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全世界因为古巴危机而沸沸扬扬的时候,在遥远的东方一架空军专机降落在了函馆。飞机上走下了一名佩戴着海军元帅肩章的老头,和三十年前一样他嘴唇上的两撇小胡子还是那么显眼,唯一改变的就是他脸上多了一层层的皱纹以及头发变得花白。
苏霍伊深深的吸了两口气,虽然函馆的纬度也不低,但是比起冰天雪地的列宁格勒还是温暖不少,这不是他第一次抵达函馆了,二战末期为了获取北海道,苏霍伊曾经率领特混编队在这个岛屿上登陆,说起来他算是故地重游了。
不同的是,上一次他还是红海军太平舰队的司令官,而现在他却成为了虾夷共和国总督。当然苏联的官方叫法是总顾问,但是谁都知道他这个总督是实实在在的,虾夷共和国一切都是苏联说了算。
当然,现在这个职务算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因为上一任总督几乎是灰溜溜的下台了,原本作为政坛新星他算是潜力无穷,被誉为下一代接班人中的翘楚。但是现在,翘楚是落毛的凤凰不如鸡,返回莫斯科之后,这位只能去党校再学习,至于“学成”之后,能分个什么职务,实在是不乐观。估计这位翘楚未来顶多顶多也就是退休之后混个正部级待遇了。
说实话,苏霍伊也不欣赏这位翘楚,他认为对方就是个十足的书生,除了纸上谈兵的理论,到了实践就抓瞎。怎么能够对日本人那么客气呢?那就是一帮贱骨头和贼骨头,得用铁鞭和大棒狠狠地招呼,你越不把他们当人,他们还就越把你当主人。
反正苏霍伊是看透了这帮丑陋的日本人,并发誓一定要让这些鬼子好看。所以走马上任之后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己辖区内的军政首脑召集一堂,开了一个通气会议。
请注意,苏霍伊开的是通气会议而不是讨论会议,这里头是有很大区别的。讨论会议是集思广益,广泛听取下面人的意见之后再决策。而通气会议则是传达精神,说白了就是下达指示的会议。说白了就是苏霍伊下命令。
苏霍伊所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禁止一切和服,宣布和服为非法服饰,是日本殖民北海道的象征物。任何穿着和服上街的人都将被处罚100元罚款并强制劳动十天。顺带着说一句,强制劳动真心是不轻松,基本上都是重体力活,相当的磨人。
废除日本服饰还是第一步,紧接着的第二步是修改虾夷共和国教科书,将一切美化日本“侵略”和“殖民”虾夷的条目全部删除,改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批评和谴责。总而言之,是彻底的将日本和虾夷区分开来,表明双方是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两个群体。
还是请注意,这仅仅是第二步而已。第三步就涉及到语言了,按照苏霍伊的规划,将逐渐的废除假名拼音,改成类似于后世汉语拼音的字母拼音,假名将从官方文件中废除,所有的官方文件用汉字。
苏霍伊就不信了,就这么三步走几十年下来虾夷和日本还能黏糊到一起。就跟后世绿党洗脑湾湾似的,仅仅用了不到二十年,就给全岛的正常青年中的绝大部分都变成了二逼和逗比。所以说洗脑大法好啊!
当然,这是大方向,在细节问题上苏霍伊也是一点儿都不马虎,最重要的就是移风易俗,也就是完全的去日本化,只要是涉及一点儿日本元素的都统统废除和禁止。
什么,你说鬼子不执行,你以为苏霍伊的大棒是吃干饭的?落在他手里头的鬼子重则枪毙轻则苦役,他是用强权开路,一路碾压过去!
