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至于发电机,这几年虽然小有所成,已经可以正常发电,但并不具备大型发电的功能。

最重要的是,如今的大汉工业技术,还不具备制造输送电能的设备。

这一点不解决,即使发电机成功了,也无法进行推广。

好在南方各地大面积种植的橡胶树,已经开始成熟,等再过几年,天然橡胶的产量起来以后,再与钢铁冶炼技术相辅相成。

相信到时候会再一次给大汉的工业发展,带来一个质的飞跃。

不过,看到如今商业发展过于迅速带来的种种弊端,刘志也开始思索,工业发展是不是也应该放缓脚步了。

毕竟整个社会无论是从制度到意识形态,还是工业基础,都过于薄弱,发展太快的话,未必是件好事情。

如今,在商业发达的地区,已经出现了唯资本论的思想苗头,为了赚钱,唯利是图无所不用其极。

这些人从前并没有受到过正统的儒家思想熏陶,而是直接进入了商业发展的大时代。

从而衍生出这样的思想,说起来也并不奇怪。

两种思想的碰撞十分激烈,格格不入,而朝中大佬们基本上都是读着儒家典籍长大的人,他们对这种行为和思想持着天然的反感态度。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要求进行户籍改革,将商户重新列为低等商籍的呼声,才越来越高。

这也是讨论时最矛盾的地方,所以刘志才会先避开这个坑,转而讨论大家都比较赞同的农业改革。

见众人畅所欲言献计献策,不一会儿就总结了许多建议,如今的朝堂议论已不像从前那样勾心斗角乱成一团。

而是有了规范的制度,文官们在讨论的时候,会有文吏将他们所提出的意见进行记录和整理。

然后每人抄送一份,进行逐条研究讨论,如能取得统一意见,便留下来,如果争议太大,会先行跳过免得耽误时间。

到了下午,总算就农业改革方面取得了统一意见。

那就是由农学院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指导意见,然后由当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汇总资料,最后由国家进行全面指导。

具体实施细则不在本次讨论之列,会由相关部门专门进行商讨。

其实这也就是后世的农业宏观调控,并不是刘志想不到,而是十几年前并没有这个基础。

如今也算是水到渠成,而他这个帝王只是从中进行引导,没有直接给出答案。

而十几年前的很多政策,都是他仗着强硬的军事背景,直接制定下来的,其中许多政策,并没有得到当时朝臣们的肯定。

虽然事后证明,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正确的,然而时隔多年,满朝公卿们,仍然对此事意难平。

如今的刘志,从最初的懦弱到后来的逐渐强硬,甚至是独断专行,到了现在他已经变得渐渐平和起来。

这种平和,不同于年幼时的懦弱和屈从,完全是一种拥有了绝对权力和威信之后的淡然。

无论是对朝廷的掌控力,以及和朝臣们之间的斗智斗勇,他都已经驾轻就熟。

所以即便他的许多政策和主张并没有宣诸于口,却仍然可以让整个朝廷顺着自己的思路来。

解决了农业政策改革的问题,也就相当于理顺了思路,打开了一道缺口,后面紧接着讨论的工业改革,也就顺理成章了。

因为宏观调控这个理念一树立起来,就相当于解决了所有问题,工业发展的问题一样可以用它来解决。

只是这一次负责调查研究的机构,改成了由科学院和工部联合而已,而且除了调控以外,还需要对这个新兴的行业制定规范制度。

虽然手工业古已有之,但在此之前并没有成气候,不像现在会有如此铺天盖地的规模。

为此刘志适时的插嘴,提议各行各业都要建立一个公会,除了国家政策以外,每个行业还要有自己的行规。

这个公会由政府和商会共同开办,同时商部将对此进行监督,以免出现官商勾结的现象。

当然不管什么行业,都要接受御史院的监督,多重交叉的监管制度,才是良好有序发展的基础。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待第一个有着严重分歧的问题,似乎也就没那么尖锐了。

