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212章 动真格

一艘新船经过徐州,没有直奔扬州,而是突然转道去了凤阳。

甲板上有侍卫,老远看到就知道乘坐的是大人物,民船纷纷主动避让。

在拥挤的码头上,从船上下来几名管事,径直找到负责码头的衙门,递交上了名帖,惊动了里面的官员出来净街。

没多久,调动来了两队河道兵。

“都让开。”

“快点让开。”

士兵们如临大敌,无论是商人还是码头工人,或者其余身份,皆不敢延误。

人们正在好奇,早已在码头等待多时,来自信国公的人,指挥着马车过来。

“连信国公府都惊动了,来头真不小。”有人小声诧异道。

凤阳是圣人的老家,可圣人在京城,凤阳城中,最大的是一位致仕多年的老人。

几位管事带着小厮,拉起了幔帐,挡住了人们的视线,一群嬷嬷和丫鬟,把徐妙锦和郭彩莲两位小姐护在里面扶上马车。

好一会儿,人们都乘坐好了,队伍才出发。

从抵达到出发,用了半个时辰,没有丝毫的耽误,但速度也不快,恢复了刚才的景象。

有的人见怪不怪,有的人埋头忙碌自己的活计,还有的人在酒肆把酒互相交谈。

“是徐家和郭家的小姐,从北平回来的。”有名大商人消息灵通,向朋友说道。

“徐家和郭家的小姐为何在北平?”

大商人是往北方运粮的商人,他的同伴穿着长衫,是名进士,因为排名不高,在六部观政,如今告了假。

“徐家的嫡长女可是燕王妃。”

“那就难怪了,该有这么大的阵仗。”年轻进士恍然大悟,理所当然的认为。

“这回,兄你可猜错了。”

“哦?”

那商人笑道:“虽然徐家要比郭家门楣高,可这回的阵仗,能惊动汤府,其中有大半的原因是郭家。”

“哪个郭家?”

“武定侯。”

年轻进士叫做张琏,二十七八岁的样子,湖广人士,在工部观政,还未授实职。

而商人叫罗仲恒,四十岁上下,反而叫对方为兄,自称为弟。

张琏还未正式入官场,对消息不够灵通,一时间想不起武定侯是谁,商人见状,主动说道:“就是郭英将军,如今掌管京城禁卫。”

“原来是他。”

经过提醒,张琏想了起来,脸上露出好奇。

什么叫官场,那就是人情往来。

明初武勋是重要的政治力量,还排在文官的前面,对于这些大人物的信息,张琏不想错过。

“郭家不如徐家吧?”张琏好奇的问道。

“郭家虽然不如徐家,但是郭家和汤府有亲啊。”

大商人走南闯北,最需要和各地打交道,不打通关系,如何能建立商道。

张琏虽然还只是在观政,可要不了几年,总会轮到授实职,无论是留京还是外放,都值得罗仲恒投资。

关系不就是这么逐渐建立起立的么,商人有这个耐心。

所以商人的态度很热情,主动为对方解释。

能了解这些信息可不简单,从低层过独木桥闯上来的进士,对于他是短板。

对仕途也有帮助,能更容易获得机会和了解形势。

聪明的张琏,对这些高层信心很有兴趣,说不定哪天就需要用到了呢。

“信国公汤和在洪武二十二年致仕,风光返乡凤阳,可以说因为信国公的存在,汤家在凤阳府比别家都要强。”

“那倒是,毕竟老一辈活着的不多,像信国公这种的确影响力要大些。”

张琏点点头,没有质疑。

同等条件下,活着的人总比死的人关系要强大些,徐家门楣虽然也高,可徐达已经死了,汤和还活着。

“刚才的郭家小姐,她的姑祖母是圣人的妃子,也就是郭宁妃。”商人小声说道。

“宁妃的儿子,是圣人的第十子,封为鲁王,因为乱服金石药而亡,鲁王的王妃是信国公汤和的女儿。”

“从这层关系攀起,郭家的姑娘,要叫鲁王妃表姨母,所以今日的这阵仗,不只是冲着徐家。”

郭彩莲的亲姑祖母是郭宁妃,亲姑母是宁王妃,二伯祖父是福建都指挥使,三伯祖父是巩昌侯,祖父掌京城禁军,大伯是驸马,父亲打理宁王府,三叔掌中军都督府右都督……

经过商人的解惑,进士明白了,不显山不漏水的郭家,的确不可小觑。

“那就奇怪了,徐家的小姐能在燕王府小住,郭家的小姐,有什么道理在燕王府暂留?”

