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进入少年时代的火鸦兄妹,在告别了鸿均道祖以后,尽管依依不舍但也无可奈何,只能飞离了这座陪伴着他们长大的道观。
离开道观之后是层层叠叠的云雾,仿佛整个人处于云海之中,有种前不见古人而后不见来者的孤寂感。
当火鸦兄妹经过漫长的飞行,终于穿过那似乎永无止境的云层之时,金色的阳光就这样射入玩家视野,将整片大地染上了一层璀璨的金色。
《鸿蒙终:巫妖大战不周山》的字样,以及青鱼公司和太极工作室的logo,会在这个时候浮现在屏幕正中央,标志着游戏真正的流程就此开始。
而在钟善泽创造的鸿蒙小世界中,火鸦大哥在空中回头,眺望一眼自己飞过来的方向,可惜不见道观见尘雾。
其实兄妹俩这时候都有一个预感,那就是恐怕他们就算现在立刻飞回去,也不可能找到他们长大的地方了。
在火鸦兄妹飞出了长大的道观以后,就正式开始在鸿蒙小世界的冒险,这阶段初期的剧情可以说,和上一部《鸿蒙始》首尾呼应。
两部游戏在这里都是两人小组的冒险,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只不过是玩家跟随的二人组,从鸿钧与盘古变成了三爪火鸦兄妹。
因此游戏方式也可以说是一脉相承,依旧是大小地图结合的方式,玩家自由行动时是在大地图上,遭遇到战斗冲突时会自动进入小地图。
有人可能会问从《鸿蒙始》发售开始,到如今都过去好几年了,怎么游戏依旧是代入感这么差的呈现方式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主要是在鸿蒙两部曲的设定中,这个世界的面积极其庞大,可以说堪称是广袤无边。
因此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就不可能采取完全开放的世界地图,这主要是由两种原因构成的。
首先是很多玩家的机器承载不了,毕竟如此庞大的地图如果都想要细节化,需要极其强大的运算量,绝对会导致市面上70%的机器陨落。
不过相比起来第二个原因更为重要,那就是地图太大玩家会受不了的,这样一来大量的游戏时间会被花在赶路上。
考虑到以上两个尤其是第二个原因,所以在开发《鸿蒙终》这部作品的时候,依旧采取了上一部的游戏方式,即大地图结合小地图。
当然非要说不同的地方那也是有,那就是《鸿蒙始》中一开始,盘古和鸿钧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终结这个不应该存在的世道。
但是在《鸿蒙终》里面就不一样了,离开师傅所处的道观之后,一时之间自由了的两只小鸟,陷入究竟要做什么的迷茫之中。
在道观中的时候是有确定目标的,即不断锻炼自己的能力,很多玩家关是在这阶段的养成,可以说就玩的不亦乐乎。
因为道观养成阶段中,一些刷出的天赋是不可复制的,所以部分玩家会在这里反复sl,以练出让自己足够满意的品质。
因此一度还在论坛上,诞生了专门的子版块,一堆育宠达人聚集在这里,探讨如何在初始阶段,将火鸦兄妹的品质刷的更高。
这可不是一个容易的活,因为除非你是双人联机,否则火鸦兄妹中必然有一个,是被电脑ai控制着的。
所以育宠子版块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抱怨,我这边刷资质练的很好,结果傻屌ai把我大哥/小妹给养肥了。
故对于真正的育宠达人来说,把自己操控的角色练好,那只能算你在这一门是及格了,但想要真正被人尊称一声大佬,得同时调教好被ai操控的另一只。
这可不是一个容易的活计,因此玩家们在此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发掘出各种窍门乃至太极都没发现的bug,将方法可以说是不断地推陈出新。
因此可以看到在道观阶段,也可以通俗的叫做育宠阶段,玩家们是有一个既定的目标,可以不断的向前探索与追寻。
然而在出了育宠阶段,骤然来到了大地图以后,面对突然自由没有目标的世界,许多玩家一开始陷入了相当的不适应中。
火鸦兄妹不像是盘古与鸿钧,朝着一个非常明确的方向在不断努力,他们好像无事人一样,无聊的在鸿蒙大陆闲逛。
但很快玩家们就知道,火鸦兄妹和盘古与鸿钧的区别了,那就是双方之间的实力差距,确实是有那么点大。
虽然盘古在游戏开局的时候,称不上什么鸿蒙大陆最强存在,但起码依靠着鸿钧的帮助,确保自己存活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可火鸦兄妹就没有那个能力了,仅仅是确保自己能够生存,可以说就已经让他们竭尽全力,也让操控它们的玩家竭尽全力。
一时之间论坛上多了很多帖子,主题大约全都是一个类别,即证明火鸦兄妹这么菜怎么这点压力就让他们挂了
基本上在论坛发出这样抱怨的玩家,都是那些曾经玩过《鸿蒙始》,然后又开始接触《鸿蒙终》的。
并且有不小的概率没有玩过《冥河血海》这个dlc,否则的话不会在论坛中发出这样的抱怨。
所以一个玩家就直接在论坛上开嘲:“但凡呢,但凡你们玩过《冥河血海》,就不会有过这样的抱怨。”
“那盘古和鸿钧是谁一个是开天辟地第一强者,另一个是堂堂道祖大人,自然他们不需要担心费尽力气,才可以争夺生存下去的机会。”
“可不管是之前的《冥河血海》,还是现在《鸿蒙终》里的火鸦兄妹,都只不过是这个时代中,一个普普通通的角色而已。”
“冥河血海是要到三族大劫之后,才因为机缘巧合而有一番成就,火鸦兄妹虽说自幼被鸿钧培训,但终究是年岁太幼,力有不逮实属正常。”
“总而言之我就是奉劝那些,脑子还停留在三族时代的玩家一句话,那就是时代变了带人,这就是《鸿蒙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