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时空肯定不具备“自我意识”,所谓的“酒蒙子”,其实是罗南自我铺设的虚拟情境、将“本地时空”呈现的复杂冗余信息拟人化,捏合出的一个半疯癫形象。本意是将海量信息后置,由祭坛蛛网、云端生物脑阵列消化沉淀、分析演算,抽离出核心要素,完成更高效的“交流”。
这是他“大通意”永久固化,需要与“本地时空”达成妥协时想出的办法。是“梦神孽”“幻魇之主”领域的运用。说到底,还是因为他没有突破“布法绝关”,形神框架不够稳定,前路没有明确,给“本地时空”规则重构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
不管怎样,凭借这办法,罗南与“本地时空”经过几番折腾,还是暂时达成了“谅解备忘录”:“本地时空”让渡出一小部分规则权限,让罗南的存在性得以渗入,可以如“古神”般解读遥远时空传过来的底层信号,也使特定信息沿着舒张膨胀的时空框架,向无尽星河之外传递。
这是属于古神的存在和观照模式。
目前来说,遥远时空、无尽星河的宏观反馈还不算特别清晰,但在“本地时空”,也可以说在“披风下的三只猫”时空架构中,罗南已经算是一个“小股东”,正将其影响力穿透到复杂时空的各个角落。
哪怕是“深蓝世界”,也要漏一点儿模糊信息出来。
同时,罗南对这一方时空的干涉力,即使不用“磁光云母”,也已相当深透,与“酒蒙子”谈判期间,全面影响渊区便是明证。
代价就是需要忍受“酒蒙子”的聒噪,时不时交流验证,才能将彼此之间的冲突降到最低。
别嫌麻烦,要说这本是“古神”神通,罗南却凭借“大通意”的“永久固化”,拿在手中。
一只遗传种“蝼蚁”,得此权柄,便是一时麻烦,也是应该的。
而且这份麻烦,如今看来,还颇有必要——不只是罗南的形神框架不稳定,便是这“本地时空”,又何来稳定一说?
“内外地球”如一对孪生子,虚实莫测,谁真谁假,又或全真全假,难以言说。
这种时候,想凭借“谈判”一劳永逸,就是妄想。
大哥别笑二哥,还是互相扶持、多多沟通、共同适应最好。
罗南几次出入“外地球”,都带过来了那边相当大量的时空信息,这些都会第一时间共享给“本地时空”,每一轮信息过来,对“酒蒙子”都是一轮刺激,近来它倒是有些适应了,起码不至于明显影响到渊区环境。
也是有这一轮又一轮的“沟通”为先导,罗南才会考虑,通过“酒蒙子”来做事。
他将王钰的“海捕文书”交给“酒蒙子”,让它注意。
给这个“脑子”混乱的家伙,就需要强化它最擅长的领域。就像要给狗一个可嗅探的物件,而不是一张精细度极高的照片。罗南将王钰搞成“缚地灵”的模样,就是加入尽可能多的时空信息,给予“本地时空”足够的刺激。
亏得王钰“出身不凡”,有“坚金王”这样的“神明要素”,多年来随着“披风下的三只猫”之间的咬合、渗透,自然流布各方,很适合“酒蒙子”来抓取。
交代这种事儿,一次肯定不行,但可以多轮强调,确定主要脉络不偏移,哪怕有一些信息损耗,反复交流验证之下,基本还是能避免的。至于效果么……罗南并不指望“酒蒙子”会变成一条好狗,帮他将王钰揪出来,也没必要。
定位王钰,对罗南来说再简单不过。
他这般做法,本质上还是做实验,王钰只是一条路线、一类介质、一点标识。
至于“实验”内容,主要是“师法前贤”。
一曰“烙印”,学自梁庐,将“大君规则烙印”遍洒雾气迷宫,以为标识;二曰“染色”,学自天照教团,多半还要落在李维处,是信力元素的“跨空渗透”以及染色定位。
这两种手段,本就颇有相似之处,罗南再糅合创新一番。将自身已固化了“大通意”的感知力量做为染料,拿“密契书”和“本地时空”做掩护,以王钰信息为介质,尝试涂染此人在这一方时空的存留痕迹。
“内地球”这边也就罢了,罗南不在乎,真正要的是王钰在“深蓝世界”“十三区”的留痕。
“十三区”大概率是“披风下的三只猫”时空架构扭曲的产物,这样一来,罗南投放的“染色剂”,将很可能到达。
至于“深蓝世界”,单这手段大概不行,但如今那边也非铁板一块,梁庐一直以来都利用“火神蚁”族群培育放牧“啮空菌”,渗透并收集“深蓝世界”信息。这样再加点儿料,看看效果。
除了这套实验思路,罗南也同步进行“磁光云母”对“啮空菌”群体意识的“灵魂磁化”实验。
他早有这般想法,中央星区那边也有类似的研究。罗南便让葵姨参考“外接神经元资料库”,整理了一系列实验方案,只是前段时间他大部分精力放在“外地球”,不克分神,如今总算可以做起来。
如此多管齐下,实现对“披风下的三只猫”时空架构更详细的认知和标注。
顺便尝试解析一下“外地球”——看是否能对照出什么灵感,也说不定“染色剂”直接就从“十三区”或别的什么地方渗过去了呢?
这是一个通用手段、隐藏手段,但也是长期手段,和“酒蒙子”沟通时间长、次数多,如果没有时空认知上的大突破,年底前有进展就不错了。
罗南还要有一个能够立竿见影的、给出足够刺激和反馈的、摆在明面上的手段。
如今时机还算可以。
在家里吃过晚饭,罗南意识便移转到“外地球”,与“凝水环版本灵魂披风”对接,处理这边汹涌的信息浪潮。之前在“内地球”,罗南也会顶着高延迟,做简单的预处理,记录一些需要关注的重要事项或征兆。
这些随着意念移转,都要再做梳理调整。
里面罗南优先关注的,当然是三位参加“跨界试验”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