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夜色渐深,杨集和薛举、李大亮、史怀义率领一千名前军士兵、五百名斥候、一百名王府亲兵进入突厥营盘所在的三岔口,两人在一个风化出来的大“山洞”内商议。

杨集虽然有了稳妥的办法,但他更希望集思广益,让袭击敌营之战变得万无一失,为免强大的“领导思维”干扰到“不太自信”的新下属,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所以他至今都没有说出自己的计划。

“殿下、李将军。”史怀义亲自打探过三岔口地形,自然比李大亮熟悉,率先说道:“敌军营盘离三岔口约有一里,若是我们以凹字形的阵容围上,敌军一个都逃不掉。我的计划是先把营地包围,利用强弩打伏击,然后用火攻的方式打草惊蛇,为免敌人骑马逃跑,我们可以多设些绊马绳,另外让李将军率三百名士兵在北部、东部严密监视,确保万无一失。”

李大亮见到杨集没有说话的意思,便问道:“山体内陷,怎么下去放火?”

“我的想法是派人潜入军营,从内部放火。”史怀义说道。

薛举说道:“那干脆烧马好了,让火马冲营。”

“这办法不错。”史怀义称赞了一声,向杨集问道:“殿下以为如何?”

“火攻、火马冲营都没错。”杨集点评道:“但我们的前提是不能惊动敌人,放大火的话,天色会一片通红,几十里外或许都看得见,若是有人在我们走后,前来查看,并及时向步迦可汗汇报,我们的时间差就缩短,这是其一;其二、牲口怕火,如果火马拼命冲锋,绊马绳未必拦得住千多匹马,一旦这些马被牧民发现,一样会过来看。”

不待面面相觑的史怀义、李大亮询问,杨集便说出了自己的计划:“我的想法和你们差不多,区别的是派一队人带着强弩潜伏到宿营地和马圈之间,当火光一起,突厥人第一个念头恐怕就是找马逃跑,这正好中了我军伏击,外面的士兵也在同时杀入,这样就不会有战马走失了,而且宿营地没有干草,即便产生烟火也不大;如果我们把进攻的时间放在天明之前,天色、雾气可以很好的不算大的烟火掩饰干净。这个时间点,视线比较好,即便有敌人逃出,也被游弋在外围的士兵发现,他们没有战马,又能逃得了多远?”

薛举和史怀义、李大亮顿时明白了过来,史怀义拱手道:“殿下,末将知道怎么安排了。”

四人接着又根据这个方案商议,各种细节都一一拿来细谈。

此时已过丑时,将士们把战马留在此处,由杨集和一百名侍卫看守,李大亮率领三百精骑在三岔口的北方口子、东方口子游弋,而武艺高强的薛举则是负责主攻,史怀义则是负责放火和拦截抢马的突厥人。

史怀义亲率两百名士兵潜入轻于防御的突厥大营,将皮囊中的火油淋湿一顶顶帐篷,然后退到宿营地和马圈之间,准备打个守株待兔。

时间在将士们小心忙碌中,渐渐到了寅时,一名斥候指着露出一抹亮色天空道:“将军,差不多了。”

这也是约好的时间,史怀义立刻令道:“放火箭。”

将士们立即用火镰点燃备好的干草,接着将火箭引燃,向营地射去。

刹那之间,漆黑的夜空中出现了无数光斑,这些光斑如若流星火雨一般,以一道十分美丽的弧线投向突厥人的营地,一些火箭落在帐篷上面,火光瞬间将一顶顶帐篷吞没。

突厥人为了保暖防潮,帐篷都是皮油浸泡过,唯一的缺点都不防火,营内火盆通常都与帐篷保持十丈以上的距离,因为他们没有预料到隋军会偷袭到这里,甚至连照明的火盆都不点。火箭此时从天而降,本就易燃、又被淋上火油的帐篷遇火即燃。

“嗡嗡嗡!”又是一蓬箭雨朝营寨更深处落了下去,刹那间,营地被冲天火光照亮,不少突厥士兵还在梦乡之中,便被从天而降的大火给吞噬,不少人挣扎着从帐篷里冲出来,浑身上下被火焰吞噬,发出声声撕心裂肺惨叫,他们在地上不断打滚,却如火种一般,引燃了更多帐篷。

