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昭这个名字,严绍多少也是有些印象的,这也是他为何会这么热情的原因之一。一般来讲,能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人,都是非同一般的人,就算是蠢货也绝对比一般的蠢货还蠢一些。
何况一路上太史慈都在对严绍推崇此人,可见这个董昭并非是后者…
只是他所不知道的是,原本的历史上董昭再弃了袁绍之后,投奔的是曹操,而现在选择的却是他严绍。要是知道了这个,只怕严绍还要骄傲一些…
到也不奇怪,这时能称得上是豪杰的并没有多少,袁绍算一个,曹操算一个,还有南方的孙坚也算一个,剩下的呢?
或许刘备也算一个,但是势力太小,很难入的了其他人的眼。这也是为了初期除了帐下的几个猛将之外,很少有谋士愿意投奔的原因之一。
曹操也算是个枭雄,表现的也十分出色。但是在讨董之战结束没多久,也处于一种漂泊不定的状态,手下兵将并不是很多。这时严绍的表现就显得比较抢眼,一来虎踞于北海,兵多将广,二来也有威名。
能力暂时还不太了解,但是在联军时幽默诙谐,为人开朗、大度,这些是他亲眼所见的。在跟优柔寡断,有点小心眼的袁绍一比,高下立断。该选谁也就不是件很奇怪的事了。
——————————分割线——————————
暂且不管董昭的才华如何,这都是自己的第一个谋士,严绍拉着董昭的手臂走入正殿,更让他坐在自己的身边。等到下人端着酒杯上来,严绍挥了挥手示意下人暂且退下,而后亲自拎起酒器替董昭满了一盏。
看到严绍此举,董昭有些感动,连忙从严绍的手里接过酒盏,一饮而尽。
“多谢主公!”
“诶,公仁何须如此…”说罢严绍拍了拍董昭的手臂。“绍一直就想兴兵讨贼,辅助少帝,匡扶汉室,可恨没有能够一块商量的智谋之士,现在公仁来了,正是天赐公仁于我啊…”
说到这里,严绍的眼睛微微转动了一下,留意董昭的表情。“不知道公仁可有什么能教我的?”
董昭多么多么厉害,这些毕竟是太史慈告诉他的,实际上有多厉害他压根就不了解,难免有些犹豫。而今该做的也做了,自然想切实的了解一下此人的能力。
董昭沉默一下,清楚严绍这是想考较一下他的能力。
好在他在见到严绍之前,心里已经有了底案,到是没有被严绍这手给打的措手不及。
就见董昭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台阶下面对着严绍道。“主公兴义兵以除暴乱,此乃义举也,天下豪杰纷纷投奔,正是为此。然而当今诸侯割据,若不能增强自己的实力,则很容易反为所困,主公如今虎踞北海,而青州刺史焦和又刚刚去世,此正是天将青州赐予吾主也,主公若是不取,岂不可惜?来日主公虎踞青州,则可坐观天下,再联结忠义之士,兴兵辅汉,易如反掌…”
董昭说的慷慨激昂,座位上的严绍却不为所动。
这些都不过是老生常谈,就连严绍自己都能想的明白,根本不需要董昭来告诉他。要是董昭的本事仅限于此,严绍对他的评价只怕稍微的会有那么一点低…
看着严绍的样子,董昭也清楚自己的这个新主公似乎不是很满意,低头想了想,又抛出了点藏货。
“不知道主公对青州境内的黄巾可有什么想法?”
