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电小礼堂的气氛是热烈的。
《中国合伙人》放映结束,效果是震撼级别的,用谢飞导演的感慨来说,就是:“《中国合伙人》和我想象中的电影样子,完全不一样,有深度,有广度,大时代,小人物,这样的质量,太出乎意料了。”
看过《人在囧途》和《失恋33天》的人,对白雨涵执导的电影印象,并不深刻。
因为这两部电影,的确没什么深度,属于看后一笑而过的类型,不需要费脑子去怀念什么,去思考什么。尤其对北电学生来说,这样的电影,很难让他们看上眼,有些自傲的导演系学生,甚至十分鄙视。
而且,有一些导演系学生,来之前都有想过,看完电影,要好好的和白雨涵“交流”一下,让白雨涵明白,北电不是他这样一个业余导演,能来冒充行家的。在这个地方放电影,就是张一谋来了,拍的不好,也照骂不误。
现在电影放映结束了。
找茬的学生,完全没了找茬的心思。
不说全部,起码百分之九十九的学生,站起来,或者跟着别人站起来,为《中国合伙人》鼓掌。这个时候再去找茬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抽的不是导演的脸,而是这些为电影鼓掌的人的脸。
所以冯小岗事先打招呼,期待学生们该骂的骂,不要客气的情况没有出现。北电学生全是异口同声的称赞。
“白雨涵导演,看完电影,我觉得这可能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一部国产商业电影。因为当时宣传的时候,说的是拍新东方的创业史。是一部主旋律的电影。可电影的结局,似乎并不是一个很主旋律的结局?”一位女学生,第一个站起来提问题。
白雨涵拿着话筒,回答:“我们常说的主旋律,是一种政府意志、国家意志的体现。它应该是宣传主流价值观和道德观。《中国合伙人》是创业史,本身就是一种主旋律色彩的体现,而结局的塑造,是为了淡化创业带来的拜金主义。”
“白导,《中国合伙人》的结构很复杂,它是一条现实发生的主线。也就是一场诉讼官司,然后围绕着这条主线,穿插的回忆式的叙事手法。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而不是平铺直叙?”
“如果你多看几遍,你会发现。谈判与闪回,每一次互动,都是有足够的动机。我在全片中,一共设置了四个谈判与闪回,它们对应的,是三个人的成长过程。一开始成东青很畏惧来谈判桌,闪回过去,交代成东青的土鳖。然后孟晓骏的积极。闪回过去,交代孟晓骏在成东青人生中扮演的角色,是偶像。”
白雨涵聊得很起劲。原版《中国合伙人》谈判与闪回之间,没有任何意义,只是借鉴《社交网络》的结构,而《社交网络》的闪回结构,是有内在的联系的,白雨涵把这种联系。复制到了《中国合伙人》里面。
“再接着,孟晓骏与成东青之间的抢话。闪回过去,是他们的创业理念的碰撞。最后成东青的张扬。闪回过去,是分道扬镳的铺垫。这四个大的闪回结构,他支撑的是电影的框架,对情节的推动,起到一个转折和比较的作用。”
“如果你单纯的直白叙述,你会发现,这个故事其实并不精彩,他就是一群人发奋图强创业的简单故事。你要在结构上有突破,别人才会被故事吸引。我原本是打算,用更多的闪回结构,穿插更多的故事和矛盾冲突。”
“不过后来放弃了,因为这部片子还是要投放市场的,商业片吗对不对。”白雨涵说完,自嘲的笑了笑。
他不是一个艺术家,他只是用艺术来装比的艺术贩子。
“那真是太可惜了,如果结构更复杂一些,这部电影一定是非常棒的经典。白导,商业化真的要牺牲电影的艺术价值,去迎合市场迎合世俗吗?”一位学生问。
白雨涵耸耸肩:“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看你选择哪一个。艺术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也不是孤傲存在的,事实上,艺术跟金钱挨着最近。搞创作,拍文艺片,难道不用钱?而且就流通程度上来说,商业片起到的艺术价值,要大于文艺片,因为看的人多啊。一部《泰坦尼克号》影响了多少人,一部《活着》,又几个人看过?课文课本不是学过,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对吧。”
“那我们都应该去创作商业片吗,这样下去,电影还谈什么艺术?”
