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正一盟主,八百里营(4k)
玉龙历1678年。
玉龙观以观主过寿为名,派遣六路使者,往六宗山门大肆收受贺礼。
六宗高层迫于玉龙观往日威势,咬牙将各种天材地宝送去了玉龙山,以庆玉龙观主寿辰。
次年。
玉龙观又以玉龙江灵脉波动为由,再次派遣六路使者,前往六宗山门索要修缮资金。
六宗高层敢怒不敢言,一番协商后,一个个装满灵矿、灵石的储物袋被送往了玉龙山上。
第三年。
玉龙观又又以道统传承的借口,派遣使者逼迫六宗将每年新收录的弟子,择其优者送往玉龙观修行。
灵石、灵材尚可以忍耐。
弟子收录却是每一家宗门的根本,如果整个道场修行天赋最出众的弟子都送去了玉龙山,不出数十年六宗便会青黄不接。
再加上玉龙观一而再,再而三的逼迫。
同年。
羽化山有宗师曰“云雨”,振臂一呼,携六宗之众,共伐无道!
玉龙历1680年,六宗共讨玉龙观联盟正式成立,六宗共尊羽化山云雨宗师为其魁首,调遣各方,统筹大局。
敕曰“正一盟”,意作——
讨无道,正法统。
重整纲常,一匡社稷!
法统、纲常、社稷都是虚无缥缈之物。
在孙平与其他五宗高层商讨的时候,他们彼此划分的其实是天龙世界错综繁多的灵脉资源。
比如玉龙山,孙平便欣然允诺给了大江帮作为其未来总舵。
孙平表现得分外大气,基本上能让的利益统统让给了其他五宗,五宗之间若有嫌隙,也都尽量缓和。
也正因此,其他五家宗门的高层才愿意共推孙平作为正一盟主。
玉龙历1681年。
六宗点齐宗师、弟子以及门下精锐士卒,一并沿玉龙江北上进军。
……
同年。
玉龙山脚。
唐倪、龚漓、木魁三人聚到了一块。
唐倪身着一袭黝黑长袍,抱怨道:“天渊海的孙道友倒也稀奇,我族兄与我说他行事谨慎,没曾想一声不吭竟整出了这般大事。”
龚漓一袭赤色长裙,也是面露讶色。
“我家族姐也如此说他,万万不曾想到他居然能撺掇道场诸宗一并讨伐玉龙观。”
木魁道人不假颜色,只催促道:“你们两个也别废话了,赶紧找找入口,孙道友能够挣取到的时间不多,你我都清楚六宗行事不管如何,最终不过是个兵败下场。”
“龚道友,你勿要诓我,事情不论成败与否,事后记得将符宝借我使使!”
龚漓笑道:“木魁道友放心,若是那符宝灵机尚存,妾身必将其允你一使。”
木魁点头。
三人各自分工,在玉龙山脉四周进行地毯式搜索。
按照前人留下的线索,玉蛟龙应该栖息在玉龙灵脉深处,但整个灵脉就像一处天然矿脉,本身并没有入口。
只是修士在上头利用阵法摄取其中的灵气。
修士们的手段也不止阵法一道。
比如天符山那几任监察使,便在玉龙山脉某处地方留了一道通往灵脉深处的入口。
可惜飞云道人马失前蹄,致使天符山一脉不复担任监察使之职,那处灵脉入口也就自此失去了踪迹。
本来四方监察使就是彼此掌握一些资源,而后进行资源的互换,以达成在道场取利的目标。
孙平可不是天符山弟子。
他来了道场以后,也至多接管一部分飞云道人留下来的表面资产。
其中并不包括灵脉入口这等辛秘之事。
好在唐、龚两家人此前也听过只言片语的线索,大致也可以推断出入口的模糊位置。
也就有了三人搜索整片玉龙山脉的事情。
……
玉龙江水滔滔不绝。
水岸一侧,八百里连营林立。
作为正一盟名义上的盟主,孙平两世活了千余岁,没有一丝一毫的打仗经验。
他只听过诸宗讨伐蛊神教的逸闻,入了道场后也听过不少玉龙观推翻梁朝的事迹。
但实际上,如果真正以一场修真界战争的标准来看,这些都不是可以参考的案例。
好在孙平本身就没想过赢,也就当仁不让地接过了联军的指挥权。
有修士参与的战争与寻常凡人的械斗战明显不同。
首先安营不看山不看水,只重灵脉灵机多寡,依着灵脉扎营,依着灵机走势布阵,才是修士势力间真正行军攻伐的要义。
这一点,孙平前世看过的几册杂书上有所提点。
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反正现在玉龙江岸的八百里连营,孙平便是如此吩咐人做的!