他到是没有对严绍谈什么大方向的战略,实在是严绍现在只是个北海太守而已,跟他谈什么大方向的战略,未免有些过早了。到不如先谈一些实际的,实际到可以短时间内扩充实力的事情…
“公仁的意思是?”严绍眉头微微挑动,手里的酒盏也跟着放在桌面上,显然是有了些兴趣。
没办法,之前董昭说的那些别说是严绍了,就连他麾下的几个并不是很出色的官吏多说的出来。真的只能算是老生常谈,要是这样也能称得上大才,这年月的大才未免也太多了些,但是对这些涉及到切实利益的东西,严绍就显得很有兴趣了。
“黄巾者,贼寇也,然青州黄巾足有十余万,这却是个谁都不能小觑的巨大数字。这些贼寇要是为祸,绝对是个天大的麻烦,可要是能利用起来却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充主公的实力。”
“需知十余万黄巾之中,扣除掉老弱,剩下的青壮也有三四万之多,所缺的无非是粮草、军械,若是主公能够将其收复招降,则转眼间便多了三四万大军,如此组成一军,纵横天下又有何难…”
当然,想要办成这点却也不是个容易的事情,首先青州黄巾有十来万,这帮人看上去战斗力不是很强。但是数量多了,也是很恐怖的。严绍的兵马才不到一万人,想要击败青州黄巾的主力实在是困难。
其次就是如何收降,黄巾对于官军的戒心很强,这种戒心是历次大战中积累下来的。别的不说,当年皇甫嵩建造的那几个京观,就在其中出了不少的力气,很多地方抓获黄巾也是很直接的来个赶尽杀绝,很少会有收留的。
也就只有严绍,董昭在抵达北海之后曾经了解过,严绍征剿黄巾的过程中收降了很多战俘,从中挑选精壮补充到军队里面,剩下的被发配到地方上去修些水利桥梁一类的工程。
正是有着这样的经历,董昭才会显出如此计策。
乱世已经来临,只有拥有足够多的兵马跟粮草才能立足,而位于青州境内的黄巾便是一个最好的扩充实力的方式——————简直跟大补药也没什么区别。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些贼寇多少有些桀骜不逊,而且直接收编,战斗力恐怕也不会很强。说到底毕竟是些贼寇罢了,并没有受到过什么系统的训练,战斗力很难说有什么特别的保证。
除此之外,军械也是个很大的问题,三万多人的军械,可不是那么好弄的。再加上那糟糕的军纪,一个没弄好,只怕地方上就要民怨沸腾了。
——————————分割线——————————
其实严绍早就已经看上了青州黄巾,在他看来这就像是一个经验药,吃下去便能立刻提升不少等级。可是这颗丹药也有极大的副作用,吃下去是一回事,能不能扛住毒副作用又是一回事。
青州黄巾,青州军…
这支兵马历史上固然赫赫有名,可是造成的后果也是很大的。其中一个就是过于桀骜不逊,基本上除了曹操之外哪个都不服。等到曹操去世之后,更是干脆的自己解散了。
还有即便是曹操活着的时候,也闹出过许多次叛乱,军纪几乎败坏到了极点。尤其是在宛城之战的时候,就因为曹操嫖妓被弄了一下,这帮人就闹了起来,要不是于禁干的漂亮,只怕事情已经快要变得不可收拾了。
放着这么一个兵马在青州,岂不是要把青州弄的一团糟。
在青州住了这么些年,他对这片土地还是很有感情的,可不愿意就因为这么一支并不怎么听话的兵马,就弄得民怨沸腾。
同理在青州也是,严绍可不觉得自己的魅力值比曹操还厉害。那等枭雄都没有办法控制住青州军,他对自己的信心也不是很足。
不过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战斗力的问题,历史上青州军的战斗力,并不是特别的强悍。青州兵所参加唯一胜利的战斗就是击破徐州陶谦的战斗,而且这个‘胜利’大家都知道,就是曹操对青州兵马的放纵,导致青州兵所过残掠百姓。不否认这是得到曹操默许的,至少没有积极去预防,但青州兵在这一战中充分表现了盗贼本性,也直接地给曹操声誉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然而曹操忍了下来。原因在于青州兵在劫掠欲望的驱使下,能够胜过关张二位万人敌所统领的丹杨精兵,其战斗力可圈可点,因而曹操容忍了他们这种暴行。
但是后来呢?
吕布袭击兖州,曹操回师与之大战。结果如何?“布出兵战,先以骑犯青州兵。青州兵奔,太祖陈乱,驰突火出,坠马,烧左手掌。司马楼异扶太祖上马,遂引去。”这成了曹操一生中败的最惨的仗之一,要不是吕布的眼神不是特别好,而且智力上有些问题,只怕曹操也就没有后来的辉煌了——————就算是枭雄又如何?死掉的枭雄又有什么用?
青州兵毕竟是降兵,不会真心为曹操作战,征陶谦时有利益驱动,所以奋勇,在和吕布所率天下闻名的并州骑兵作战时自然没理由拼命。
等到宛城之战的时候,更是很干脆的闹了一通,这也导致了曹操对青州兵彻底失去了信心。
而且从青州兵建立到曹操去世,数目不少的青州兵里面居然没出过一个堪称有些名望的将帅,这未免也太奇怪了些。毕竟历史上青州兵的数量相当的多了,就算这些都是穷苦百姓出身的,也不至于连一个勇猛些的将校都没有把?
——————————分割线——————————
严绍将自己的顾虑对董昭说了出来,都是些实话…
讲真的,他之前对董昭还是有些失望的,但好歹也是难得的一个谋士,多少算是能有个交流的人了,总比之前连个能交流的人都没有要强的多。
听了严绍的忧虑,董昭也沉默了一下。
他到是没有想到,严绍居然会想的这么长远,不但想到了收编青州黄巾的问题,还想到了收编之后可能出现的事情。
虽说严绍这些都只是推测罢了,不过凭着董昭对黄巾余孽的了解,这些推测有很大程度上是会实现的。
对这个,董昭也觉得有些头疼。
毕竟现在严绍的辖地不过北海一郡,若是强行收编了这些黄巾,等到他们闹腾起来,说实话,北海这么一个小地方还真有点经受不住。
所以…
“到也不是没有办法,主公可以在收编之后,将其分割为数个部分,而后慢慢进行渗透,只要这几个部分的距离足够远,相信收编的青州黄巾便不会轻举妄动,不过这却需要主公能够拿出一部分的实绩出来才行,不然只是区区一个北海郡,恐怕是没有办法满足这个要求…”
董昭想出来的办法是个很笨,但是却很有效的办法,就是分化渗透。先让收编的黄巾被分割为数个,甚至更多的部分,然后再让人对其进行渗透,如此一来就算这些黄巾再怎么冥顽不灵,也只能乖乖跪下。
说到底,左右不是是些贼寇罢了,又怎么能跟官军对抗?