对于整个商人阶层,最重要的同样是规范他们的行为,不能任其为所欲为,扰乱商贸经济秩序。

只要给他们套上了秩序的枷锁,那么这个阶层就不再如洪水猛兽那么可怕。

当然对于身份上的限制还是需要有的,这一点哪怕到了现代也不会改变。

于是众臣一致赞成,对于商业税的细则重新进行修订,对于商贸规则也要制定严格的政策。

除此之外,所有在朝为官之人都不得从事经商,不仅本人不可以,其直系亲属如兄弟姐妹,妻子儿女等等,一样不能。

他还效法后世某些国家,在刑法里面加上了一条不明财产罪,凡是拥有大量不明来历的财产,又无法说清来龙去脉的一律重罚。

按照其金额大小,轻则削职,财产全部没收充公,重则判流放,甚至是斩首之刑。

而且不明财产不仅包括本人名下的,也包括直系亲属名下的。

此罪名一出,直接轰动了整个朝廷上下。

所有朝廷官员们都没有想到,这场举国瞩目的政策改革,到最后打击得最狠的,不仅仅是商人和农民,而是士大夫阶层。

这个罪名直接堵住了所有官商结合的可能,试想,即便你赚到了大量的财富,可是不能享用又有什么用呢。

总不可能就为了埋在棺材里,带到地下去享受吧。

而对于整个御史院来说,这一条简直就是金科玉律,只要能监察出不明财产,根本就不用再去费心找证据,也不用联合大理寺刑讯逼供。

就这样直接定罪名,简直不要太爽了。

一时间整个御史院闻风而动,人人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哈哈,升官发财立功劳的机会到了。

要知道不管在哪个朝代,能够进御史院的人,基本上都是些刺头,他们中有些人甚至并不是为了加官进爵,就是那种天生喜欢搞事情的人。

有了这道尚方宝剑,再也不怕那些他们从前掌握了资料却无法撼动的人了。

一时之间心里有鬼的官员们人人自危,朝廷上下所有的焦点,不再集中到商人阶层。

许多人都开始上书,觉得这条政策太严厉了,要求进行修改。

但真正清正廉明的人,不会反对的,反而拍手称快。

刚开始刘志并不理会,随着求情的人越来越多,而御史台那边送过来的资料也一样在迅速增加,整个朝堂到地方政府,气氛都十分紧张。

当然对他来说这是故意的,就是要让他们感到害怕,感到敬畏,让他们瑟瑟发抖忐忑不安。

任何时代也不可能真正的解决贪腐问题,只有严重与不严重的分别,而且随着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这种现象还会继续恶化。

