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问她:“哎,苏娜,你怎么来这里了?”
“怎么,这里就只许你来,不许我来吗?我问你,谁规定我不能来这里的?”
苏娜调皮的反问。
他自知失言,忙说:“对不起,请你不要误会,我不是这个意思。”
“不是这个意思,那你是哪个意思呀,啊?说呀。”
苏娜见他不好意思起来,越发对他揪住不放。
曹秋石不欲和她在这个问题上纠缠,看见她手里拿着一本《吉他名曲一百首》,便问道:“呵呵,又在研究吉他呢,你弹得可是很不错了啊,怎么还这么用功?是不是想当音乐家呀?”
“不,我不是用功,也不是想当音乐家,而是因为,我喜欢吉他,从心里喜欢的那种,所以我就想多研究它、了解它。”
苏娜摇头。一说到吉他,她便收起了顽皮,一脸的郑重其事:“况且,我觉得我弹得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所以我还需要多学习,多练习才成。”
曹秋石不由赞赏道:“嗯,看来你还挺谦虚的。你说的对,在学习的道路上永远不能满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的确如此。”
谈起吉他,苏娜便打开了话匣子。不知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她特别想与曹秋石分享自己的某些心得。
她有些兴奋地对他说道:“你知道吗?我觉得吉他不只是一件乐器,它是有生命的。你用心弹奏,就可以引起它的共鸣。说起来你可能不相信,我曾不止一次的有过这样真切的体验。哎,曹秋石,我说的这些都是真话,不骗你。”
“你说的没错,我相信你。呵呵,当然喽,实际上不止是乐器,我认为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都是有生命的。”
曹秋石微笑着向她点点头,表示自己是相信她所说的话的,也非常赞同她的看法。
苏娜对此一脸惊喜,她有些不敢置信:“曹秋石,你说的是真的,不骗我?”
“当然是真的,我骗你干什么。”
他的回答令苏娜十分高兴。因为,她在家里和父母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父母虽然嘴上顺应着她,但心里却认为她在胡闹。这一点,她是完全能够看得出来的。在随后她和别人说起这件事的时候,结果也同样如此。
后来苏娜索性就不和别人探讨这一话题了。今天兴之所至,她控制不住地又对曹秋石说了出来,不想却获得了他的认同,令她如同找到知音一般兴奋。
曹秋石的态度让她感受到了真诚。她知道他是真的相信她所说的话,而绝不是在应付和糊弄她。
轻轻的,她对他说了一声:“哦,谢谢。”
这一声“谢谢”是如此之轻,简直是细如蚊蝇,连她自己几乎都听不到,但却在她的心中重若千钧。因为,在这一刻,她把他视为了自己的知音。
也不知曹秋石听到她的话没有,反正他对着自己笑了笑。
停了一会儿,苏娜觉得在这样的场合不应当光顾着谈论自己,也应当让曹秋石谈一谈他自己才好。
于是,她便及时转移了话题:“看来你是挺喜欢诗词了?”
“是啊。不止是诗词,包括元曲在内,我都觉得非常有意思,都非常喜欢。”
他点头承认。这样说着,他突然像个孩子似的笑了起来。
这笑容看在苏娜的眼睛里,感觉非常纯净,无来由的令她心头一跳。
这时,只见曹秋石下意识的用手挠了挠头,像是有些腼腆的说道:“嗨,还真是巧了,与你认为吉他是有生命的一样,我认为诗词也是有生命的。如果你真正读懂了它,就会感受到它的温度,感知到它所传递的情绪,并且会不由自主地喜欢上它,为它着迷。”
看到他谈到诗词时那副迷醉的神情,苏娜开心地笑了。
都说知音难觅,可自己感觉知音也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难以寻觅。自己随随便便在图书楼走了这么一遭,就碰到了曹秋石这样一个知音,这能算是难找吗?
“哦,真的?那可太好了。曹秋石,那你快说说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也好长长见识呢。”
她有些好奇的催促。
曹秋石笑了笑,有点儿不好意思的说:“说嘛倒是可以的,只是我说的这些都是些拾人牙慧的东西,你听了不要笑话才好。”
“谦逊个什么劲儿呀,谁也不是生而知之。你咋还像个女人似的扭扭捏捏?快说嘛。”
矫情!
苏娜白了他一眼,只这一句,她假小子的性格便暴露无遗。
曹秋石认真想了想,说道:“之所以我说诗词,也包括元曲是有生命的,是因为诗词的韵律节奏,其本身就是一种契合心灵的表现形式。
“这么跟你说吧,同一首诗词,我们和古人在读的时候,可能都会受到触动,但却已经有了质的不同。诗词里面已经融入我们自己的诸多体验,这便使其具有了一种得以绵绵延续的生命。”
苏娜想了想,点头道:“嗯,不错,你说的好像是有那么一点儿的道理。”
“诗词的酝酿和诞生,如同生命体的孕育和形成。有人说诗是诗人的生命,我觉得是非常有道理的,也是十分贴切的。”
最后,曹秋石总结说。
讲得真好,这家伙可称得上是学识渊博了,不简单呢。苏娜看着他,欣赏着他棱角分明的脸庞,心中暗暗赞叹。
待发现曹秋石讲完之后,一双眼睛正静静的看向自己,苏娜心中顿时一阵慌乱。
她连忙出言掩饰:“呵呵,经你这么一说,感觉还真是这么回事儿。讲的不错嘛。哎,你现在看的是什么?”
曹秋石一笑,将翻开书页的书送到她面前,说道:“元朝马致远的一首小令,《天净沙·秋思》。”
“唔,小令是什么?”
苏娜当起了勤奋好学的好学生。
他耐心解答道:“小令不过是散曲的一种,等于是一首单调的词,它比唐诗宋词要通俗、生动那么一丁点儿。”
“哦,原来如此啊。”
苏娜漫随手不经心的翻看着书页,停了那么一晌,又提出了新问题:“那你对《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怎么看,它写的如何,有什么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