随着营盘火起,营盘以南响起了一阵喊杀之声,薛举率领六百名士兵杀入了营盘。

一名从睡梦中惊醒的百夫长见状,咆哮着挥刀向薛举杀去,薛举眼疾手快,在对方战刀尚未落下时,冲上去一刀将他的头颅劈了下来,并一脚将尸体踢了出去。

三名隋军结成阵势,面前两人手持横刀砍杀,后面那人则是手持长矛防御,若是前面他同僚来不及御敌,他便一矛刺过去。

这些士兵都是训练有素、战果赫赫的东宫铁卫,他们配合默契,不断屠杀着从帐篷里跑出来的突厥兵。

“快去取马,快。”随着时间的推进,突厥的千夫长已经聚集了两百多名士兵,他看到四周火舌肆虐,到处是一队队身穿黑色铠甲敌军,他感觉到处都是幢幢黑影,如若一个个只为杀戮而生的魔鬼般,那些魔鬼的惊人战斗力令他彻底胆寒了,再不逃跑,恐怕所有人都会死在这里。

然而当他们到了马圈之前,只听到黑暗中响起了一阵急骤的弓弦回弹之声,一阵密集的弩箭迎面射来。顿时惨叫声响起一片,从希望陷入绝望的突厥人纷纷中箭倒地,冲在前方的千夫长首当其冲,他和中箭士兵发出凄厉的哭喊声,令后面的士兵吓得纷纷调头往回跑。

但此时,薛举已经率领一队士兵从宿营地追杀了过来,尽管突厥士兵骁勇善战,此时为了生存更是能力倍增,但他们遇到的却是精锐中的精锐,这个东宫铁卫个个身穿铠甲,手势锋利的横刀和长矛,且还有一个勇悍的薛举为主将。仅只片刻时间,这些人突厥士兵全部被杀死在地。

固然有士兵拼命往外逃,却纷纷被绊马绳绊倒在地,不等他们起身,一支支锋利的长矛刺穿了他们的背心,将他们钉死在地。

随着天光放明,一千名镇守三岔口的突厥士兵全被隋军歼灭,没有一人活着逃到李大亮的伏击圈。

这一场全歼战,使隋军进入大湖区的路豁然贯通,而且还为隋军挺进大湖区的突袭行动,争取到更多时间差。

——————

《兵典》节选

“选士之科:沈谋密略出人者;词辩纵横,能移夺人之性情,堪辩说者;能往来听言语,览视四方之事,军中之情伪,日列于前者;能得敌之主佐、门庐、请谒之情,堪闲谍者;能知山川险易,行止形势,利害远近,井泉水草,迳路迂直,堪乡导者;巧思出人,制造五兵及攻守器械者;引强彻札,戈铤剑戟,便于利用,挺身捕虏,搴旗斩将,堪陷陈者;趫捷若飞,踰城越堑,出入无形,堪窥觇者;(趫,起娇反。觇,世厌反。)往返三百里不及暮至者;破格舒钩,或负六百斤行五十步,四百斤行百步者;推步五行,瞻风云气候转式,多言天道,诡说阴阳者;(此虽非兵家本事,所要资权谲以取胜耳。)罪犯者;父子兄弟欲执仇者;贫穷忿怒,将欲快其志者;故赘婿人虏,欲昭迹扬名者。(赘音章锐反。)……”

个人认为这里的“士”,或许是将帅、幕僚、斥候、死士、亲兵之类的。

而“往返三百里不及暮至者;破格舒钩,或负六百斤行五十步,四百斤行百步者……”既然是古代选士的标准之一,说明具备这种能力的古代人,不但有,而且还比较多。

有请那几个自己不行、就认为别人也不行的‘带节奏者’,多读点书。

——

今天还有没有书友投错月票、推荐票呢(????)?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大隋武神宇文成都九州恃风雷从屯田开始三国:最强谋士大秦之纵横天下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柒合我在洪武开商铺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俺老爹是程咬金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崇祯聊天群文化穿越之旅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月华长安三国秘事红楼生存录应如妖似魔贰臣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回到大汉打天下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帝王之名无双大炎:我打造一个盛世炎朝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异域使命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穿越大明,吊打诸国亮剑:我只打硬仗帝梦未央大明1840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重生之毒女世子妃木子的北宋生活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北汉风云录唐朝那些事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生在乱世,活在深山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黄帝内经百姓版倾城欢都市邪主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嘻哈史诗看古今军统财神爷大明1810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李淳风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东方神话集大宋河山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反攻从野人山开始!三国之杨家天下赶你去封地,你竟带着北凉王造反红楼大国师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亮剑:缴获太多,震惊李云龙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中国古代名人传凉州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