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村有人靠种植柴胡发家致富的消息,很快就被嗅觉灵敏的记者探知到了。
四年多前在平城医院采访过春华的省报记者李传声,现在已经升任安宁地区记者站的副站长。在得知此事后,他高度重视,认为在当前形势下,有必要对春华这一发家致富的先进事迹加以重点报道,以带动全省人民共赴富裕之路。
他亲自来到丁家村,对春华进行重点采访。由于是熟人,采访自然进行得相当顺利。
听完春华种植柴胡的相关介绍后,李传声对她的行为大加赞赏。随后,他又就自己弄不清楚或有疑问的地方,请春华做解释。
“你以后不种柴胡了,是有其他打算吗?”
李站长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春华摇了摇头:“目前暂时还没想好。”
“你把自己承包的坡地交回了村集体,不再承包,这是怎么一回事?你当时是怎么想的,能详细说一说吗?”
“至于是怎么回事,咳咳,这话嘛,我还真不大好说。”
这时春华灵机一动,有些恶作剧的想,你丁支书不讲武德,我就让记者去采访采访你好了。我倒要看看你怎么接这烫手的山芋,怎么腆着脸向记者解释这件荒唐的事情。
于是,她便笑着故意道:“李记者,不是有句话嘛,偏听则暗,兼听则明,我看呀,这个事儿你与其采访我,倒不如去问一问我们村的老支书,看看他怎么说。他对这件事情再清楚不过,这样你也能得到第一手的材料,是不是?”
凭着职业的敏感,李站长觉得这件事情里面可能有料。既然春华有自己不能说的苦衷,他便依言来到了村支书丁玉仁家里。
一听是省报记者前来采访木春华发家致富的先进事迹,丁支书自是十分重视。这可是整个丁家村露脸的好事情,作为村支书的他与有荣焉。
还没等记者提问,他嘴里马上就滔滔不绝地说起了春华种植柴胡发家致富的事迹。把个春华夸得简直是人间少有,天上无双。直说得自己口干舌燥,嗓子冒烟,连自己的旱烟袋也忘了吸。及至想抽一口时,才发现烟袋锅里的火早已熄灭。
李站长各处采访,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场面。他礼貌的笑着,类似丁支书这样的话,听听也就罢了。随后,他问到了春华将承包地交回村里的事情。
人老成精的丁支书眼珠子一转,立马就想到了一个绝妙对策:“噢,记者同志,你是说这个事情啊。啧啧,这个没的说,俺们村木春华的确是个好样儿的。她致富不忘乡亲,种柴胡挣钱之后,说好处不能一人占,主动发扬风格,提出把承包地交给村集体。
“我们村委会再三做工作,她仍态度坚决。于是,经过村委会研究,觉得不能辜负了木春华的一片初心,我们同意收回坡地并决定再行承包给村民,以带动大家踏上共同致富之路。”
李站长点点头:“噢,是这么回事。”
“哎呀,是啊,记者同志,就是这么回事!俺们村木春花同志思想觉悟实在是太高了,现在村民们个个都在夸她呀。这样的先进典型,你们报纸可得给好好宣传报道报道啊!”
说到这里,丁支书灵机一动,还不忘笑眯眯自我表扬一番:“哦,当然了,对于木春华,俺们村委也没有亏待她。她主动交回自己承包的坡地,村委也还补偿了她六百块钱呢。呵呵,呵呵。”
这个时候丁支书自然是要下力气狠捧春华的。因为他知道,春华受到表扬,自己也能跟着沾光,毕竟是村子里扶持的她嘛,作为村支书的他自然是有功劳的。可一旦记者将村里强行收回承包地这件事情捅出去,那可就不一样了,他挨处分不说,就是他这个村支书也做到头了。
凭着记者的职业敏感,李站长敢断定,事情的真相绝对不会像村支书说的这个样子的。所以,从丁支书家里出来后,他又一次来到了春华家。
曹婆子正在院子里忙活,打过招呼后,李站长直接进屋,想找春华继续谈谈。
两个人在屋子里面对面坐着,沉默良久,都没有说话。小夏荷睁着一双大眼睛,瞧着眼前的这个陌生人,也是一声不吭。
最终还是春华忍不住,笑着问了他一句:“李记者,事情你在支书家都弄清楚了吧?”
“怎么说呢,我现在是既清楚又不清楚。”
李站长的回答模棱两可。
春华不知道他这话是什么意思,一脸的疑惑:“李记者,此话怎讲?”
李站长却没有解释,似在思考着什么。
“丁支书说的话,你相信吗?”停了一会儿,春华见他还不说话,便出言相问。
李站长平静的看着她,轻轻摇了摇头。
春华又问:“那如果我说这件事是被他们强迫的,我是被逼无奈才将承包地交回的,你相信吗?”
“我信。春华同志,我当然相信你。实际上,我从丁支书的表情上就已经猜到了七、八分。”
看到春华脸上显现出欣慰的神色,李站长思考了一下,郑重其事的问:“春华,你还想把坡地再要回来吗?”
“不,不想。”春华摇头,回答得很干脆。
这使李站长大感意外,他颇为不解:“为什么?春华,我们可以帮你。你不用怕,在这方面也不要有任何的顾虑。要回坡地的承包权,这是维护你的合法权益。既然订了承包协议,那就应当按常宝协议执行,他们这样出尔反尔是不对的。你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和他们抗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春华神色颇为无奈:“李记者,不需要了。也许你们可以动用社会舆论的力量,帮我将坡地要回来。我也可以和他们打官司要回坡地。可是你想过没有,要回来之后又能怎样呢?
“我还能指望再在村子里过安安生生的日子、指望安心将坡地种下去吗?他们能让吗?不可能的!目前来看,把坡地交回去才是最好的结果,我认了。”
将春华的话反复斟酌一番之后,李站长也不得不佩服眼前这个农村妇女的智慧。即便她将坡地要回,以后她还要在丁家村生活,难免不会遭遇各方面的阻力。他赞同的点头:“嗯,是的,春华你说的对,目前看确实是这样。顺水推舟将坡地交回,这样做倒也不失为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不,不!李记者,没有什么两全其美,美的只有他们,并不是我。我木春华是没有办法,是被逼无奈被迫放弃的。”
春华看向他,神情认真的纠正道。
李站长心中一凛,赶忙道歉:“对不起,是我一时口误说错话了。”
“没什么的,李记者你说的也并不全错。刚才你不是问我以后的打算吗?我想在这之后,我要开始我新的生活了。”
李站长高兴起来:“哦,是嘛?那太好了。”
春华继续道:“我想,也是时候走出去闯一闯了。被逼到绝境,这对我来说这是压力,也是动力。什么事都是不破不立,坏事当然也可以变成好事。不这样人就永远不知道自身有多大潜力,不知道外面的天地有多大。”
“春华,我感觉你快成哲学家了。”
李站长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哪里呀,李记者,我不过是有感而发,您可甭笑话我啊。”
由于是老熟人,春华也没有将李站长当做记者。于是,两人像拉家常一样,她向李站长坦然说出了自己想进城创业的梦想。跟刚才相比,此刻的春华就跟换了一个人似的,表现出一股毅然决然的勇气和果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