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唐之一国,初见于商,后为周成王所灭,封于其弟叔虞,史称唐叔虞,唐叔虞故,其子燮继位,遂改唐为晋,徙居晋水。

有晋一朝,国祚七百年,至赵、魏、韩三家分晋,其国乃除,然其国虽除,唐、晋之名却传至今。

自太上皇李渊祖父、楚王李恪高祖李虎因功追封唐国公,李虎之子李昞袭爵,而后待李昞亡故,李渊七岁袭爵,拜太原留守,起兵立国,以至今日。

李唐之根在太原,自武德元年始,大唐立国不过十七载,但李家封于太原,却已整七十载。

李恪北伐凯旋南归,七月中后旬终抵太原治所晋阳城。

晋阳城外,李恪率众策马而立,看着眼前高耸巍峨的晋阳城,不禁也心生喟叹,感慨道:“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晋阳,果真天下雄城。”

李恪身旁,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李绩道:“大都督生于长安,虽也曾游历南北,但这晋阳城,恐怕还是初至吧。”

李恪点了点头道:“不错,贞观四年本王为质南下,途径太原,但却因行程匆忙,故而只是过路,未能留宿城中,深为惋惜。”

李绩笑道:“如此说来,今日大都督终至晋阳,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了。”

李恪也笑道:“我大唐自晋阳起兵,百战而有天下,本王身为大唐皇子,岂能不至晋阳。”

李绩道:“大都督所言甚是,晋阳乃我大唐龙兴之地,并州大都督府更掌河东自并州下一十六州之地,八十五统军府,至关紧要,若要掌得此地,德、才、名、势四者缺一不可,否则陛下也不会遣大都督亲自坐镇。”

李绩所言,多少也有几分刻意奉承李恪的意思,不过李绩此人圆滑,他的奉承,李恪最多也只是听听而已,不敢当真。

李恪道:“本王年少虽也曾掌扬州,但却不通边务,倒是长史在并州坐镇多年,上下都熟悉,日后本王在晋阳,还需长史多多相助啊。”

李绩拱了拱手,笑道:“相助末将不敢当,殿下但有吩咐,末将一定鼎力便是。”

李绩虽是武臣,但却远比朝中的那些文官更善逢迎之道,李绩的话有几分真,李恪也拿不准,不过李绩既说了这番话,李恪倒也不妨顺着李绩的话再问上一问。

李恪问道:“本王以往也曾在扬州为官,统领地方,自诩还懂些门道,只是各地不同,并州也不比扬州,长史可有何能嘱托于本王的?”

李绩闻言,想了想,回道:“大都督曾在禁军统军,又在扬州为官,统军之道自然就不必末将操心了,末将以为大都督只需仔细一事便好。”

李恪侧身看着李绩,李绩竟是一副煞有介事的模样,似乎有些言之有物的意思,于是问道:“哦?不知何事,还望长史赐教。”

李绩回道:“并州与扬州不同之处,除了并州位处北地外,还有一处,那就是这晋阳城中的宗亲勋贵,一个太原,宗亲勋贵不下百人,而且许多辈分颇高,大都督遇了他们,还需仔细些。”

李恪听着李绩的话,缓缓点了点头。

太原乃大唐心腹之地,大唐自太原起家,在此更是盘踞数代,故而晋阳城中,乃是整个太原和大唐皇室沾亲带故的都不在少数,甚至有些还离地极近,这些宗亲勋贵仗着宗室身份,大多行事乖张放肆,多有张扬之处,李绩所提,确有道理。

李恪问道:“长史既提此事,对晋阳城中的宗亲勋贵也当熟悉,长史可知这城中勋贵以何人辈分最高,威望最重?”

