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梅陶回到太保府的时候,太保正与武陵王师诸葛恢座谈。他本身便没有完成太保的吩咐,加上这种事情也不好当着外人的面讲起,于是便暂归偏室,等着太保召见。

房间中,诸葛恢身披一件素袍,颌下三缕长须,虽然不以仪容见著,但举止之间也都甚有风度,只是这会儿脸色却不大好看。

王导眼望着诸葛恢,肃容沉声说道:“社稷当事,孝子不宜久执恒礼,此论《礼》中亦有深权。方今未称善世,内外俱有焦灼。假使元规仍在,只怕也要痛感难安,不敢肥遁避世。我知道明多怜令婿失怙,不愿他衔痛坏礼,但事从于权变……”

“太保所虑诸多,我都能体会。然则庾郎热丧在身,本身亦非历得显用的高士,即便方今多事,孺子未必能为,夺情之议,实在无从提及。故中书生而眷我,如今斯人不再,我是不敢妄为坏情之论。”

诸葛恢面有难色,只是摇头拒绝。

王导听到这话后,不免有些失望,他也明白自己想要让庾亮的儿子素服任事的想法有些为难人,诸葛恢的拒绝不无道理。方今虽是礼法崩驰之世,但庾家也是中朝旧家,要让庾彬坏礼从事,实在是强人所难。

诸葛恢不愿去劝说女婿,王导便也不再强迫,只是将许多奏案上,叹息道:“我也不是强要坏人伦常,实在眼下颇有内外交困之扰,穷而思变啊。”

诸葛恢垂眼一瞧,能认得出那几份奏书多与历阳方面有关。他也知道这几日关于为庾怿请授刺史的议论又变得热闹起来,许多人都已经表态。

其实关于这件事,诸葛恢也觉得根本就没有阻拦的必要,庾怿占据西府已经成了一个事实,即便不得其位,但实际上已经做成了局面。台中一直拖延不授,反而不利于西面局势的稳定。

王导也看得出诸葛恢的意思,叹息说道:“庾叔预本是陛下元舅,能自履要塞为朝廷防守西门,本来也是一桩好事。只是历阳本为其家旧孽之地,叔预其人早先也未镇重土,我是担心他轻权率进,求切误功啊。”

其实关于庾怿晋升豫州刺史的事情,在台中已经排上了日程,即便旁人不催,这件事近期内也就会落实。可是这一次王导为难之处在于,伴随着为庾怿请任豫州刺史之外,还有关于在涂中侨立梁郡等中朝旧治的请求。二者混为一谈,便让王导不好决定。

涂中那个地方,乃是江表屏篱,若想江东安稳,必然是要有所经营的。庾亮在世的时候便曾力主此事,当时王导并没有强烈反对,结果因此而让祖约心生猜忌,怨望朝廷,酿生大祸。

可见那一个地方情况太复杂,庾亮在世的时候,中枢尚是权重,又有郭默那种熟知北地形势的宿将帮手,仍然没能取得大的成果。如今庾怿却要以历阳新废之土,进望涂中凶险之地,无论是其能力还是威望,王导都不看好。

所以他是希望诸葛恢能够说动庾彬归朝,以此来对庾怿施加钳制。庾亮这个儿子本身虽然不足以发挥大用,但其人归都,很大程度上就能将皇太后对庾怿的支持分享一部分。庾怿在历阳本来就没有太深根基,一旦中枢的支持减少,迫于无奈,步伐也会放缓下来,不敢过于激进。

王导倒不是要一意阻挠边将求进,而是因为眼下的情况不允许。江东新定之废土,亟待安稳以恢复元气,这个时候边地行事如果过于激进,胜未必足喜,败则引祸尤深。

荆州陶侃那里便是一个例子,围绕着襄阳胶着维持,不能进取,不敢引退。钱粮人命俱有大耗,却未能得寸土之益。虽然这样一来能够缓解荆州强藩对中枢的压力,但王导作为执政重臣却实在高兴不起来,毕竟敌虏胡奴才是共同的敌人。

“既得陇,复望蜀,太保难道不知缘起何处?”

诸葛恢讲到这话的时候,语气中不乏浅怨。他是真的有不满,前段时间他以武陵王师的身份,争取将湘东并入武陵王封土中,并且希望王彬能够出任武陵相。那里也是数郡之地,而且能够与江州互为表里,进则足以制衡荆州陶侃,更可以顺势为其争取南蛮校尉之职,以分荆州兵事。

原本这是一个很漂亮的计划,可是当诸葛恢找上王彬时,王彬却因湘东山水凶恶而拒绝,结果这个职位便一直悬而未定,而陶侃为子请任王卫的奏书却已经到达了都中。

当然这还不是最让诸葛恢感到气愤的事情,他也知道王彬近来诸多不顺,若真是懒于勤任倒也罢了,能够理解。可是此人厌居瘴乡,如今却要穷逐会稽这钱粮富地,取舍轻重,其人脾性毕露无遗!

