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高兴得头发都要竖起来了,他乐呵呵地说:“当然,这比我翻山越岭到处找人问的要齐全多了。”
“那就好。”
黄老师好奇道:“每个地区都会有不同的歌谣,你怎么知道这么齐全?”
陈遂兴说:“家里没电视,没书看,小时候我爱专研花朝戏,听多,背多了,就知道了。而且我不是告诉过你,我家六太奶奶懂很多吗?我小时候经常听她唱。她和刘三姐很像,几乎不开口正常说话,张嘴就是唱歌。”
“原来如此。真想领教一番,可惜了。”黄老师好后悔啊,早来几年,说不定能听人家唱上几段。
陈遂兴见黄老师桌上摆着很多资料,他指着问:“这些都是老师收集来的资料吗?”
黄老师说:“是的。你帮我看看,我有没有写错什么?我到处走访,问到什么就记录什么,也不知道对错。”
陈遂兴得到黄老师的同意,拿起离他最近的资料看了起来。
黄老师收集的资料非常全面,有些事他作为客家人都不是很清楚,可黄老师却详细地记录着,可见是真用心了。
黄老师问:“这说的什么梅州唱法,惠州唱法,都是你六太奶奶教的吗?”
“是。她偶尔唱得不一样,我会问她。她说,她唱歌看心情,什么时候唱什么样的,完全随性。”陈遂兴解释。
越说,黄老师对这位六太奶奶越好奇。
黄老师问:“我去拜访她,会不会打扰她?”
“不会吧,我去县城以前,经常去给她送东西,每次她都乐呵呵的。”陈遂兴说,“她只是有点耳背,反应有点慢,但并不讨厌别人找她唠嗑。”
黄老师记得陈遂兴说起过,她是一个孤寡老人。
陈遂兴问:“老师是想找她聊歌谣的事?”
“不,她会唱的歌谣,估计你都听过了,而且你总结得很好。我是想和她聊聊天,她差不多一百岁了,这一百年以来,客家人的生活变迁,习俗变化,我想了解。”
陈遂兴笑了:“她会唱的歌谣,我都听过?哈哈,老师你别逗我了。你说找她了解客家人的生活变迁,我还可以理解,但是客家山歌可不是你以为的那样。”
黄老师一头雾水:“怎样?”
“刘三姐一句最着名的明言,黄老师没听过吗?‘山歌都是心中出,哪有船装水载来’。也就是说,山歌是张口就有,与山水同存,与日月寿齐,不尽不竭的。”
黄老师惊讶道:“那你的意思是,这是记录不尽的?”
“当然,客家人张口就唱一段,那便又是一支山歌。老师怎么记?我只是把大伙唱了很多年,耳熟能详的一些记录给老师做素材而已。比如《月光光》,也不知道流传了多少年,现在粤语,梅州,惠州等地都有各有唱法。
因为受众广,听众多,所以我写了。但客家人绝对不只有这一支摇篮曲。我六太奶奶年轻的时候,张口就能给你来一段,词是新的,调也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