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雾风耶维奇一声令下,盛大的阅兵式正是开始,而此时,主席台上的托洛茨基看着徐徐走来的徒步方队不禁回想到了二十年前的那一刻。
那一天他也是站在这块主席台上,看着经历过二战洗礼的苏联红军徐徐开进,那时候他身边站在的还是列宁、李晓峰和斯维尔德洛夫,他记得在那一天他发表了最后的讲话:
“红军、红空军和红海军战士们,指挥官和政治工作人员,男工、女工和集体农庄男女庄员们,全世界安好和平的无产阶级兄弟们。我代表苏维埃政府和布尔什维克党向你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在你们的无限支持和无私奉献以及浴血奋战之下,我们的祖国以及未来无产阶级革命的火种得到了保护,和平得到了维护,正义战胜了邪恶!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这是一个值得狂欢的时刻,也是一个将被永远铭记的时刻。”
托洛茨基深深地吸了口气,继续说道:“但是在这个幸福的时刻,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了我们伟大祖国壮烈牺牲的烈士们,没有他们的无私奉献,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胜利,我们就不能站在这里欢快地庆祝胜利!在此时,请让我们在心中默默地悼念这些牺牲的英雄,将一分钟的安宁献给他们!”
此时此刻,在托洛茨基的倡导下,红场安静了下来,所有的人都肃然起立,哪怕是一直坐在轮椅上的列宁也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他拒绝了搀扶,倔强有力的站在那里,红场上空一片肃穆。
当时钟滴滴答答的走完这一分钟,当托洛茨基再次开始讲话时,一片震耳欲聋的喧嚣几乎让整个红场都在颤动,每一个人都在奋力的鼓掌,都在大喊着乌拉。这股声音冲出了红场,冲出了莫斯科,甚至冲出了苏联,让整个世界都为之颤抖。
“我们赢得了胜利,”托洛茨基继续说道,“但是胜利的代价是沉重的。在乌克兰、白俄罗斯有两千万同胞饱受纳粹的摧残和奴役,大量的农庄、工厂被摧毁,国民经济遭受了重大打击。是的,我们挺了过来,顽强的赢得了胜利,这份胜利是来之不易的,是值得加倍珍惜的。我们应该珍惜胜利,怎么做呢?我们不要眼泪,不要伤心,我们要更好的工作,将被毁坏的农庄和工厂重建,将破坏的家园建设得比战前更好,我们要更加幸福的生活下去,要一天比一天高兴,一天比一天活得更好,而这才是最正确的珍惜胜利的正确方式。”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在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之外,我们还要面临更多的挑战,帝国主义并没有灭亡,压迫和剥削依然存在,这不是我们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全国的同胞都应该加倍的努力,将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只有这样在未来我们的敌人才不敢越雷池一步,才不敢再次将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同志们,我深深的坚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任何敌人可以战胜我们,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必然从胜利走向胜利!”
实话实说,之前托洛茨基的演讲稿不止这么短,对于这最后一次对全国人民的发言的机会,他十分重视。他又太多太多的话想要说了,他想要谈胜利,想要向牺牲的烈士致敬,想要谈未来的挑战,想要谈将要面临的问题,想要谴责那些官僚主义和腐败份子。但是托洛茨基知道,这是一个特殊的场合,他的特殊性决定了在这个场合最好多讲一些有振奋作用的话语,人民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教训,更何况在这场伟大的战争中人民已经做到了更好,问题是属于他们这些统治阶级的,在这个特殊的场合应该给人民喜悦而不是招来一片乌云,警告和教训还是点到为止吧!
托洛茨基讲完这番话之后,在一片掌声中默默的退了下去,将这个盛大的舞台让给了斯维尔德洛夫。属于托洛茨基的十年正是结束了,遗憾很多,他也觉得有太多的工作没有去做,但这就是生活,没有人能做他想做的一切,哪怕他很伟大。
托洛茨基静静地站在列宁的身边,卸去了担子的他没由来的感觉一阵轻松,很快随之而来就是浓郁的疲惫,他觉得脚下有些发软甚至身子也不由自主的开始发虚。
就在此时,一双手扶住了他,这双手很枯槁,也算不上有力,但是托洛茨基却感觉很温暖和心意相通。这双手的主人是列宁,在这个狂欢的时刻,只有他一个人注意到了托洛茨基出了状态。实际上列宁一直在观察托洛茨基,反倒是对盛大的阅兵兴趣不大。十年前他从那个位置退下来的时候,也是感到一阵阵的发虚,只有真正坐到过那个位置上的人才知道压力又多大。这种压力能让人耗尽心血,以至于卸下担子之后会感到急剧的衰老。
列宁和托洛茨基就是这么互相扶持着看完了阅兵式,虽然两位导师期间没有说一句话,甚至没有交换过一个眼神,但那一次握手却让他们心意相通。
此时此刻,托洛茨基就像当年列宁注视他一样也在全神贯注的注视着李晓峰的情况。托洛茨基很想知道这个被誉为带领苏联更上一层的男人会不会也像他一样陡然虚弱。