严绍听了,想了想,也觉得这个主意挺不错的。
只要能将青州黄巾分割成数个部分,不让其抱团,那么在严绍的控制之下,这些人也就很难闹腾出什么事情来了…
“只是…”严绍有些奇怪的想到。“这个方法,曹操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其实并不是曹操没有想到,而是他没有严绍这么好的机会。曹操收编青州军的时候,正是各地的黄巾都搬迁到青州来时,那时的青州足有上百万的黄巾余孽,使得原本就被祸害不浅的青州几乎成了一片白地。
正是收编了这些青州黄巾,曹操才能组建起多达三十万的青州军。
但是考虑一下青州军的数量便可以想象,想要将这么一个抱成一团的青州军分割开,会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再加上青州军野性难驯,数目众多,就是曹操也不得不有些忌惮。
反观现在的青州黄巾,像是冀州或是其他几个地区的黄巾还没有涌入,如北海这样的黄巾重灾区,也因为严绍的关系成了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青州现存的黄巾不过才十余万,跟历史上的百万黄巾相比差距实在是太大了————————虽说青州黄巾是不是真的能有一百万还很难说。
“若是想要收编这些黄巾,某怕是先要夺取整个青州才行,不知道先生觉得该拿谁先开刀?”
“东莱!”面对着严绍的提问,董昭毫不犹豫的回答道。“东莱太守蔡起,不过是一无能之辈,之前已经中了太史将军的计策,麾下兵马损失了八成左右,只剩下一些残兵败将退守东莱,此人之前便屡次挑衅主公,这次又自寻死路,不拿他先开刀又该拿谁…”
严绍点点头,他对蔡起到是真的很愤恨,别的不说,之前他派人收买太史慈的事情就让严绍极为愤怒。恨不得亲自将蔡起斩杀。
“但是,若是我派人到东莱郡去招降呢?那蔡起不识时务,他麾下总该有人懂得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吧…”沉吟了片刻,严绍开口问道。“如今东莱郡所存的兵马不过千余人,还要分守各地,能给蔡起的兵马恐怕只有三五百人,如何能跟我麾下的大军抗衡,东莱郡也该有些聪明人,若是我派人过去游说一番,说不定可以收到奇效…”
这便是严绍的想法,就算蔡起作死,别人也不会跟着一块作死吧。要是派人去东莱郡一趟,说不定能说得东莱郡的世家及其他一些人反对蔡起,弄不好不需要他动手,已经有人献上了蔡起的人头。
不过听了他的话,董昭却连忙摇头道。“主公不可如此,这蔡起乃是一个难得的道具,主公何忍就这么毁掉…”
“什么意思?”严绍有些不明白董昭的话…
董昭抱拳一礼,很是诚恳。
“这蔡起屡次挑衅主公,确实该死,至于剩下的人,相信也不会跟着蔡起一块走向黄泉路,可是剩下的呢?”
“剩下的?”
“正是,如今青州各郡,多倾向于主公,此正印证了主公兴兵除暴的争议性。可是他们会这么做,也有部分是出于对焦和的不满,还有就是希望能得到主公的庇护。而不是真的想屈从于主公,若是主公就这么凭着一番口舌劝降东莱,只怕很快就要应对其他几个郡的问题。”
跟东莱郡比,这几个郡的实力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若是一个郡一个郡的去攻占,不说伤亡,时间上也是个问题。到不如挑选一个杀鸡儆猴的对象,这个鸡既要有名望,实力也要比较弱,青州六郡,东莱郡无疑是最符合要求的。
首先其他几个郡的实力都比较保全的好,就算是最差的乐安郡,好歹也有两千多的兵马。而且随着这段时间的恢复,兵马的数字也在不断上升。
剩下的,济南国差了点,但好歹没受到什么波及。
齐国比较差,内乱不休,本身的实力却是青州除了北海最强的一个,即便是内乱状态也不是很好惹的,要是人家团结一致,最后赢了也是两败俱伤。
只有东莱郡,本来东莱郡的实力也不错,偏偏蔡起自己作死。居然领兵来犯,最后导致全军覆没,现在东莱郡正是最虚弱的时候,拿他开刀绝对是最佳选择…
“等到主公以雷霆之力解决蔡起,其他几郡必会受到震慑,那时相信就很清楚该怎么选择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