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和刘虞在这边慢慢与高句丽谈判先不说,先说说这一年的大汉。
中平五年(188年)二月,黄巾渠帅郭泰起兵于并州西河郡白波谷,攻打太原郡、河东郡,聚众十余万人。其部下有韩暹、杨奉、胡才、李乐等人。
这只军队后来就成为白波军,董卓西迁长安和他们也是有关系的。西迁董卓就能避免两面作战的局面。
夏季四月太尉曹嵩被免职了,之后五月任命永乐少府南阳樊陵为太尉,六月又被免职了。
铁打的大汉,流水的三公。袁术有时候都在想这四世三公到底值不值钱。
六月,益州黄巾渠帅马相、赵祗起兵攻杀绵竹县令李升,聚众万余人。马相又派遣王饶、赵播等人攻克广汉郡雒县,杀益州刺史郤俭。
再攻克巴郡,斩杀太守赵部。不过一个月连破三郡,杂牌军数万人马,老哥就自称天子了。
益州从事贾龙率军击败马相,马相等人逃跑,益州境内算是安宁了。
而这件事最终得到最大利益的人就是刘焉。刘焉的政治格局和嗅觉那是相当灵敏。
刘焉一看汉灵帝治下朝纲混乱、王室衰微就开始给自己准备后路。
先是向朝廷建议说:“刺史、太守行贿买官,盘剥百姓,招致众叛亲离。应该挑选那些清廉的朝中要员去担任地方州郡长官,借以镇守安定天下。“
恢复州牧的事情就是这老小子起的头。他本人自请充任交州牧,没错他想抢荀棐的地盘。主要是交州够远他想那里更安全没人管,意欲借此躲避世乱。
袁术怎么能让刘焉打乱他的安排,暗中贿赂了侍中董扶。
董扶可是有名的占卜家,找到刘焉告诉他益州有天子之气。本来想领交州避祸的刘焉一下子就动了心思,他可是非常相信占卜神术的。
时势造英雄,刘焉说不上是什么大英雄,但绝对是有福报之人,想去益州上天都给他机会。
当时益州刺史郤俭在益州大事聚敛,贪婪成风。刘焉就向朝廷请求为益州牧。于是刘宏就以刘焉为监军使者、益州牧,被封为阳城侯。命其前往益州逮捕郤俭,整饬吏治。
这个时候的道路确实不好走,益州黄巾又叛乱了,刘焉只能暂驻在荆州东界。郤俭已被黄巾军首领马相等杀死,刚称帝没几天的马相又被益州从事贾龙组织军队击败。
贾龙于是迎接刘焉入益州,刘焉就这么捡便宜上任了,治所定在绵竹县。
刘焉上任后任命贾龙为校尉,将他迁到绵竹居住。刘焉安抚收容逃跑反叛的人,极力实行宽容恩惠的政策。看着一切都挺好,但他内心别有图谋。
“五斗米道“首领张鲁的母亲风韵不俗,而且懂得神鬼邪说。刘焉还就相信这个,两人你来我往就到了一起。是的两人住在了一起。
初平二年(191年),刘焉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带兵同击汉中太守苏固。张修杀苏固后,张鲁又杀张修,夺其兵众。并截断斜谷道,在刘焉授意下,杀害朝廷使者。
刘焉则以米贼作乱阻隔交通为由,从此中断与中央朝廷的联络,这些都是后话。
还有一个高手叫做王芬。已故太傅陈蕃的儿子陈逸和着名术士青州平原人襄楷都到王芬府上做客。
襄楷就对两人说:“天象显示不利于宦官,黄门、常侍这回真的要被灭族了。”
你还别说他这天象看的还真不错,就是看的早了点。
陈逸听说后大喜,认为大汉终于要中兴了。王芬就更加自我感觉良好的说:“如果真的是这样,我愿意为天下人驱除他们。“
王芬的出发点是好的,就是手段有些潮湿。他与南阳人许攸,对就是那个袁绍帐下的许攸。
还有沛国人周旌等人相互勾结谋划,联络了冀州当地豪杰共谋大事。
他们的方案是谋废掉灵帝,立合肥侯为帝。
他们做这种事情还真是大胆,先是把计划告诉曹操,希望曹操能和他们一起匡扶大业。
曹操那脑袋怎么能和他们一样菜,写了一封信拒绝了王芬:“这废立皇帝之事,是天下间最不祥的。
古代人有权衡成败、计较轻重然后施行的,只有伊尹和霍光。
伊尹是心怀至忠的诚意,又据有宰相的权势,位列百官之上,所以废立皇帝,才会计划得成,完成废立。
霍光乃是受到了武帝托国的重任,凭借皇室宗亲的地位,而且内有上官太后秉政的权重,外有群臣同心的大势。
加上昌邑王刘贺即位没多久,没有贵重宠幸的人,朝中也缺少同心的官员,他的话只能通过侍从表达,所以霍光计策施行便宜迅速,事情完成就像摧枯立朽。
现在各位只见到古人成功的容易,没有看清当前的困难。
各位好好想想,你们结众连党,与“七王之乱“有什么差别?