这么说吧,第一年中,鬼子还是相当有骨气的,是不断地进行抗议,而苏霍伊那真心是毫不为所动,杀得血流成河,一年当中处决了上万人和强制近十万人进行劳动之后,鬼子的骨气就没了。再也不敢跟苏霍伊**什么,那真心是让干啥就干啥,哪怕苏霍伊说明天就刨了全虾夷的祖坟,鬼子们也是自带锄头铁锹自备干粮亲自动手。
当然,后世也有人不太理解苏霍伊进行的某些改革,比如规定在校女学生一律穿着短裙水手服,这就让人费解了。苏霍伊这个死绅士会告诉你,他是水手服控吗?
反正邪恶的苏霍伊在虾夷共和国是过得挺开心的,作为全虾夷的太上皇,他获得了崇高的敬意,鬼子们提起苏霍伊时都不敢直呼其名,要毕恭毕敬的尊称为苏霍伊总顾问阁下。每年苏霍伊做寿的时候,整个虾夷共和国那也是一片欢腾,这么说吧,虾夷人比自己甚至比自己亲爹亲娘做寿还要重视这一天。那真心是全家焚香沐浴,就差没摆香案立长生牌和建生祠了。
从1949年开始,苏霍伊在虾夷一共担任了二十年的总顾问,直到1969年病逝于任上。苏霍伊去世的那一天,整个虾夷共和国上上下下都变成了孝子贤孙,披麻戴孝哭得那个叫惨烈啊!
以苏霍伊的级别妥妥的是够安葬在克林姆林宫红墙下的标准,从1970年开始,每逢苏霍伊的忌日,都有数以万计的虾夷人不远万里前来悼念这位太上皇。这让你不得不感叹这帮孙子是多么的奇葩。
苏霍伊的故事就先说到这里,他还要慢慢的改造那帮孝子贤孙,让我们暂时回到古巴,看一看卡斯特罗的动静。没费什么力气,卡斯特罗的武装斗争就取得了胜利,清算完伪军之后,摆在卡斯特罗面前的是个烂摊子。古巴这个地方几乎没有任何工业,最多的就是各种种植园,比如说烟草、蔗糖什么的。可以说是一个纯粹的农业国,甚至说它是农业国都不确切,因为古巴出口的这些农产品大都是初级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是相当吃亏的。
而更吃亏的在于之前古巴的经济是同美国牢牢挂钩的,就是向美国出口初级农业产品换取美国的高价工业产品,被剪羊毛什么都不说了,更要命的是这种挂钩关系太过于紧密了。一旦美国中断了同古巴的经济关系,古巴的这些农副产品几乎都不知道该卖给谁了。
美国人经济封锁古巴,连带着被美国控制的大部分美洲国家也对古巴采取了相同的策略,当然,就算不采取相同的策略,这帮国家也不会给古巴好脸色,因为整个拉丁美洲的经济结构跟古巴都差不多,大部分都是靠在国际市场上出口农副产品过日子,少一个古巴抢饭碗,说不定拉美那帮逗比还高兴得要死呢!
不相信?就举一个例子吧,看看阿根廷,这个国家在二十世纪上半页可是妥妥的发达国家,靠出口牛肉大发特发,可是到了二十世纪末阿根廷真的只能哭泣了,因为这货从发达国家发展成了发展中国家,真心是让人目瞪口呆。
言归正传,卡斯特罗闹革命的根本目的还是让本国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但现在随着美国拉起的封锁线,别说过好日子了,恐怕连日子都要过不下去了。想要摆脱被动的局面,卡斯特罗就必须找到新的市场。
而卡斯特罗首先就瞄上了苏联,在他看来老大哥无论如何都应该拉古巴这个小兄弟一把。只不过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虽然俄国人的口味比较重也蛮喜欢油腻的甜食,但是苏联全民消耗蔗糖的量也不可能无形中增大的,而且古巴的蔗糖好是好,但是千里迢迢从加勒比海运到苏联,这个运费也是不低的,无形中成本就被摊高了。
至于烟草,古巴的雪茄也是真的顶呱呱,但是古巴的雪茄也不便宜啊!对于苏联的烟民来说,还没富裕到将上等的古巴雪茄当普通香烟抽的程度。
这么说吧,苏联的消费能力是比较特殊的,全民基本上消除了饥饿,实现了温饱。但是传统意义上的中产阶级消费能力是有限的,不光不能像美国的中产阶级那样买得起小汽车,甚至在生活消费上也是差美国一大截。就比如现在苏联最普及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车,条件比较好的家庭以拥有摩托车为身份的象征,你觉得开摩托车的家庭能够敞开了消费上等的古巴雪茄吗?