所以早前王彬登门拜访,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支持,诸葛恢根本就懒于回应。也因此,刚才王导请他出面说服庾彬归都,以此而对庾怿施以羁縻时,诸葛恢断然拒绝。他甚至对太保都生出几分怨气,你家兄弟矜贵,不居潮湿之地,难道我家女婿就是名贱,要自伤为你家修补漏洞!

王导听到诸葛恢这语气,便知对方也是误会了自己,以为自己是在费尽心机帮族弟谋取善任而罔顾别家。只是这件事他根本没办法解释,难道要告诉诸葛恢,我被我下属坑了?就算是这么说了,对方也要怀疑驸马究竟是不是受他指使,毕竟好处要落在他家头上。

且不说诸葛恢有怨气,王导自己又何尝不怨。原本只是走个过场的事情,结果却闹得这么复杂。单单最近这几天,台中所涌出来关于官员任命的议题,比过往大半年的时间里还要多!哪怕没有诸葛恢的提醒,王导也明白这就是王彬争取会稽内史的恶果!

可是他又能怎么办,王彬那里是说什么都说不通,只是一意要求会稽。如果自己这里再一味的强阻,局势会不会乱还另说,家势首先就要崩了!

况且,因为此事有了王彬的加入,就算自己再阻止王彬,别的人选也不会轻易确定下来。目下这个形势,较之王导早先的预想早已偏出万里之遥!

心里虽然不乏苦闷,但王导还是耐着性子说道:“世儒南向,其实也是时势所趋。江表流人日密,左近几无闲土,势必要逐南引流。会稽地广人稀,正是宜居之所,即便不以南北偏论,若有乡友居彼官长之位,于动荡之人心也是极大安抚。”

对于王导的解释,诸葛恢倒也认可,但问题是,若只需要择一侨者尊长,又何必一定要是王彬?

“我也曾任会稽,彼乡虽是人疏,但却不乏乡豪蛮宗。若只以单车行之,不过垂手之闲吏,靖土无能啊。”

虽然不满于王彬的求任,但诸葛恢还是就事论事,以自己的经验给出一个实在建议。

王导听到这话后也是蓦地一叹,他之所以要找人垫场,也不乏这方面的考虑。如今会稽乃是东扬州治,内史上任,如果配以军职,于情于理都不合适。所以要派一个次等人士前往,久治无功,再择别选加以将军号便有了借口。

可是现在,如果王彬赴任,本身如果还假节管军的话,这不就是明明白白在告诉时人,王彬过去就是为了取代沈充的位置!一旦那么做了,沈充能容忍那才见了鬼了!

家事困扰不足为外人道,王导与诸葛恢相谈,最终也没能谈出什么结果。待到送走了诸葛恢,他又听属吏言道长史梅陶已经回来,于是便将人请了过来。

“职下有负太保所托……”

梅陶进门之后也不虚言,便将刚才发生的事情讲述一遍。

王导听完后,坐在席中沉默良久,才蓦地叹息道:“殷洪远或无公才,却不乏公心啊。”

梅陶听到这话,眉梢已是一抖,心道太保说出这样的话,足见对殷融已是大感失望和不满,可以说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殷融应该就此要与台城绝缘了。

其实王导对殷融倒也没有多深的怨气,他根本就不知殷融与沈哲子的私怨,而且也明白就算没有这私怨的话,沈哲子未必不会举荐王彬。让梅陶去安抚殷融,也是不想冷落旧人,但这个殷融实在是让人无语,根本不堪扶就。他眼下又是诸多困扰,既然如此,索性由之。

在席中枯坐片刻,王导才吩咐道:“稍后我让彦道抄录一部分卷宗,请叔真送往东曹,嘱咐驸马都是台中急用,不要怠慢。”

梅陶闻言后便领命退下来,过不多久便带领几名属员往东曹行去。

几个硕大的竹箱摆在了东曹官署厅堂内,梅陶有些尴尬的转述了太保的话,而后也不久留,匆匆而去。

沈哲子望着那几个竹箱,不免有些傻眼,而旁边的张鉴等属员,脸上也带着一些苦笑。

“曹首,如此多的事务,要在几日之内定卷,根本就做不到啊!”

稍年轻一个的御属周牟望着竹箱上附着的长长名目,几乎一眼望不到尾,瓮声瓮气道。

“太保是知我曹内颇多文墨逞威、虎步疾行的健吏,因而加以重任。先不要说做不做得到,尽力而为。”

沈哲子干笑两声,有些气虚的鼓舞众人。王导把这么多公务压下来,简直就是要把他或埋在卷宗里。对此,沈哲子虽然不乏薄怨,但也认罚。假使易地而处,他是忍受不了自己属下中居然有这么一个刺头,王导这么做,已经算是很有涵养了。

况且他来台城也不是为了寻衅滋事,终究还是要做事的。而且,这么多事宗里面,未必找不到一两点可以借题发挥的地方,到时候自己当然要当仁不让,匡社稷于倾颓,还世人以公道!