合肥侯的地位,比起吴王刘濞、楚王刘戊怎么样?而且你们现在做的乃是非常之事,希望按照意愿成就大事,不是很危险吗!”
王芬在曹操那碰壁后,接着暗地里又联系袁术,因为合肥可是在扬州,袁术不同意,合肥候都出不了扬州。
这个时候灵帝想北巡河间国旧宅,王芬等人以为机会来了,准备直接拿下灵帝。王芬上书说黑山贼攻劫郡县,想要骑兵平乱。
王芬不仅手段潮,人品也潮。正好赶上北方天空在半夜的时候有一道赤气,从东到西横贯天际。
负责观测天象的太史上书说:“北方地区有阴谋,陛下不允许北行。”
刘宏确实有天子之命,听人劝吃饱饭,刘宏就不出门溜达了。同时敕命王芬罢兵。
袁术接到王芬的密信正在幽州折腾呢,直接把信使给宰了,头颅连带密信送往洛阳。
汉灵帝接到袁术送来的东西后也是一阵后怕,看来这天象还是向着朕的,朕果然是真命天子。
同时他对于袁术又有些改观,要说自己死了谁最舒服,刘宏觉得是袁术,那就没有人能够钳制住他了。
昨天太史令说天象不不吉,今天袁术的表忠心就到了。看来自己暗中迫害他的事情袁术并不知情,而且袁术通过此事证明忠心可嘉。
刘宏不傻,刘焉去益州怎么个心理他心里明镜似的。现在看袁术的想法应该是和刘焉不谋而合。
他与刘焉的区别就是刘焉是刘家血脉,袁术不是。既然能接受豫州牧为黄琬,那么让袁术作为扬州牧也不是不能接受。
黄琬出任豫州牧,讨平寇贼,安定一州,政绩为天下表率,封关内侯。作为州牧黄琬现在也是掌握兵权和袁术又有什么区别呢?
刘宏立即征召王芬到洛阳,准备到了洛阳弄死他。王芬没有接到袁术的回信,害怕袁术告密,立刻解下官印逃亡。
王芬跑到平原郡的时候正准备自杀,被在青州活动的陈贺抓捕。陈贺完成徐州的事情和袁术到了青州,被安排在青州活动。
这次陈贺捡了个大功,但是他不能出现在明面,只能把功劳给了太史慈。太史慈将王芬送往洛阳,被封为关内侯。
秋季七月,任命射声校尉的马日磾升任太尉。马日磾是马融的族孙,那么袁术就得称呼他一声兄长,从他婶子马伦那边论的。这袁家关系确实厉害。
之前刘宏一直在想办法搞袁术,袁术就给刘宏挖了个坑,现在这个坑已经发挥效果了。
朝中大臣们开始和刘宏说立太子的事情了。本来立太子就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关系国本嘛,这事儿得早点定。
汉灵帝为难的地方就是,按照礼法来说太子位置,就是由何皇后的儿子刘辩的。
但是何皇后弄死了刘协的母亲王美人,所以刘宏现在是厌恶何皇后的。而且觉得刘辩这个儿子也不行。
觉得这个儿子举止轻浮,不堪大用,没个正经皇子的样子,哪里能当皇帝!