这些年托洛茨基虽然退出了政治舞台,但是并不代表他就不关心政治形势了,他深知某人经历的这二十年一点儿也不比列宁和他的时代压力小,甚至压力更大。数一数某人经历的那些大事,1945年六七月份的科索沃危机,1947年的反腐反官僚运动,1949年古巴政治危机,1952年第二次中东战争,1955年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1964年第三次中东战争。
这每一次危机就是一次重大挑战,意味着赢的可以活下来,输了就被无情的淘汰。但是历史证明了某人的强力,面对着这些危机,他做得干脆利落又不失手腕,这些危机总能被妥善处理,丝毫未能给苏联造成威胁,甚至每一次危机之后苏联的发展就要上一个台阶。
这其中,托洛茨基最看重的还是1947年的那场危机,反腐反官僚不是在1947年才开始,实际上从托洛茨基执政的尾期这项运动就已经开展了,1947年不过是这场运动的高潮而已。在1947年一斯维尔德洛夫为代表的保守派发起了疯狂的反击,斗争进入到了白热化的阶段,面对党内分裂的压力,李晓峰联合捷尔任斯基死死的顶住了这一轮反击,将运动深入开展进行到底。在那一年,有数以千计的腐败官僚主义份子落马,仅中央委员就是三十多个,正是这场运动净化了苏联的官场,让三十多年来暗中孕育的官僚阶层遭到了总清算,务实、亲民、朴素的作风开始重新占据主流。
在托洛茨基看来,这场运动算是扫清了之前的积弊,给未来十几年苏联的高速发展夯实了政治基础。没有1947年的胜利,就不会有未来那一批廉洁高效的管理团队。这一批管理者的存在是苏联后来能赢得那些危机的关键因素。
但是托洛茨基依然认为一个好的团队也是需要一个好的核心的,否则就是一盘散沙,而领导核心所承受的压力是难以想象的,他认为现在卸下这幅担子之后,某人的表现不会比他好多少,老托不会介意在关键的时刻像当年的列宁一样扶某人一把。
但是让托洛茨基感到意外和震惊的是,从始至终某仙人都表现得很淡定很强大,没有一丝一毫的虚弱和疲惫,甚至比年轻五岁的雾风耶维奇表现得更加从容,后者倒是不知道因为是过于的兴奋还是怎么的了,显得有些拘谨和生硬。
这让托洛茨基感到惊奇不已,他在当晚的日记中写道:“是什么样的心态才能让安德烈.彼得洛维奇平静对待这一切,难道他不对属于自己的时代结束感到惆怅,不对陡然没有压力感到不适吗?我看到了一个神经异常坚毅的安德烈.彼得洛维奇,难道这就是他一直去的成功的原因吗?”
盛大的阅兵仪式结束了,李晓峰带着安吉丽娜在当晚就离开了莫斯科,他们将首先前往列宁格勒,对于这座城市他们更加的有感情,他在这里长大,在这里相识,在这里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里结婚。和冷冰冰充满了政治气息的莫斯科相比,列宁格勒的氛围更加的松弛和温情。
两个人不带着保镖,携手走过了1917年2月份那个惊心动魄的抗议路程,安吉丽娜会微笑着指出某人是在哪里被“黑狗”逮捕的,接下来他们一路有说有笑的走过了涅瓦河上的桥梁,再一次上到了彼得保罗监狱。
现在这所监狱已经是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纪念馆,前来参观游客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孩子们可以说说笑笑的体验当年革命先行者们的囚室,对他们来说这仅仅是一种有趣的体验而已。
李晓峰也是说说笑笑的人群中的一员,他笑眯眯的向爱妻介绍了那一段短暂的囚犯生涯:“看到这一间牢房没有,当年我就关在这里,同一个牢房里还有菲利克斯同志,他睡在我的下铺,另一边是彼得罗夫斯基同志和瓦西里,当时我们那个条件比现在你看到的差多了,哪有这么干净没有跳蚤的被子……菲利克斯同志当时那个脏啊!比乞丐干净点有限……”
李晓峰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一个略显稚嫩的童声打断了:“吹牛!”
这话让李晓峰和安吉丽娜都乐了,因为说这话的是个看上去很伶俐的小丫头,金色的头发圆溜溜的大眼睛让她看上去那么可爱。
小女孩大约七八岁的样子,应该才上一年级,这是第一次跟着老师前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安吉丽娜弯下腰向小女孩问道:“小朋友,为什么说他吹牛啊!”一边说安吉丽娜还一边指了指了某仙人。
“那还不简单,”小女孩信心十足地回答道:“老师告诉过我们了,十月革命是好早好早以前的事儿了,参加过十月革命的都是老爷爷,胡子和头发都是白的!”
李晓峰和安吉丽娜相视一眼是大笑不已,说实话某仙人和安吉丽娜确实不显老,看上去顶多是三十七八的样子,你要说他们六十多岁了谁信啊!甚至政.治局里之前还有这样的玩笑:安德烈.彼得洛维奇同志是老革命中的小年轻,要不就是当年参加革命的时候一定隐瞒了真实年龄。
还别说,某仙人确实隐瞒了真实年龄,以他的真实年龄都够给所有的老革命当高祖父都绰绰有余。
这一天的游玩下来,李晓峰和安吉丽娜都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仿佛他们还依然年轻。接下来的几十年中,李晓峰和安吉丽娜可以说走遍了整个世界,在北极逗北极熊看极光,在格陵兰岛泡温泉,在华夏品尝各地美食,在墨西哥看世界杯,在大洋洲吃龙虾,甚至跑到美国去看了奥运会,活得那个叫潇洒和滋润。
总的来说,这些年李晓峰再也没有管苏联政坛的事儿,除了1966年参加托洛茨基追悼大会重新露面了之外,其余的不管是胜利阅兵还是什么大会一律是不参合。用某仙人自己的话说是子孙自有子孙福,子孙没本事烂泥扶不上墙你操心也没用,子孙有本事有能力也不需要你多此一举去操心。
历史的年轮不停歇的滚动,1965年,雾风耶维奇正式退休,而他的退休也意味着苏联进入后十月革命一代。老革命们正是全部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苏联后十月革命一代的正式登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