距离,军卒们奋力的嘶吼着,生怕有人听不清自己的嗓音。

而在这一声声此起彼伏的嘶吼声想起之后,方形校场各个方向的简易木门,或者说‘木栏’,也随即缓缓打开。

有那么一瞬间,考生们本能的想要往前推搡;

但在看到考场打开的一瞬间,从每一道入口涌出一伍披坚执锐,甲胃具齐的北军禁卒,士子们这才悻悻放缓脚步,后知后觉的端起‘文人士子’的架子。

“手持竹符,递与门外考官验明正身,自报名讳、籍贯、所学师承!”

又是一声声明显早就有过排练的呼号声,只惹得士子们稀稀拉拉低下头去,从怀中取出一枚枚大小一致,且明显都产自近期的竹符;

而后便翘首以盼的缓缓向前走着,似乎非常期盼接下来的考试,又或是生怕自己会无法进入考场。

“末学后进朱买臣,会稽郡吴邑人氏,略知诗书······”

···

“末学后进郑当时,荥阳陈邑人氏,初治黄老······”

···

“末学后进主父偃,齐郡临淄人氏,稍知长短纵横······”

···

“末学后进······”

“晚辈······”

“后生······”

随着一声声操持各地口音的拜喏声,原本围聚于考场之外,迷茫等待着什么的士子们,也开始徐徐走进考场之内。

走进木栏门,便见短短半个月前,都尚还破败不堪的校场,此刻已经被一方方书桉所摆满。

书桉的摆放方式,像极了军中将士列阵:十行十排,前后左右各相隔近一丈的距离,形成一个‘百人方阵’;

而这样的方阵,也同样是左右十排,前后八行有余——第九行似乎只有五六个‘方阵’。

在每个方阵的四个方向,都各有一个硕大的木板,其上写有醒目的大字,如:一至九十九号\/一百至一百九十九号等。

到最后,那位于第九行的几个方阵,依旧是同样大的木板,木板上的字体自然小了一些,也更挤了些,如:八千一百至八千一百九十九\/八千二百至八千二百九十九。

整个考场,便被这八十五、六个百人方阵所沾满,每个方阵上方,由一顶临时支起的茅草‘遮阳棚’盖顶,并由呈九宫格状分布的立柱支撑其。

除了这每个分考场的九个立柱,无论是书桉和书桉之间,还是分考场和分考场之间,便再也没有任何阻拦。

——一览无遗。

随便站在考场的某一个位置,环顾一周,都可以将整个考场的状况尽收眼底。

走进考场,再观察过木板所标识的数字,考生们自是很轻易的找到了自己所属的‘方阵’,并在到达自己的分考场之后,根据书桉角上的具体数字牌,准确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这个过程,大约进行了一刻钟的时间。

毕竟总有一些倒霉蛋,原本被安排在了考场西北角,却从东南角进入了考场;

于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些倒霉蛋就只能焦急地捧着竹符,挨个看过每一个分考场外的号码区间,缓慢的在整个考场走了个大对角。

等所有考生都于书桉前落座,那些一直在旁冷眼旁观的考官,也就是身着官服的千石官员们,终是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身来。

除了最后一个,也就是八十六号分考场之外,前八十五个考场,都是一百名考生,配备两名千石级别的官员作为考官,并有五名禁军武卒维持秩序。

倒霉蛋云集的八十六号分考场,同样是四个考官、五个禁卒,足足九个人维持考场秩序,却只有七个考生。

四个考官,原本各自于方形考场四册落座,见那为首之人站起,其余三人便也都站了起来。

此时,每一个分考场之内,便都响起那一位位分考场主考低沉,却也极具穿透力的嗓音。

“此刻,为卯时三刻。”

“奉太皇太后、太后、陛下诏谕,辰时一刻分发考卷,辰时正开考。”

“应考士子需自备笔、墨,得到考卷,需于指定位置写明名讳、籍贯、师承,及考场号、座次号。”

“本考场为甲四考场。”

···

“辰时正开考,于午时正收卷,限时两个时辰,考题共计十道。”

“午时正至,考官高呵‘止笔’,考生务当停笔,违者考卷作废。”

“自开考至收卷,考生若有内急,可抬手示意,由监考卒陪同而去;”

“若有不适,也可抬手,受医官诊治。”

“——自考卷分发,应考士子皆不得左右窥伺、与人言谈,更禁喧闹!”

“违者逐出考场,下廷尉!”

主考官们一声声沉呵,惹得考生们冷不丁一缩脖子,下意识望向校场周围,那些甲胃齐备的北军禁卒。

和四位考官,分别位于考场四个方向一样:每个分考场的五名士卒,其中四人也各自站在考场四侧靠中间的位置。

多出来的那一人,也就是这一‘伍’的伍长,则昂首挺胸的行走于考生之间,好似是在战场上巡视。

而在主考官宣读过考场秩序之后,四位考官也并没有坐回自己的位置,而是和那伍长一样,于考场间游荡起来。

一边走着,也没忘依次核对考生的信息和座位号,以避免有人坐错了位置。

好在今天到场应考的,再怎么说也都是知识分子,倒也没人做出那找错座位的事;

一切准备就绪,考生们各自跪坐于书桉前,静静等候起考试开始的那一刻。

而在考场正中间的高台之上,这次科举的几位总主考,也终于各自从座位上站起身来······

“据说考题,陛下很早就同诸公通过气?”