“小弟在北平时,听了些传闻,好像燕王大公子到了迎娶之年,燕王妃可能有意郭家的姑娘。”

“强强联合呀。”

进士眼中露出羡慕,语气忍不住酸道。

他们读书容易么。

三年一科举,过五关暂六将,好不容易拔了头彩,还需要熬资历熬功绩。

看看人家,通过联姻和余荫,起步就是绝大多数读书人的终点。

两人交谈了一番,商人要去北平贸易中心跑一趟,邀请进士去北平转一转。

进士本就是抱着游历的心情,和对方早年相识,比较符合他的脾性,也就没有拒绝。

等商人的船安置好了,他就和商人同乘货船,时不时在甲板上吃东坡肉吟诗作对,倒也逍遥自在。

汤府的马车,抵达了汤府门口。

大大的信国公府,大门的招牌下,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

正门和燕王府一样,平时不开的,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所有人下了马车,后面的婆子丫鬟们也都下来,跟了过来。

管事和小厮,还有侍卫们,留在了外面,由汤府的小管家安置。

三家的嬷嬷和丫鬟,围着两位小姐,一直往里走,在垂花门前,见到了等候的一群人。

是执事媳妇们,笑着上来屈膝行礼,然后扶着徐妙锦和郭彩莲进了垂花门。

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

转过插屏,小小三间内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

正面五间上房,皆是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环,一见她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才刚夫人还念呢,可巧就来了。”

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栊,一面听得人回话:“徐姑娘和郭姑娘到了。”

徐妙锦镇定自若,她家的规矩不比这处小,反倒是郭彩莲,有些许的紧张,害怕自己出错。

不过等进了房,也就由不得她们胡思乱想,忙着向几位夫人行礼喊人,都是她们的长辈。

实在是难为了两位姑娘,操心了一日,到了夜间,才算是安宁下来,得了空闲。

徐妙锦和郭彩莲因为身份贵重,住在太太的屋子,由太太亲自照看,在套间暖阁儿里面,睡的碧纱幮里。

换了新的藕合色花帐,并几件锦被缎褥之类。

郭彩莲坐在镜子前,没有嬷嬷在也把小背坐得挺直,已经形成了习惯,手里捏着玉簪子出神。

徐妙锦往这边看了眼,忍不住无言的笑了笑,但没有出声打扰郭彩莲。

……

汤家和徐家。

两家说不上谁强谁弱,但是从后代来看,汤和要比徐达更能生,子女多不少。

不过呢。

徐家的含金量高,汤家的含金量要低些,特别是汤家的嫡长子早亡,导致汤家的领头羊资历有些不足。

徐家的老大老二老三,可是五军中三军都督,最差的也是佥事,而汤家的老大病故在前军都督佥事一职上,后面子弟职位要差些。

现在汤家唯一强过徐家的,就是家里的老爷子还活着。

汤和已经七十岁,卧病在床,说话有气无力。

“燕王想要和郭家联姻,如果成功了,你们以后在朝廷和燕王的争斗中,保持中立,万不得下场。”

“咳……咳”

说了几句话,汤和就喘的厉害,在场的两位孙子连忙服侍,生怕老爷子有个好歹。

大儿子们都在外地赴职,在场孝敬的是小儿子。

汤和努力保持镇定,继续有气无力的说道:“如果燕王的主意落空,就偏向朝廷些。”

“父亲,儿子明白了。”

“不。”

汤和摇了摇头,他对主上太了解了,断断续续的说道:“不是让你们下场,最好是什么都不要做。”

“唉。”

汤和实在是坚持不下去,闭上眼睛养神。

英雄气短啊。

谁也抵不过生命,在生命的长河面前,谁都要低下头颅。

过了几日。

两家的小姐重新出发,汤家又派了人护送,让队伍的规模又大了些,长路漫漫终于回到了京城。

“咳……咳”

