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荆山之玉,指的是和氏璧,那么,灵蛇之珠又是什么呢?”我看着艺凝好奇的问到。
“灵蛇之珠,即为随侯珠。”艺凝看着我懵懂的样子,接着解释到,“随侯珠为春秋战国时期随国的珍宝,也称为“随珠”,与“和氏璧”并称为“春秋二宝”,誉为“随珠和璧”。”
“原来如此。”我看着艺凝点了点头,“可是,在我的印象里,我只听说过和氏璧,却从没听说过随侯珠。”
“可能是因为和氏璧是流传在当时的几个强国之间,而拥有随侯珠的随国只是当时的一个小国。”艺凝看着我缓缓说道。
“其实,关于随侯珠的发现也是带有一定的奇幻色彩的。传说,当年随侯救了一条受伤的金色大蛇。谁知,这条大蛇痊愈后竟口衔一颗明珠至随侯宫入梦报德。而随侯醒来后,竟然真的在床边发现了一颗璀璨的明珠。
后来,随侯珠又为楚国所拥有。至秦始皇统一六国,随侯珠、和氏璧隧全为始皇帝所霸。和氏璧作为传国玉玺流传于世,但是,随侯珠从秦始皇以后便再无踪影。有人推测,随侯珠极有可能已随秦始皇殉葬。”艺凝说完,深情的望了我一眼。
“这灵蛇之珠是一颗还是两颗?”我看着艺凝若有所思的问到。
“从相关记载来看,应该是一颗吧。”艺凝想了一会儿,然后看着我问到,“难道,你有所怀疑吗?”
“没有,只是我想这颗随侯珠很有可能只是有人想让随侯暂时保管而已。还有,你们还记得我们在酆都地宫中见过的那颗夜明珠吗?”我对着艺凝和唐心缓缓问到,“我在想,那颗珠子跟随侯珠有没有什么关系呢?我想,我们有必要,找个机会,探访一下随侯珠的下落。”
“你是说,我们要去秦始皇陵?”艺凝和唐心同时惊讶的看着我问到。
“不,其是否真的随秦始皇下葬,还难以判断。如此神物,我们首先要直溯其源,随侯墓!”我看着她俩的眼睛坚定的回到。
“随侯墓?”艺凝不解的对我说到,“可是,就我们目前的考古发现来说,不管是历代随侯墓还是楚王墓都没有发现随侯珠的影子。所以,我想这随侯珠大概率还是在秦始皇陵,要不然就是在入秦前就已经遗失,只是这个天大的秘密蒙过了所有人的眼睛。”
“艺凝,你说的也有一定道理,不过你说随侯珠在入秦前就已经遗失,这却是有点匪夷所思。这件事以后再说,你说呢,秦大哥?”我看了一眼已经恢复镇静的秦风,接着对身旁的艺凝询问到,“对了,你再跟我说说传国玉玺是如何遗失的呢?”
“关于传国玉玺的遗失,说来话长,其中一些细节,我们也只能从相关的史料记载以及一些民间传说中去分析推敲。”艺凝看着我说。
“据传,秦王政二十八年,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风浪骤起,秦始皇慌忙将传国玉玺抛入湖中,祈求神灵镇浪。可是八年后,华阴平舒道竟有人又将此传国玺奉上。
及汉高祖诛项羽,即天子位,改此玺为“汉传国玺”。后来,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直到隋唐、赵宋,传国玉玺一直是时隐时现,沉沉浮浮。
至元三十一年,元世祖忽必烈驾崩,传国玉玺忽现于大都。元末明初,随蒙元北逃消失于中原。有一种说法,明朝建立锦衣卫的主要目的,除了替皇帝监视群臣,铲除异己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了探查传国玉玺的下落。而明清两代,也时有传国玉玺现身之鼓噪,然皆附会、仿造之赝品。”听艺凝说完,我久久沉默不语。
“至民国成立,无论真假传国玉玺均失踪于世,封建王朝至此完结。历经两千余年风风雨雨,传国玉玺最终湮没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之中。”秦风又接着对我缓缓说到。此时,他已经完全恢复了往常的镇定与锐利。
“现在看来,这一方传国玉玺的流传史,简直就是一部中华历史的缩影。”我不由得感叹到,“可又有谁能想到,这方玉玺竟会安安静静的藏身在成吉思汗的秘陵之内。”
众人听后,全都沉默不语。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有多少璀璨的文化遗失在满是尘埃的角落,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再也不会被人勘破,有多少令人垂涎的宝物永远的销声匿迹,又有多少传奇随着历史长河的滚滚向前而起起伏伏、时隐时现。
吉日格拉看了一眼秦风,然后小心的把传国玉玺放进宝盒,捧到左面的贡台之上。
是时候打开这口棺材了。只见金黄的木棺之上浅浅的雕刻着九条飞龙,其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九条飞龙缠绕着整口棺木,似要于顷刻之间飞升入天。
“来吧,让我们一睹他的真面目。”秦风看着众人语气坚决的说道。
吉日格拉对着棺木用蒙古人最隆重的礼仪拜了三拜,然后起身恭立一侧。我跟秦风两人相互看了一眼,同时用力推开棺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