其次是器。
修士的战争从来不看人多人少,除非是高阶修士间数量彻底失衡,才会有无视一切的碾压情况。
现在的天龙道场。
不算上天师道隐藏的尸傀大军。
玉龙观与正一盟两方的宗师数目还算持平,光是八百里连营内就有不下五六十数目的宗师坐镇。
连营八百里,实际上营帐的规模不一而足。
有一座宗师议事的巨型营帐,占地三四亩,高约数十丈。
搭建时用的都是三阶千年云冠灵木,平日里孙平便在其中盘坐修行。
其次是六宗宗师休憩的六座副营,副营容纳的人数更多,占地都近十亩,高度略低,只十丈出头,用的也是次一些的三阶浮云灵木,下接大型的聚灵法阵。
再次就是六宗弟子居住的纳灵帐,占地十余亩,高约四五丈,用的是二阶灵铜木搭建。
最次的营帐唤作“行军帐”,四面八方皆有,住的是六宗下辖的各种武夫士卒,比如羽化山的寒翎军、闭月宫的拜月卫、大江帮的金沙军……
大营并非只在一岸。
而是东西两岸各自占据了一半。
在联军大营的正中,一艘巨大的二阶灵舟正在如火如荼地建造。
各家宗门的驻地多有大阵防护,贸然成军攻讨显然并非明智之举,这也是孙平从蛊神教之事中得来的经验。
道场六宗也没有大尧诸宗那般成熟的术法传承与配套设施。
让他们炼制一艘能御空飞行的小型灵舟或许不难,但要是督造那等巨型飞舟无异于痴人说梦。
孙平退而求其次,以水上巨舟取代浮空巨舰。
议事大帐正对巨舟建造的工场,孙平站在帐内若有所思:“巨舟只完成了小半,到时候修筑完整。再往上刻录器纹,布置阵法,灌输灵气。”
“再将灵气炮抬上去……”
“不对!”孙平摇头,“土着手里可没有灵气炮这等物什,大概会是那等雷火巨弩充当破阵利器。”
对于之后的进程,孙平心中略有猜测。
他虽然心中笃定天师道一方稳坐钓鱼台,但实际上对于玉龙观修士的命,尘泥师叔侄二人也并不在意。
不管是孙平四人,还是尘泥这些出身天师道的弟子。
他们被派下道场前,大多会被门中师长千叮万嘱:勿要与下界土着共情!
心怀悲悯、泄露传承、私带土着……
等等情况都属于共情范畴。
“共情?”孙平摇了摇头,暗道:“六宗宗师推我出来当这个出头鸟,我又如何能对他们生出丝毫怜悯情绪?”
此刻的孙平早已与刚来道场时大不一样。
他身着一袭蓝白大氅。
大氅是其他宗师特意为他定制的盟主打扮,勉强算一件宝衣,但防护能力相差金羊甲甚远,只突出一个华丽威风。
不过大氅虽是华贵。
孙平的面容却较往日憔悴许多,双鬓微霜,满头银发。
他倒不是真的大不如前。
一来云雨其人本就是飞云道人与孙平共用的身份,按照云雨的人设,他就该如此老态。
二来却是孙平为了凸显自己的鞠躬尽瘁,故意不加点缀扮作如此。
“云雨,云雨!”
孙平心中暗道:“雨或许可以一直下,但这云却该停了!”
不远处。
两个大江帮出身的先天宗师正在踏水比试。
大江帮修行的多是水法与气血武道混杂出来的一类特殊击水功法。
修行这类功法的气血武夫能够踏水而行,水陆斗战一概而是,甚至在水底下能比修士之流更为狠戾。
两人斗战正酣,周围也有不少宗师旁看,时不时也喜欢指点一二。
这等事已经持续了数月。
与修士修行不同,气血武夫不需要时常打坐吐纳,他们修炼时反倒更侧重于实战突破,搬运气血。
围观的宗师也多出自大江帮、虎豹山、千钧门、岩心门四家。
孙平视线微转,便瞧见了他们比试的现场。
“好血气之勇,而轻肉身之固!”
他摇了摇头,对于天龙道场的气血武道,孙平一贯持有鄙夷态度。
大尧也有气血武夫,或者说体修之流本就多是武夫入道。
但两者并不可以混为一谈。
“大尧武道分为内炼、外炼两种,外炼直接锻炼肉身之固,内炼则是内里搬运气血向外巩固肉身,两者殊途同归都是为了炼体,炼体之后便可以灌以大药。”
“或是肉身蕴真气,或是气血转真气,最终都是走上修真一路。”
孙平凝目想道。
“但天龙道场的武道却截然不同,也不知道是天师道引导的如此模样,还是仙道不昌的世界就该如此?”