刘宏就没有自我反思当一下自己,他这个样子都能当皇帝,都能成为一国之君了,凭什么他的儿子就不行?再不行还能比他自己更昏君么?
汉灵帝犹豫的重点是,他想立第二个儿子刘协。
但是废长立幼和祖宗礼法是有冲突的。这对于刘宏能在后宫开步行街的皇帝来说都是小事情,改掉一个礼法那还不是举手之劳吗?
至于那些穷酸的大臣在那叽叽歪歪的他根本不在乎,可是刘辩的后盾也是很坚挺的。
刘辩的舅舅是大将军何进,汉灵帝还活着的时候,当然不怕这何进搞事情。但是一旦自己去世了,谁能保证何进不会行那废立之事。
那个被他车裂了的王芬都想玩废立,何进可是有着霍光基础的。不是说他能力强,是形势很像。
除了汉灵帝有这样的顾虑,他身边的太监们也不想刘辩上台当太子。
这个就是因为切身利益了。如果刘辩当了皇帝,那他老妈何皇后就是太后了。垂帘听政可不是慈禧开始的,汉代不就可以以太后的名义临朝了。
虽然何皇后和宦官集团关系不错,当初刘宏因为何皇后毒死王美人要宰了何皇后,这些宦官拿出自家身家保下了何皇后。
可是往日的恩情是不能当政权来使的,最无情的都是帝王家,这里面包括皇后的。
如果刘辩当了皇帝,政治势力就要落入外戚集团手里了。确切来说是会落进大将军何进的手里。
如果把小儿子刘协立为太子,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他的母亲地位低,而且已经去世了,根本没有什么外戚势力可言了。
东汉的中后期刘家有个传统,不是重用宦官,就是把大权交给外戚。,刘协上位那政治权利还不是最后牢牢捏在太监手里。
现在刘宏的想法和太监们的政治诉求形成统一。太监们立刻给何进上眼药,意图压制外戚集团的势力。
汉灵帝对于兵权还是理解的很透彻的,之前分袁术兵权。现在他又想分何进的兵权。大将军的重点就是兵权嘛。
八月开始汉灵帝设置西园八校尉,而且刘宏没有忘记自己。
无上将军---天子刘宏,上军校尉---小黄门·蹇硕,中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下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
典军校尉---议郎·曹操,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
左校尉----谏议大夫·夏牟,右校尉----淳于琼。
诸校尉统于蹇硕,小黄门蹇硕总管各军,直接受命于汉灵帝。一时声势浩大,连何进亦要受其命令。
九月,任命董重为骠骑将军。董重就是刘宏母亲董太后亲侄子,仅仅过去一个月,刘宏再次出手,加强刘协背后势力。
刘协自小在董太后手里养大,自然和他们成为一系。汉灵帝直接给刘协拉起一个外戚势力。
何进非常的郁闷,不是他不想反抗一下,是因为何进坐上大将军的位子也没多长时间,屁股还没坐热呢。
之前因为有了两次党锢之祸,天下士人和宦官争斗的过程当中损失惨重。
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他们纷纷投靠在何进的势力之下。于是何进也一下子抖了起来。
老子可是平定了黄巾军的(他是大将军,当时袁术当然是他属下),你一个太监就能骑老子头上拉屎了?