所以每隔一段时间,便需要敲打一下,给他们上上紧箍咒,好让他们有所收敛。

朝议结束之后,刘志便躲进了深宫,百事不问,除了几个朝廷大佬,其余的人求见通通拒绝。

没过几天便是八月十五中秋佳节,虽然表面上整个洛阳气氛不改,处处张灯结彩笑语喧哗,无数红男绿女火树银花。

但许多世家大族豪门贵户,却反而气氛低迷,面对着处处欢声笑语,食不下咽,愁容满面。

待到气氛发酵了整整一个月,九月初刘志这才颁布了新的命令。

凡是说不清财产出处的官员,可以自行到户部清退不明部分的财产,只要不投机取巧,故意瞒报,将既往不咎。

而且朝廷还会对此进行保密,不会公开各人的资料。

但如果不主动上交,等到御史院查出来,将会按章办事严惩不贷。

陛下恩典一开,朝廷上下都松了一口气,这一个月他们吃不香睡不着,整日惶惶不安。

现在终于放心了,只要官职不丢,其余的事情都算不了什么。

这世上,只要有了权力,钱财、地位和美人,就会应有尽有。

当然他们也不敢抱着侥幸心理,少退甚至瞒报不退,毕竟这十几年来,陛下早已证明了他的仁慈背后,都会跟着血腥的铁腕手段。

上一次整顿吏治,韩家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至至今思来依旧让人背脊发寒。

所以谁都赌不起,反正都是世家贵族,手里头本来就有钱,撇掉那些不明财物,也还是富得流油。

虽然心肝肉疼是难免的,但至少保住了家族基业,大不了以后多动点脑筋,开源拓流,多搞点正当的财路就是了。

如此一想,心里头总算是平衡了,一个个为了面子,都是趁着黑夜,躲躲闪闪的溜进了户部。

而户部也早就料到了这种情况,每天晚上都加派人手值班,负责接待记录的文吏们,天天都笑得合不拢嘴。

眼看着财源滚滚,户部的仓库里都给堆满了,哪怕不是自己的钱,看着这些平日里趾高气昂的达官贵人们,无比心疼的嘴脸,就觉得心中暗爽。

何况国库充盈,户部工作做得到位,到了年底就会有额外的赏赐,且十分丰厚。

大汉的官员俸禄算不上高,但随着国家越来越富裕,皇帝也很大方,给许多部门都加了津贴。

每年任务完成得好的,陛下还会给予特别奖励,加起来比一年的俸禄还多得多。

为此每个部门都卯足了劲,只求能得到这笔额外财富。

看今年这个架势,户部和御史院,肯定是能够独占鳌头了。

前来上交不明财产的官员们,除了钱财绢帛,金银珠宝之外,还有大量的房产和田地。

后期的交接和统计,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至于地方上的清缴,则由各地主管财政的部门负责,整个秋冬季节,差不多都在忙碌这件事情。

等最后的数据统计出来,估计都要等到明年了。

当然,朝廷大佬们自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政策改革在朝堂上只是商议了大概的框架。

具体的细则制定,还需要大量的工作才能完成。

尤其是商部和工部,更是忙的不可开交,当然最忙的还是户部,又要配合农业改革,又要进行不明财产登记。

说起来,户部的职能涵盖范围实在是广阔。

农业、田地、税收、户籍、俸禄、仓库等等,都属于户部的管辖范围,差不多相当于把现代的农业部、工商部还有民政部和中储粮加在一起。

朝廷由当年的五部改为六部,后来又加了个商部,成为七部,现在看来,还是划分得不够。

刘志仔细研究了目前的七部,户、礼、工、兵、吏、刑、商,尤其是户部职能颇为庞杂臃肿。

可以把他直接拆分成农部和户部,顾名思义,农部负责农业生产,户部管理户籍和相关事情。

把收取赋税的事情交给商部,粮仓储备和运输调度,重新成立一个部门,名为仓储,独立于各部门之外,直接归中书省管理。

换言之,也就是说仓储归皇帝亲自管辖。

现在,国家部门已经多达八个,成为了八部尚书。

国家各部拆分,已经经过多次重组,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何况户部也确实是机构臃肿。

何况民以食为天,农业生产早就应该单独出来了,目前全国面积广阔,管理起来难度大幅度增加了。

如今的大汉,国家制度早已不是简单的三省六部制,而是集合了多个朝代风格,荟萃糅杂出全新的制度。

除了八部,御史院,翰林院,也都是与之并驾齐驱的机构。

刘志又提高了大理寺的地位,确立了大汉独立的官阶制度。

但刘志总觉得还是不够,对比现代,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政府部门,教育部。

当初他刚刚登基之时,高等学府只有四大官学,各州的格局也与京城基本相同。

而私学的级别都很低,基本上限制到启蒙学堂。

后来董班在武陵首开先河,创办了民办学校,刘志又让邓演开办高等民办学校。

从此之后,办学之风渐渐浓厚起来,除了各地的官学不但扩大规模之外,民办学校的兴起,也大大带动下汉朝的受教育数量。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我吕布重生后,登峰造极大唐第一熊孩子穿越异界开局患上了失忆症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庆余年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公子出巡战国小大名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孟德,我真是弱鸡,不信你问志才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明末之木匠天子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大唐自己的娘子自己养江山,美人三国之雄汉重铸从嬴政开始:历代君王陆续降临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综武:之大秦仙朝三国:赵云师兄,简化技能就变强大宋:我祖父是亡国之君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系统再拉也得用着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帝王之名明朝的现代化改造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三国:越世霸主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王室的弃儿大唐:圣太子,龙御天下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穿越:开局我竟然是乞丐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穿越秦二世胡亥,开局忽悠始皇帝挂开大了,一个三国怎么受得了?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趣味三国传奇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三国:与宏哥称兄道弟,再筑大汉魂回东汉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汉末:帝国宏图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黄帝内经百姓版倾城欢都市邪主王牌悍妃,萌夫养成雇佣兵系统,开局卖掉倭奴所有人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