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阳初升,映射在青阳殿上熠熠生辉。
殿外,不算宽阔的广场上,甲士肃立,旌旗猎猎,仿佛天地都在为这一刻屏息。
殿内,群臣分列两侧,衣冠肃穆,目光凝重,静候着那至高无上的时刻。
一道身影伫立在陛阶之上,身披黑金龙袍,头戴玉冠,目光如炬,带着无可抗拒的威严与力量。殿内群臣俯首,不敢直视,唯有那低沉的呼吸声在殿中回荡。
“王诏:服章礼仪,传承不息,威服四海,牧化万民,惟我中原。”
“自端运告终,天下分崩,海内沸腾,列国并起,烽火延绵三百余年终归于穆,传至二世,今天下再乱…”
“六国旧贵,卷土重来,内外文武,割据一方,海内疆土,豪强纷争,十三州狼烟不绝,生灵涂炭,百姓黎庶苦太平久矣…”
“孤本凉秦世子,偶落云州,孤身入伍,临胡苍肆掠,三州陷落,孤领五百锐士于微末而起,征云州,复蓟州,克渤州,纵横云蓟,戡定三州,安民复耕,惟今四年有余…”
“荷上天眷顾,祖宗之灵,孤认祖归宗,今文武大臣百司众庶合辞劝进,尊孤为王,以主黔黎…”
“今孤承应天命,据三州,并凉秦,据凉,朔,云,蓟,渤,五州之地,统兵五十万,治民千万,告天地神鬼,晋位为王,定号为燕!秦燕之地,一统燕旗!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声音自殿内传递至殿外,响彻天地间。
钟鼓齐鸣号角长啸,殿内外一片肃穆。
“众臣贺拜!”
顿时,文武大臣纷纷跪拜,齐贺:“恭贺主公晋位燕王,大王万年!”
“拜!”
“大王万年!”
“拜!”
“大王万年!”
而后,殿外千军万马金戈之声响起,整齐划一单膝跪地带起甲胄碰撞声响起,齐声高贺,金戈之声声震入天,声浪如潮,响彻天地:
“大王万年!大王万年!大王万年…”
安阳伫立在王座前,听着延绵不断的贺声,目光远眺,这一刻,他看到无边的疆域,万千子民!
他终成为这片古老土地上的主宰,万民之王!这些给了他天下在手,未来一统天下的信心!
“众卿平身!众将士平身!”
声音不大,却如洪钟般响彻大殿,并随着传递至殿外。
“再宣诏!”
宦侍举诏:
“王诏:今孤承天晋燕王位,敬留孤父秦王尊号,孤母秦王妃,亦为燕太上王,燕太后之尊,册立孤之夫人赵云蛮燕王妃,封孤弟李康安秦公之爵,立世子李安民王太子,册封嫡女李安宁青阳县主!”
“恭迎燕太上王,王太后!”(各位不要纠结两个李政两个称号哈。)
李政,长孙无垢一身华美而又庄重的黑金龙凤王服,后服联袂缓缓而来,立于陛阶上缓缓坐在王座左右两侧。
安阳带着微笑朝两人一拜,“拜见父王,母后!”
众文武齐贺拜:“拜见太上王,王太后!”
“我儿免礼!诸卿平身!”
李政与长孙王后对视一眼,眼中含笑!
几十年夫妻,他们心意相通,看懂了对方的欣慰和高兴,从刺秦案儿子失踪,到今日,他们终于看到了他们的儿子…
不是继承王位,而是…称王了!
没有父辈的依靠,一人带着麾下打下了偌大的江山,晋位称王了!
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他们高兴的?
安阳转过头,看向殿下人才济济的文武众臣,道:
“今日秦燕合流,燕国所属皆以燕国之军制,民政,统一军制政令!”
“喏!”
众臣虽称喏,但安阳还是感觉到原秦属之臣有一些低沉,不甘和不快。
安阳自暗自叹了一口气。
这也是没有办法,毕竟父亲的秦王坐了几十年,麾下文武早已经习惯了秦王府的军制民政,忽然改旗易帜,是个人短时间都有些情绪,这不是这近两个月的磨合能改变的,还需较长一段时间。
“今日,孤登临王位,诸卿皆有功,有功当赏,今日当大封诸卿,再宣诏!”
酬功封赏文武是大事,功大功小,官职爵位都需要仔细斟酌,反复权衡…
毕竟是称王后的首次封赏,是对众臣的一种肯定,也是众臣的荣耀,由不得乱来,不能让众臣觉得他是一个吝封之人,也不能没有分寸的太过的封赏。
此次大封赏之议,是安阳与父亲李政,中枢令钱舒,军机令顾常春,文宗柳阳明,冢虎辛先生,商议了一月有余才定下来。
当安阳说下此话之时,他明显便感觉到殿下众文武的欣喜,毕竟谁不喜欢封赏?
包括原父亲麾下的文武,情绪明显变了,安阳暗自笑了,千言万语喝再多的酒,都抵不过一句封赏。
宦侍再举诏,宣读:
“原秦王府左相辛有道,孤之师也,辅佐秦王定鼎秦凉,鞠躬尽瘁,当居首功,封太师,殿阁大学士,中枢左仆射,副相,从二品位同正二品,凉国公!”
第一个封赏辛先生,是安阳深思熟虑的决定,辛先生为他之师,又辅佐他父亲南征北战几十年,更帮他父亲稳定秦凉几十年,功劳苦劳当居第一位。
宦侍停顿。
银黑须发相间的辛先生看了一眼对他微笑的李政,再看向安阳,他眼中浮起一丝水雾,不是对封赏的感动,而是看到弟子称王的喜悦,这一刻,他满足了!
“臣,辛有道拜谢大王封赏!”
安阳微微一笑,虚扶,“辛师免礼。”
“中枢令钱舒,于微末随顾左右,平云蓟,安万民,稳朝政,当居首功!封太子少师,殿阁大学士,中枢令,正二品,安平县公!”
第二个封赏钱舒是必然,没有钱舒,他安阳不可能专心在外征战,第一个封赏给了辛先生,这第二个自然要给原燕国所属,这也算是立了一个大旗,算是一个平衡。
太子少师酬齐功,身为他王妃赵云蛮的亲表兄,他儿子的表舅,天然便是外戚后族一脉,也算是给他儿子留一个年轻的坚定支持者。
封安平县公,虽只是县公,那也是他麾下封公第一人!算是正式迈入顶级爵位这一层,日后再有功也能进一步为郡公,国公!
不过,这封赏传到众文武耳中,尤其是一众原燕国臣属的耳中,可就不一样了!
封公了!
主公,哦,不,大王麾下封公第一人!
众文武看向钱舒的目光变了,明显变得敬畏了很多,也带着羡慕,还有期待…
钱舒仍旧是那一副笑容,好似封公对他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事一般:
“臣,谢大王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