李绩如实回道:“晋阳城勋贵宗亲虽多,但若论辈分,当属渤海王李奉慈为高。”

“渤海王李奉慈?此人本王在京中便曾听闻,说来还是本王的叔父了。”李恪对李绩道。

渤海王李奉慈乃故蜀王李湛之子,李湛又是太上皇李渊的嫡亲兄长,故而李奉慈便是李世民的堂兄,也就是李恪的叔父了。

论宗亲关系,李奉慈绝不同于李道彦、李孝节之流,李奉慈之父李湛早故,托子于李渊照看,李奉慈自幼便在李渊身边长大,儿时还是李世民的玩伴,同李世民走的极近,大唐宗亲中李世民的堂兄弟许多,唯李奉慈可长留于晋阳,其中缘故便在于此。

不过李奉慈虽因儿时情谊而得殊遇,但其人年少时便游手好闲,如今更是一纨绔子弟,名望不佳。武德年间,甚至就连李渊都曾有言:“我怨仇有善,犹擢以不次,况于亲戚而不委任?闻汝等唯昵近小人,好为不轨。先王坟典,不闻习学。今赐绢二百匹,可各买经史习读,务为善事!”

李奉慈纨绔之名远传,就连远在长安的李渊都已知晓,故而下口谕伤叱,赐李奉慈绢二百匹,命他买些经史典籍熟读,修身养性。

李渊身为皇帝,李渊所言,待李奉慈已是宽仁,可李奉慈倒好,竟对李渊的口谕置若罔闻,得了李渊的赏赐后竟拿着这些赏赐直奔了青楼,快活去了,李渊拿他也无甚办法,久而久之也对他不管不顾了。

李渊对他不管不顾,反倒越发助长了李奉慈的气焰,自那以后,李奉慈行事越发放肆,只要他不插手地方军务,就连李绩都对他退让三分,能避则避。

李绩道:“渤海郡王在晋阳城的宗亲子弟中声望颇高,一应宗亲都以渤海郡王马首是瞻,日后大都督在太原行事,凡事还需避着几分,免得闹大,大都督和郡王脸上需不好看。”

李绩之言,听着是在劝李恪忍让三分,勿要与李奉慈相争,但谁都知道,李恪年不过十六,正是年少气盛的时候。诺真水一战李恪杀敌五万,薛延陀尸横遍野,李恪却面不改色,也是狠厉之辈。

更何苦,李恪来河东,是为经略北线,为将来灭国薛延陀做筹备,可不是来受气的。

李奉慈与李世民走的再近,又如何比得上李恪和李世民的父子之情,旁人兴许还会让着李奉慈三分,但李恪未尝愿意,而且他也没有这个必要。

李恪看着晋阳城外已经在迎候的众人,对李绩问道:“城下众人,哪个是渤海郡王?”

以往李奉慈在太原作威作福惯了,也常有冒犯到大都督府的时候,李绩行事谨慎,不愿同李奉慈相争,但如今不同,如今来了一个比李奉慈更横的主儿,李绩岂能不借势给李奉慈下个绊子?

李绩看着城下,对李恪回道:“李奉慈似乎并不在城下,难不成竟不知大都督抵晋之事?”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庆余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大明太子:开局逼崇祯退位崇祯十五年:召唤猛将带着农场混异界三国:穿越曹昂,从截胡邹氏开始大唐:旅行青蛙,开局长生不老道魂少年铁血战神摄政红楼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三国:开局获得霸王武力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大秦第一熊孩子大唐:灵气复苏,全民修仙!福寿至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王爷要咬人:宝贝,别太坏!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乱世三国志(完结)女特工穿越成首富千金:特工皇后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开局女悍匪抢我做压寨夫婿!三国:白毦陈到隋唐:以一己之力护大隋万世昌隆书生的悠闲生活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绝世小书儒大唐锦鲤小郎君张逸风姜凤小说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明末枭雄公子无期秦昊是什么小说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嫏嬛姝开元帝师明末之木匠天子三国我为皇穿越错了怎么办恶姐当家:只要脸皮厚顿顿都吃肉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武则天之无敌风流太监的我:称呼是我最后的倔犟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公牛传人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黄帝内经百姓版倾城欢都市邪主王牌悍妃,萌夫养成雇佣兵系统,开局卖掉倭奴所有人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