不知不觉,话题就带偏了。
白雨涵笑说:“不能这么说,艺术不是一个流水线产品,它是有独特性的,各种各样的艺术都应该存在。拿电影圈来说,有文艺片,有小清新,有商业片,有科幻片,这才是一个健全的电影市场。拍一部电影,得看导演的定位,你是希望侧重于艺术,还是侧重于商业。你是愿意勒紧裤腰带去搞创作,还是先填饱肚子才琢磨艺术。”
一直在琢磨《中国合伙人》的冯小岗,插了一句,将话题又拉回到了电影上:“那你呢,你肚子肯定不饿,《中国合伙人》为什么不再更深度一点?”
“我已经保留了很大一部分的深度了,我原本的初稿意向,是拍一部背叛与阴谋的创业史,但是徐小平徐老师肯定不愿意,人家把自己的故事贡献出来,你把人黑成碳了不好。而且投资公司是要赚钱了,你不能只顾着自己拍着爽,不顾及别人的想法。”
“那你就还是妥协了。”
“我不能说是妥协,因为我导演分成拿到比较多,我也想赚钱。”白雨涵哈哈一笑,又补充说,“当时跟中影谈剧本的时候。电影局那边也来人了,他们希望,给一个大圆满的结局,这才叫主旋律吗。然后我没答应,我说现实中没有高大全。我们不能为资本歌唱,为拜金歌唱……”
“你也是资本家。”
“我第一职业是导演,第二职业是演员,第三职业才是资本……不是,是企业家。我这个人特别愤青,我对钱并不是很看重。我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钱作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我觉得这是不可靠的。人的价值自我实现,是多种多样的,孝顺的人值得推崇。节俭的人值得推崇,温和的人值得推崇,我们电影人应该多多弘扬这种主旋律,而不单单是强调,赚钱。”
“所以,你给成东青留下那么惨的一个结局,对象跟别人生小孩了,朋友散伙了。那么大的办公室,就他一个人,靠着回忆来汲取一点温暖?”冯小岗问。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形容一个人有钱,说,我穷得只剩钱了。我觉得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当你有钱的时候,你可能会买到很多。但是换个想法,用钱能买到的东西。是值得珍惜的吗,今天你出价一百万。买到了,明天可能别人出家两百万。又买走了。我不希望电影看完,大家得出的结论是,只要你有钱了,你就是人生赢家了。”
“虚伪。”冯小岗笑骂,“我问你,有钱人和穷人,你怎么选?”
白雨涵毫不犹豫的说:“有钱人。”
冯小岗对学生们说:“你们看看,这就是虚伪。”
底下的学生们跟着乐乐呵呵的笑。
白雨涵为自己辩驳:“没钱的人追求有钱,有钱的人追求幸福,我这部《中国合伙人》已经脱离了追求钱的层次,上升到了追求幸福,所以,我说它是有深度的电影,你们谁是吧……”
原定是下午六点结束电影交流会,结果因为聊得太嗨,一直拖延到了七点钟,才堪堪被北电的学生们放行。
晚上打土豪分田地,在附近的大饭店,白雨涵做东,请了冯小岗和北电的一些领导,一些老导演。
免不了又听了一番倚老卖老的“后生可畏”、“年轻人继续努力”、“好好搞以后中国电影靠你们”的鼓励。
饭局上,冯小岗喝多了。
拉着白雨涵的手不放,絮絮叨叨的说:“《中国合伙人》里面,孟晓骏的书签,‘总有一天你会让我嫉妒的’,不需要总有一天,现在你就让我嫉妒了!”
“冯老师,你喝多了。”
“不要叫我老师了,别寒碜我,直呼我名字。”
“哦,小刚啊,你喝多了。”
“滚犊子,没大没小!”
“我勒个擦,你翻脸比翻书还快!”
……
北电是影视人才的储备基地,很多导演,尤其是北电走出去的导演,都喜欢带着自己的作品,回来交流。如同当官的回乡祭祖,赚钱的回乡修路,说白了就是发达了回来得瑟的。当然,也带有功利性。
只要获得了北电学生的肯定,就是对一部电影的非常大的宣传,北电的学生,社会关系都不弱,谁不认识三两个演员导演制片,稍微传播一下,一部电影就在业内形成口碑了。然后记者望风而动,都是炒作的极好素材。
《中国合伙人》的业内口碑,就随着这一次的交流会,这样打开了。
不少白雨涵不熟悉的导演,如贾樟柯、顾长卫等,都打电话来,想要参加5月13号的清华大学首映礼,提前看看这部被北电学生推崇的电影。
白雨涵欣然应允,多个位子而已,反正清华大学的礼堂面积大,座位多。
更多的是记者,原本邀请了中外媒体,大约一百五十家,现在又多了三十多家媒体,主动要求参加首映礼。
5月13号,中国娱乐圈的目光,锁定了清华大学!(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