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将自己一番策论说完之后,看向张燕低头一拜,道:“故此臣下认为主公当先取冀州作为根基之地再论其他,此乃臣下浅薄之见,还请主公决断!”
先取冀州之地,此策不得不说确实有可取之处,但是冀州乃是天下一等一的繁华之地,盯上此地的世家大阀、枭雄豪杰不知凡几,这冀州并没有杨凤所想的那么夺取。
别的暂且不说,就说出身这一点,单单张燕出身黄巾这一条,便注定了他会和冀州那些世家门阀天然对立。虽然张燕可以借助黄巾的身份,收取心向黄巾百姓的民心,但是这天下毕竟是世家门阀的天下,而不是百姓的天下。百姓的力量较之世家门阀还是差了很多,否则黄巾也不会这么快便落幕了。
更何况张燕能够收服的不过是心向黄巾的百姓之心,而不是全部的冀州民心,这种实力对比很相差更大!而且冀州不是幽州、并州那样的苦寒之地,其中世家门阀的势力极盛。若是张燕想要强取冀州之地,冀州的世家门阀必会和张燕死战,冀州官军虽然削弱了很多,但若是有这些冀州世家门阀的支持,要钱粮油钱粮,要人口有人口,用不了多长时间便可恢复元气,甚至会比以往更强。
到时张燕要面对的便是一个全盛的冀州,而不是杨凤想象中的缺兵少将战力不足的冀州。虽说张燕也可以取得冀州黄巾的帮助,但是这毕竟是外力,而且谁也不知道这些黄巾的战力到底还有几分。不过依照之前张燕遇到的余毒、白饶所部的情况来看,恐怕这些黄巾军的战力并不足以成为张燕图谋冀州的支撑。
而且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张燕若是想要借助这些黄巾残兵来图谋冀州,短时间内便只能和这些黄巾势力合作联盟,而不能将其收服吞并。若是如此而为,张燕最后就算是借助这些势力取得了冀州,也必会为将来埋下隐患。现在张燕麾下人心齐整、众志成城,生机勃勃、一片大好,若是因为这些黄巾残兵而破坏了其内部的和睦,这点正是张燕最不想看到的。
再加上冀州之地位于北方中枢,乃是四战之地,以张燕黄巾军的身份,若是他拿下了冀州,那便是捅了一个大马蜂窝,必会成为周边势力的公敌。周边各部必会以大义的名分前来讨伐张燕,到时候张燕能不能守住冀州也是一个问题。
而且就算是张燕侥幸守住了冀州,也必会成周边势力共同提防的对象,若是他再想继续发展壮大,必会面对周边各方势力的共同压力。张燕所奉行的策略乃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拿下冀州成为天下公敌,这也是张燕不想看到的局面!
张燕虽然心中不喜欢杨凤的策略,但是他也知道杨凤先前不过是一个占山为寇的山大王,说的好听一点,也不过是一名初出茅庐的寒门士子。他的眼光眼界都还没有成熟,还没有成长到后来百万黑山军军师的地步,凭借他目前的眼界谋略,能够看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
而且张燕也知道,杨凤的想法也是军中大多数将士们的想法,毕竟张燕麾下的将士可以说基本都是冀州人士,他们当然希望张燕能够先下冀州作为立足之地,他们便也可一借此衣锦还乡了,否则张燕若是先行攻略其他州郡的话,他们便也得跟随张燕背井离乡异地征战了,到时身死他乡埋骨何地犹不可知!
有两句老话说得好,‘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还葬乡里、落叶归根’,这两点正是军中将士所想,也是他们想要先行攻打冀州的原因所在。张燕能明白将士们的想法,也正是张燕知晓军中将士的想法,他才没有将心中的打算说出来,而是打算等到日后时机合适以后,再将自己的想法说出,如此而来,也能减小军中将士带来的压力。
“嗯,军师之意我已了然于胸,必会认真考虑你的建言,你且先起身吧。”
张燕令杨凤起身之后,便低着头没有再说话,心中默然道:冀州之地的优劣及军中将士的想法,自己能够想到,想来以田丰的眼力,他定然也能看到这一点,只是不知道他心中到底是何想法呢?
军中将士的想法自己还可以暂时忽略,毕竟军中大将都是自己一手提拔,自己就算是强令他们,他们也定会听令行事。但是田丰乃是自己的谋主,是自己的左膀右臂,眼下他还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若是他的想法和自己不一,以他刚正的性子,肯定会有一些麻烦,恐怕自己的一些谋划便得打一些折扣了。
眼下时机正合适,自己且先探听一下他的想法再说,张燕想到此处,看向田丰说道:“先生乃天下名士,足智多谋、眼光深远,肯定对眼下的局势洞若观火,别有一番见解。不知先生认为杨军师刚才所言如何,我方又应该先行图谋哪一州呢?”
杨凤本就是冀州士子,对于冀州名士田丰早已经是闻名久已,心中对其也十分敬仰,现在见张燕让田丰评论他的策略,杨凤心中大喜,连忙起身躬身一拜,道:“学生浅薄之见,还请先生指点!”
张燕刚才低头不语,田丰便也低头思考着着杨凤所说的一番话,完善心中的谋略,他没想到张燕竟然用自己的问题问起了自己,不过张燕是主他是臣,张燕向他问策,他也不能不回。
田丰上前躬身一拜,说道:“回禀主公,刚才杨军师所言虽然别有一番见地,但是杨军师毕竟久居深山之中,消息有些闭塞,对于诸州事务的了解多是来源于传言之中,对于诸州势力的排布也只是知晓表面之上的情况。军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杨军师所获信息不全,做下的一些决定难免便会有些偏差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