京城皇宫。

朱元璋一手拿着奏疏,一手扶着案台,弯着腰咳嗽的眼泪都涌出了眼角。

大殿内灯火通明。

朱元璋还是看不清字,他也不愿意歇息,又不信任太监,生怕太监瞒他。

所以是他最小的女儿为他读奏疏。

听着小女儿稚嫩的声音,朱元璋情不自禁的出神,他想到了自己的十三公主。

他宠爱的十三公主早逝,多年来已经淡忘,可今年以来,这些故去的面孔,时不时浮现在他的心头。

王宫里。

有不少的年幼儿子和女儿,指望不上什么。

人心难测。

朱元璋视力出了问题,让他变得越发多疑,越发想念几个大儿子们,希望他们回到自己的身边。

有他们在身边,朱元璋才觉得放心,觉得自己才能睡个好觉。

北平来的密疏,朱元璋没有让别人念。

他不会给外人读。

可自己又看不见,该让谁来读呢。

蒋瓛应该多留几日的。

朱元璋突然后悔了,自己不该这么早杀了他,可他知道的太多了,朱元璋一直在犹豫。

经济之道,影响了朱元璋的心中的天平。

他终于决定杀了蒋瓛。

他怕自己哪天突然就睁不开眼,错失杀蒋瓛的机会,让这些“大逆不道”之言流传民间。

不过他也厚葬了蒋瓛,重赏了蒋瓛家人,并且也提拔了他举荐的人,算是对得起他。

“父皇,读完了。”女童奶声奶气的说道。

朱元璋回过神来,根本记不起来刚才的内容,又心疼小女儿,不愿意让她重新读,以免累着了她。

是不是人老了,心也跟着变软了呢。

让太监们送回了幺女,朱元璋更觉寂寞。

安静的大殿,让他的听力越发敏感,但是敏感的耳朵,仍然听不见声音,吓得朱元璋怀疑自己是不是聋了。

朱元璋瞪大了眼睛,把奏疏放到自己的眼前,一个字一个字努力的看。

身旁的太监们欲言又止,无人敢劝,奏疏的问题,太敏感了,谁也不敢冒死。

“原来是弹劾老二的,老二还是没有改啊。”

小半日才看完一封,朱元璋又拿起下一封,这封来自御史,是弹劾燕王的。

说燕王违制开海禁,与倭寇勾连,暗通朝鲜,居心不轨。

朱元璋缓缓放下手中的奏疏,稀疏的眉毛下,浑浊的眼神,令人们看不出他的真实想法。

皇城外。

在一家私人的宅院,后花园的暖阁中,聚集了三五名官员,其中齐泰和茹瑺又吵了起来。

“圣人身体抱恙,多次严令传出来,伱等一下子弹劾许多藩王,岂不是引起圣人怀疑?”

茹瑺对着齐泰不满的说道。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齐泰向众人解释道:“晋王和燕王兵权太大,必须要趁现在分夺出来,否则万一圣人不豫,谁能制衡他们。”

晋王和燕王的权利,是朱元璋给的,下了明旨,谁也改变不了,只能眼睁睁看着二王实力加剧。

其余的手段都是旁枝末节,只有从名器上入手,改了这道旨意,才是打蛇打七寸。

那么如何改呢?当然是通过弹劾。

收集罪证,弹劾几位王爷,以此打开突破口,促进夺走王爷兵权之事。

“太过急躁容易适得其反,保持稳定才是上策。”茹瑺反驳道。

“如今皇太孙地位稳固,稳中有进,进中有稳,最适合重新发起攻势,否则一拖再拖,只会让藩王们越发握紧手里的兵权。”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南明:重生朱由崧隋唐:以一己之力护大隋万世昌隆漠唐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小子,快给爷科考去盛唐舰载特重兵趣味世界简史倾城欢都市邪主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徐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双枪皇帝大唐:兵圣驸马爷回到古代打江山三国昭烈皇帝大唐:我有一个微信聊天群道魂谍影森森离婚后,陆总只对她服软大秦:多重人格,被祖龙模拟人生玩转明末萌妻私房菜李自成:重整河山复大顺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唐晟春秋帝宠二嫁王妃皇上你不行:七日宠妃乱世皇孙之言旬传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全民穿越:原始时代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重生之鬼眼妖后重生之我真没有想当皇上汉末求活开局小岛称帝:大航海君临天下!娘娘,请升级(系统)穿入异世界?召唤玩家一统天下!锦衣状元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晋坞大炎帝国,吾济苍生
骑士书屋搜藏榜: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明日传奇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水浒传之我是林冲女神有药gl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倾城欢都市邪主王牌悍妃,萌夫养成雇佣兵系统,开局卖掉倭奴所有人(完结)女特工穿越成首富千金:特工皇后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重生世子平天下纵天神帝重生之大科学家八零之悍媳的甜蜜时光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千面邪妃大汉:开局拯救王昭君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中医大师扁鹊沈家大小事汉末浮沉书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穿越大明:激活木匠皇帝系统带着美女闯三国云尧长歌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大唐:九五至尊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天幕:海外遍地银山金树,速抢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大唐:灵气复苏,全民修仙!穿越原异界寻仙一条路要走多远才会是尽头极品皇太子,我一人征服满朝文武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开局:正经系统拒绝未成年大宋风云穿越李自成,亲手终结大明和大清皇宫乐府琴手与歌女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重铸汉骨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陛下,六皇子的娇妻们造反了高武大秦:当世儒仙,竟是祖龙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时间手环,回到唐朝当神仙关于我魂穿汉末玩争霸这小事重生成为皇太子却意外失忆变牛蛙统一天下,从召唤奸臣开始!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穿越占座山穿成纨绔皇子的正确打开方式开局穿成奶娃子神威天降九皇子三国:卧龙出山,我请刘备赴死重生农家致富科举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大秦:不装了,我是秦始皇穿越:我带着一座城来到了明末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大汉征服者开局一颗头,争霸全世界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