这么一想,沈哲子心内正义感爆棚,大臂一挥说道:“诸位各捡卷宗,属意随性,毋须留力。譬如名骥疾骋,壮士挥戈,案头卷尾,未必不能克成千石之功!”

曹下这些属吏们听到沈哲子这壮言,年轻些的不免精神一振,撸起袖子便扑向卷宗。而年长些的则要世故一些,明白驸马此言太虚,不过也都不怠慢,各自分拣起来。毕竟名爵之类于他们而言虽然太虚无,但是曹内墨耗、纸耗的补贴,较之别的官署要丰厚得多,钱粮入袋总是瓷实的。

对于这群态度认真,任劳任怨的属下,沈哲子非常满意。他虽然没有刻意经营,但是官署内气氛却很好,既没有人浮于事的闲散之风,也没有勾心斗角的阴祟事迹。

不过这好气氛只维持了一天,从傍晚开始,东曹官署门口便不乏台臣们在左近晃悠。起初东曹这些属员们倒没有察觉什么异状,毕竟他们还要埋首卷宗,根本无暇他顾。可是到了第二天,便有更多的人汇聚而来,甚至有人登门入内,兴致勃勃的言起昨日台内发生的事情。

人没有傻子,起先东曹这些属官们虽然好奇于为何突然这么多事务被分配到东曹,甚至有许多还超出职任。但是苦思无果,也只能认为是太保看重他们的办事能力,所以重任相加。

可是听到别的台臣们言起沈哲子昨日在台中的威风事迹,这些人哪怕再迟钝也能想明白,这哪里是什么重任加身,分明是他们的曹首在外面惹了事,太保又不好直斥,以此薄惩罢了。

明白了这一点之后,众人再望向那些堆积如小山的卷宗,个个脸上都浮现苦色,继而望向沈哲子的眼神也变得凄怨起来。

感受到诸多下属们哀怨目光的注视,沈哲子也是不乏尴尬,索性将大批卷宗摆在厅堂内,以此来隔绝那些幽怨的目光。不过倒也不能因此与世隔绝,随着他痛骂殷融的事情在台中传扬开,交好者类似庾条、纪友等纷纷登门。

每当有客人到来,称赞沈哲子辞锋雄健,将虚名乏实之辈骂出台城,沈哲子总免不了要笑几声,谦称作小试牛刀罢了,不足以夸。

这一点倒是真的,只能说殷融心理素质太差,要知道当年他入都争娶公主的时候,几乎是全城非议,被人当面羞辱都不是一次两次,可他还不是硬撑下来了。假使没有当年的坚持,如今他那么骂殷融,难免又要被人指责貉子狂悖无礼,不识名士。

可是殷融就没这种韧性,不独自己滚出了台城,甚至连在台中担任掾属的儿子都召回了家。殷浩虽然没有辞官,但也是少履台城。整整一大家子,居然就摆出一个与世隔绝的架势。

这种行为逻辑,沈哲子也是费解。所谓的物议,虽然多有偏帮弱者,但问题是你要有存在感啊。一家人枯守庭门之内,死了旁人都不知道,更谈不上关注度了。况且就算他家想等事态冷却再为他谋,但问题是沈哲子一直活跃在时局中啊,哪会给其咸鱼翻身的机会!

因为当事另一方完全没了声息,于是台内每每论起此事,难免要在沈哲子战绩上再添浓墨重彩一笔。

当然这些也只是闲谈,台臣们主要心神还是集中在近来剧烈变动的人事任命上。大量显职在这段时间里被人谋占,即便是无幸分一杯羹,单单旁观这架势,也能感觉到局势在快速的推进演变。

就在这种热闹的氛围中,最受人瞩目的会稽内史人选也终于确定下来,王彬以侍中而任会稽内史,单车上任。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熵定天下大玄第一拽探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明朝海盗王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穿越错了怎么办汉宫秋龙腾美洲大隋武神宇文成都九州恃风雷从屯田开始三国:最强谋士大秦之纵横天下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柒合我在洪武开商铺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俺老爹是程咬金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崇祯聊天群文化穿越之旅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家父,汉景帝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鬼子你好,我们是天灾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月华长安三国秘事红楼生存录应如妖似魔贰臣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回到大汉打天下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帝王之名无双大炎:我打造一个盛世炎朝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开局送灵帝一顶帽子!异域使命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穿越大明,吊打诸国亮剑:我只打硬仗帝梦未央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黄帝内经百姓版倾城欢都市邪主王牌悍妃,萌夫养成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