“气血武夫沉迷血气之勇,所作所为都如野兽一般只为了彰显力量。少而拳壮,老而气衰,往复循环,谓其传承!”
孙平又瞧了眼旁观的几人。
他们之中已有不少人身上的血气变得散乱。
有的是岁数大了,气血自然走向衰败,正一盟的成立便是他们散发余热的最好机会。
也有的则是主动开始向虚丹法修士靠拢,开始尝试将气血转化为真气。
气血、血气、真气。
这是武夫转修练气士的过度。
道场里也是如此。
气血凝实,血气散而不乱,真气浑然一体。
“嗯?”
观战的功夫,孙平便觉察到了远处的异样。
一队玉龙观的修士驾着一艘小型飞舟,腾云而来。
孙平悬身而起,往下喝道:“诸位,有敌来犯!”
他伸了伸手指对着远处,“便在数十里外,你们谁人敢去一战?”
与此同时,孙平传音两位羽化山的宗师,说道:“电坂、雷辙,你二人来我营帐!”
孙平没有忘记,自己的结金丹还差了些许功勋,于是便想起了自家羽化山的宗师。
电坂是电脉新晋的两名宗师之一,雷辙也是类似经历。
孙平作为正一盟盟主,羽化山自然也不可能摸鱼打诨,光是宗师就来了二十余位,其中还有不少老牌宗师。
道场内的修行上限不高。
除去孙平这类自带传承的修士,大多数化丹宗师的实力多以年岁判断,基本上年纪大一些的化丹宗师,实力普遍会高强一些。
修行气血武道的先天宗师却有些不同。
强弱只看名气,年龄只算是判别依据。
比如底下比试的两人,一个诨号“翻江龙”,另一个诨号“水里剑”,两人岁数悬差二三十,却都是一流实力的先天宗师。
一流、二流、三流便对应了虚丹法修士的前中后期实力。
再次些的后天武师同样如此区分,只不过后缀从宗师换成了武师。
底下宗师请战的热情并不高涨。
八百里连营初建时,便有玉龙观宗师前来挑衅。
初战。
千钧门、岩心门、闭月宫、大江帮、虎豹山各自死了一名宗师,尸首都被玉龙观宗师夺了回去,唯独羽化山毫发无损。
孙平也清楚他们的心思。
他身上蓝白大氅一震,悬身而起,呼喝道:“此战,由我羽化山宗师雷辙、电坂作先锋。”
“来犯的玉龙观宗师只有一手之数,为保万全你们之中也请出列三人,一并迎战!”
底下依旧默不作声。
孙平脸上愠怒,飞身上前,又喝道:“翻江龙、水里剑,你二人不是斗得正酣?如今正有机会实战,如何胆怯了?”
翻江龙是个年轻小伙模样的光头,浑身纹满了蛟龙图案,故名“翻江龙”。
水里剑则是个中年剑客打扮,身着一袭黝黑劲服。
孙平又指了指方才观战时叫得最欢的那名宗师。
“河豹,剩下一个名额,便由你顶上!”
河豹同样是中年男子模样,赤露着双臂,臂膀上纹着花豹图案。
这人出身虎豹山,也是个水战好手。
三人都不情愿,但也不敢违抗孙平的命令。
在几人后方,有一杆十数丈高的灵铁柱子,柱子顶端挂着一面绣有“正一盟”三字的大旗。
大旗底下悬着一个赤身的疤面大汉。
大汉唤作“霍天雕”,同样出身虎豹山,是六宗宗师里头第一个表达对孙平不满的刺头,也有一流宗师的实力。
如今这人挂在旗杆上已有数月时间。
除了每日吃喝有人伺候,大多数时间就这么受着风吹日晒,没有孙平的命令谁也不敢放他下来。
因而底下翻江龙、水里剑、河豹三人不敢与孙平顶嘴。
那日孙平出手时,几无一人能够看清他的术法模样,只轻轻一摄,大名鼎鼎的虎豹山宗师霍天雕就像只麻雀一般被孙平拿捏在手上,期间无有半点反抗。
霍天雕成名已久,号称是“一双鹰爪镇天下,鹏翅一展几万里”。
根本没有理由与孙平事先沟通做戏。
因而孙平擒拿霍天雕的举动,让一众在场宗师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