这下外戚和宦官之间的矛盾就更加激烈了,袁术放出的风声那是彻底得到印证。现在他们都没时间找袁术麻烦了,他们都要打出狗脑子了。
冬季十月,汉灵帝平乐观上举行阅兵。
不断滋生叛乱,一些于是望气士们预测,洛阳将会有兵灾,南北两宫发生流血事件。
汉灵帝对此深信不疑,于是异想天开的征调军队,在洛阳城西边平乐观上举行阅兵仪式。
在平乐观修筑一个大坛,上面立起十二层的华盖,高达十丈;在大坛的东北方向又修筑一个小坛,立起九层的华盖,高九丈。
东汉时的一丈为2.3米,则十丈为23米,华盖高度跟现代7~8层楼高(一层3米)相当,够高够气派,相当的高端大气上档次。
阅兵仪式场面很壮观,数万步骑兵列队设营布阵,汉灵帝站在大华盖之下,大将军何进站华盖之下进行检阅。
之后身穿铠甲,头戴盔甲全身武装的汉灵帝,骑上有护甲的战马,“威风凛凛”地绕着军阵,巡视三圈返回到起点将兵器授予大将军何进。
汉灵帝圆满结束阅兵仪式,事后刘宏特意召见讨虏校尉盖勋问道:“天下为何有那么多叛乱?”
盖勋回答:“还不是陛下宠信之人的子弟做的好事。”
当时上军校尉蹇硕也在座,刘宏转身问蹇硕,蹇硕魂都吓没了,哪里知道回答什么,因此怨恨盖勋。
刘宏又问盖勋:“我已在平乐观阅兵,而且把西园的财物散发很多给士兵们,如何?”
盖勋回道:“臣听说‘以前的皇帝只夸耀德政而不看兵力多少’,如今叛军在远处,陛下却在眼前阅兵,不能显示陛下果断刚毅,而由穷兵黩武之嫌。”
这玩意没法现场直播,其他人根本看不到,所以对于叛军没啥效果!
刘宏非但没生气反而称赞盖勋:“说的对,你我相见恨晚,那么多大臣没有人能像你这样说话的。
不过我还有一个目的是你也没有看出来的,我希望我能得到我想要的结果,你下去吧。”
无缘无故平日里大张旗鼓搞阅兵仪式,让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闲着没事的洛阳周围百姓们觉得挺好,这玩意解解闷挺好的。
更多的人认为汉灵帝这是瞎折腾,浪费钱财、人力。如同表演给百姓取乐而已,无法展现王朝军威而震慑敌人。
这时一封来自幽州的上书,解开了所有的谜团。
“陛下最近身体安好吃食好臣袁术幽州叩首臣家世受皇恩臣亦忠诚于陛下忠诚于大汉臣就是陛下手中之剑斩杀一切不臣臣在此发誓终生为大汉效忠若违此誓人人得而诛之人神共弃”
袁术这份上书很短,开头是很久没有和刘宏聊天的语气。但是刘宏看了之后仿佛心中的巨石落了下来。
当天刘宏开怀畅饮,反复的看着袁术的上书。袁术的上书不仅有他的官印还有他的私印,已经能够清晰看到一道割痕的血掌印。
这是袁术对刘宏血的诺言,他相信袁术会践行他的诺言。有了袁术的承诺刘宏感觉自己最后一块版图已经拼上了,没有人能够抢夺他儿子的江山,不管是哪个儿子继位。
第二天刘宏就把这份血书给众位大臣看了,他们才隐隐明白刘宏最近阅兵的真正用意。这一天刘宏气色很好,相当的开心,所有的大臣都能感觉得到。
开心的刘宏终于封出了第四个州牧就是扬州牧袁术。
刘宏就是要让所有大臣都看到袁术的承诺,这份承诺也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遍大汉。一些军中大佬和州牧刺史也赶紧写了份血书给刘宏。
董卓这老东西也给刘宏写了一份,还发誓如果违背誓言会被点天灯,这董卓的语言能力看来也是挺强的。
刘宏对于他们的血书直接嗤之以鼻,你们的血书看看就行了,朕有袁术的这份就完全足够了!
宦官集团和外戚集团这时候发现袁术才是他们最应该拉拢的对象。同时何进在加强手下将士的掌控,而宦官们也在拉拢一些将军。
现在没人觉得刘宏的阅兵是扯淡了!刘宏得到了他最想得到的,袁术的血书将限制他一生不能背叛。
袁术也没打算做皇帝,他也说了他忠诚于大汉,这个是必须的。至于他的子孙将来怎么想那不管他的事情了,袁术这一生只想做个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