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孚在战前进行了一次军事会议,而召开军事会议的目的,就是攻打此时官军重兵驻守的保州城。
吴玉孚详细研究部署了攻打保定的作战计划、兵力部署及粮草后勤等问题,把大军分成四路分别攻打东西南北四关。
几天之后保州战役打响,参战部队按照吴玉孚的战斗部署分头向官军出击。经过几天激战,荣王军毙伤敌人一千余人,俘敌三百多人,并缴获大量军用物资,并且完全占领保州四关。
随后吴玉孚一方面想办法降低护城河的水位,一方面组织部队挖掘地道准备破城。同时进行声势浩大的攻心战,争取官军投诚。
奈何保州府是由皇帝司马斗的愚忠分子朱阶坐镇,这些日子里一直在严厉打击动摇军心的行为,一旦出现逃兵就会被立刻处死,丝毫不会心慈手软!
官兵在这样冷酷无情的氛围下变得战战兢兢,丝毫不敢有怯战的表现,只能敢怒不敢言。
吴玉孚得知这个情况之后便知道只能强攻保州府,随后开始下令大军进攻,残酷的攻城战打响了。
巨大的石头在空中飞舞,划出一条条优美的弧线之后狠狠地砸向城墙,而后发出沉闷的声音,有时候夹杂着官兵的惨叫声,鲜血染红了灰白的城墙,渲染出绝望的气氛!
兵部尚书朱阶看到官兵处于下风,有接近崩溃的迹象立刻开始大声喊话以此来鼓励官兵,并承诺给立功者高官厚禄。听到这些之后官兵才有了斗志继续战斗下去,暂时阻挡了荣王军的进攻。
荣王军退却之后朱阶才缓缓松了一口气,随即又眉头紧锁,好像可以夹死一只苍蝇。经过刚才的交战,朱阶清楚地认识到荣王军的战斗力很强,反观官军的战斗力则羸弱不堪,差强人意!
“衰朝的江山恐怕不保啊!老夫有心杀贼,奈何无力回天,只能为皇上尽忠职守了。”朱阶心里默默地想着。
另一边吴玉孚得知官军主将朱阶是皇帝司马斗的死忠心腹,便果断打消了劝降的念头,只能强攻下来。随后吴玉孚开始询问地道挖掘情况,负责挖掘地道的将领汇报还需要几天就可以挖到城内了。吴玉孚得知之后便决定地道挖通之后进行总攻。
之后的几天内吴玉孚只是象征性的攻击一番,朱阶看着叛军如此做法内心非常疑惑不解,但又想不明白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能下令大军提高警惕,谨防偷袭。
这一夜一支荣王军在夜色的掩护下钻进地道,沿着长长的地道走了许久,然后出现一个水缸大小的洞口。荣王军士兵轻轻地打开洞口,伸出头观察周围的情况确认安全之后才一个接一个从洞口出来,为首的将领刘南出来之后立刻率领这支队伍朝着城门发起偷袭,务必成功打开城门让城外的大军攻进来。
一路上这支荣王军士兵小心翼翼地行进着,刘南之前严令士兵禁止说话,就这样一路有惊无险地向城门一步步靠近。
随后刘南见距离城门不远,如果再靠近就会被发现,然后便果断下令进攻。守卫城门的官军猝不及防之下被杀的落花流水,屁滚尿流!
刘南击杀了守卫城门的官军便立刻命士兵打开城门,与此同时朱阶从睡梦中惊醒,然后便听到亲卫兵汇报有叛军杀进来并夺取了城门。
朱阶一听惊坐起来,便慌乱地穿衣,又赶紧下令官军不惜一切代价消灭这股叛军夺回城门。
城外吴玉孚看到了夺取城门的信号后便立刻下令骑兵出击,一时间在寂静的黑夜响起哒哒哒的声音。几个呼吸间骑兵就冲进城内,此时急匆匆赶过来的官军正好遇上了冲锋陷阵的荣王军骑兵,瞬间被冲的七零八落,惨叫连连!
荣王军骑兵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官军就像土鸡瓦狗一样只能撒丫子逃窜,根本无法抵挡。骑兵之后便是无数的荣王军步兵像潮水般涌进城内,杀的官军尸横遍野,丢盔弃甲。
不久朱阶率领大批官军赶来迎战荣王军,两方兵马激烈碰撞在一起,展开残酷的厮杀。没想到官军肚子里早就有怨气,根本不会拼命,只会出工不出力,装模装样一番便做了逃兵。
很快官军就出现了大溃败,就像一群弱小可怜的绵羊一样被英勇的荣王军将士追赶。
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朱阶看到这种情况声嘶力竭地呼号,试图阻止逃兵。然而官兵对此置若罔闻,自顾自地逃跑。最后朱阶身边只剩下几十个亲卫兵守护着他,接着四周聚集了大量的荣王军士兵里一层外一层团团包围了他。
朱阶一脸悲怆,仰天长叹,而后拔出自己的大刀,大吼一声“儿郎们随本将杀敌,为皇帝尽忠”!
不久之后朱阶的亲卫兵全部变成了一具具冰冷的尸体,而他自己身上伤痕累累,鲜血直流。随着一根根长枪刺入他的身体,坚挺的他瞬间就气绝身亡,结束了其富贵荣华的一生!
随着朱阶的死亡,官军顿时处于群龙无首的局面,很快便在荣王军强大的武力下纷纷弃械投降。第二天荣王军就彻底占领了保州府,吴玉孚贴出安民告示,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
拿下保州府之后大都就成了不设防的城市,对吴玉孚来说拿下大都就如探囊取物一样简单!
与此同时孙恪方率领大军攻打衡漳府,经过几个时辰的激战,大军很轻松地攻下了衡漳府并活捉了官军主将陈道和知府宋任穴,随后两人便被下令斩首示众,以平民愤!
随后大军继续北上,几日之后兵临河间府。河间府西有运河,东,南、北三面有减河。
官军以河间府为支撑点经常抓壮丁,在河间府内外,运河、减河沿岸,扩建、改建工事和据点,加固防御体系。
河间府官军凭借所修筑的坚固据点,认为有坚可守,并且东北面南北减河,再往北是海津府,那里驻有朝廷重兵,认为河间一旦告急,他们一定会来救援。所以河间官军在荣王的军三面包围下,仍有“固若金汤”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