贾贵没话找话似的一声闲聊,只惹得刘舍、卫绾、田叔等人一阵僵笑,明明没有进行任何眼神交流,却不约而同的吐出一句:“最早,陛下总共出了七十道题。”

“我等也只是大致扫了一眼,替陛下去掉了几道过难、过易的考题。”

“剩下五十多道,陛下则亲自从中选了其中十道。”

“那五十多道考题,我等原本就记得不大清楚,更不知道陛下选的,究竟是其中哪十道······”

从如今朝堂最位高权重的三人口中,却听到这近乎众口一词的回答,贾贵也只是尴尬的笑了笑,便低头在怀中摸索起来。

——贾贵是外戚,并没有窥探考题的必要。

或者应该说:贾贵想要做官,又或是想要为家中哪个小子谋官职,也根本不需要通过什么考举。

只需要找太后姐姐说几句、找皇帝外甥提一嘴,又或是找太皇太后哭两声,便随时有千石以下的官职,供贾氏子弟随意挑选。

虽然不大可能是什么实权职务,但也总好过这科举,从二百石的位置起步,活脱就是小虾米中的小虾米。

再者,贾贵外戚之身,又背靠贾太后,就算祖中真出了个有出息的,通过考举做了官,外人恐怕也根本不会相信:这是在考文才,而不是考背景。

本来就是没话找话提一嘴,众人如此反应,贾贵自也没太在意;

从怀中掏出一枚铜匙,便郑重其事的望向面前,这三位随便掸掸衣袖上的灰,就能在长安掀起风浪的大人物。

“奉陛下之令,此次考举所用的答卷,由鄙人携少府所制新‘简’提供。”

“若诸公没有异议,鄙人这便下令分发答卷。”

听闻贾贵此言,三位巨擘自是齐齐一颔首,旋即便将狐疑的目光,撒向高台下的那几只大木箱。

——答卷,在这个时代,其实就意味着空白竹简。

由少府负责这次考举所需的空白竹简,自然是题中应有之理。

但作为如今汉室最具权势的三位高官,刘舍、卫绾、田叔三人都十分清楚:这件事,恐怕远没有这么简单。

刘胜想要任用母族外戚主掌少府,这已经是整个朝堂都闻到味儿的事了,只是大家都默契的没到处宣扬而已。

而贾贵作为外戚,虽然具备‘只要天子说我行,那我不行也得行’的超然地位,但少府终归是九卿,贾贵要想如此顺利的位居九卿之列,也总得做出些成绩出来,来稍微堵一堵朝野内外的舆论。

很显然,‘为考举提供空白竹简’这样近乎打杂,根本不能算作成绩的事,绝对不会是贾贵官居少府的敲门砖。

再者,如果真的是空白竹筒,这八千五百多名考生,就算按照没人一卷来计算,所需要的‘答卷’,也绝非这几只木箱所能装下······

“难道是贾氏为了造势,才倾尽家财······”

“不;”

“应该是陛下。”

“当是陛下为了给母舅造势,便出少府内帑钱,用布帛做这次考举的答卷······?”

“如果真是这样,那也太过奢靡了些?”

“啧啧啧······”

带着类似的想法,刘舍、卫绾、田叔三人,便齐齐将目光注视向那几只木箱。

而后,便是一张张洁白如雪,轻薄如布的一方形‘布片’,在少府官吏简单清点之后,分发给了从各考场汇集于此的主考官们。

约莫半炷香之后,当那一张张‘布片’都分发到考生手中,平铺在了考生面前的书桉之上,主考官们那威严的声音,才再次响彻考场上空。

“陛下怜悯诸应考士子不远千里而来,又恰逢少府得此新纸,便以此为此考之答卷。”

“答卷每人三张,用尽即无。”

“文考结束,考卷不得带出考场。”

“现在,于三张答卷左边沿,不超过一寸的区域,分别写下自己的名讳、籍贯、师承,以及考场号、座位号。”

在拿到‘纸’的第一时间,考生们的第一反应是惊奇。

——纸?

不都应该是棕黄色,而且颇有些粗糙、厚重,且只能用来包一些东西吗?

这纸怎如此轻薄,又如此洁白、平坦?

反应过来自己愣了神,考生们赶忙回过神,回忆着仍回荡在耳边的‘主考官曰’,便怀着忐忑的心情,开始在答卷上各自写下自己的信息。

而在考场正中央的高台之上,贾贵也终是呵笑着回过身,对三人微拱起手。

“这纸,为陛下亲赐名:蝉翼纸。”

“是不才奉陛下之令,率少府匠作日夜赶工,方于半月之前得足数。”

“诸公若有兴趣,不妨一观······”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大明太子:开局逼崇祯退位崇祯十五年:召唤猛将庆余年三国:穿越曹昂,从截胡邹氏开始大唐:旅行青蛙,开局长生不老道魂少年铁血战神摄政红楼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三国:开局获得霸王武力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大秦第一熊孩子大唐:灵气复苏,全民修仙!福寿至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王爷要咬人:宝贝,别太坏!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乱世三国志(完结)女特工穿越成首富千金:特工皇后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开局女悍匪抢我做压寨夫婿!三国:白毦陈到隋唐:以一己之力护大隋万世昌隆书生的悠闲生活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绝世小书儒大唐锦鲤小郎君张逸风姜凤小说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明末枭雄奋斗在洪武元年公子无期秦昊是什么小说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嫏嬛姝开元帝师明末之木匠天子三国我为皇穿越错了怎么办恶姐当家:只要脸皮厚顿顿都吃肉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武则天之无敌风流太监的我:称呼是我最后的倔犟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公牛传人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黄帝内经百姓版倾城欢都市邪主王牌悍妃,萌夫养成雇佣兵系统,开局卖掉倭奴所有人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