甚至这几年,苏联对高级奢侈品的消费是不升反降,原因也非常简单,之前是因为腐败和官僚主义蔓延,滋生的特权阶级开始追求那些“资本主义情调”的东西,比如说外国进口的小汽车、外国进口的香烟、红酒、美食、服装、珠宝等等。
而随着李晓峰等人进行整风,一大批的腐败干部落马了,这不光是直接打掉了奢侈品消费的源头,更是极大的震慑了那一批准备腐败的家伙。当官的再也不敢攀比那些资本主义的玩意儿,开始老老实实的过小日子,自然的奢侈品在苏联就不吃香了。
这样的大环境也就决定了苏联大规模帮助古巴消费古巴特产是不现实的。苏联也只能象征性的帮帮忙,但是让苏联取代美国的消费市场恐怕是不现实的。
可能有同志要问了,不光是只有苏联市场嘛!还有广阔的中东欧市场,中东欧的阶级兄弟也伸伸手,不就解决了古巴的困难了?
这真心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可能二战以前中东欧市场还马马虎虎,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但是二战下来中东欧的腿算是被打瘸了,从1945年到1947年严重的饥荒让这一片地区是喘不过气来,好容易从1948年开始缓了一口气,总体上说也就是从饥饿变成了半饱,你让饿的半饱的人去消费金贵的古巴雪茄和上好的蔗糖,你是准备让他们卖血吧!
所以说中东欧市场也是相当有限的,这一片加苏联一起恐怕也只能定小半个美国的消费能力,还有大半边的缺额怎么解决?
实事求是的说,这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因为现在这个世界,最优质的消费市场就是美国,美国这个市场的消费能力是无人能够取代的。古巴在丢掉了美国市场之后,还想维持原状,只能说太天真了。
很快卡斯特罗就有些一筹莫展了,怎么看这都是要扑街的节奏,而就在此时李晓峰伸出了援助之手,倒不是某仙人能帮着古巴开拓市场或者缓和对美国的关系。这是绝不可能的,哪怕是仙人也不可能违背基本的经济规律不是,至于缓和古巴和美国的关系,这更是痴人说梦,卡斯特罗在古巴革命的胜利就等于狠狠地甩了美国一耳光,大失面子的山姆大叔在没有找回场子之前,怎么可能对古巴有好脸色?
李晓峰想出的办法是帮着古巴“招商引资”,其实古巴这个国家并不止有蔗糖和雪茄,这个国家还拥有比较丰富的矿产资源。比如有色金属中的镍矿、铬矿、锰矿、铜矿以及铁矿资源都比较丰富。尤其是镍矿,其储量占据世界前列,而从未来的发展来看,基于镍的不锈钢市场是相当的广阔。
苏联可以帮着投资一点开发古巴的有色金属资源,从长期来看,以后有色金属将会越来越重要,开发利用一下也是不错。
李晓峰同古巴签署了一项联合开发有色金属资源和铁矿资源的协议。苏联给予古巴经济援助,换取苏联有关企业在古巴开矿的权力,优质的矿石运回苏联进行加工之后,再行销全世界。
虽然从长远说这对古巴多少有点不公平,但此时古巴需要的是救命的活路,别说出卖矿产资源,就是卖血卡斯特罗恐怕都会答应。当然,苏联也没有那么狠,会逼着卡斯特罗卖血。总体来说,这笔买卖还是你情我愿的,苏联付出了一定的资金,换取了未来十几年在古巴的采矿权。这对双方来说都是能够接受的,唯一可能感到不高兴的恐怕也只有美国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