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越公,你最好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只因、只因卫王真的不太懂兵法;不管是谁,都能在兵棋推演之时,轻松打赢了他。”千秋殿中,杨广如实向杨素说道。

“怎么可能?”杨素不信,抚须道:“卫王什么都好, 就是太谦虚了。”

“……”杨广闻言无语,“谦虚”二字和卫王府根本不沾边,以前是这样、现在也是如此。

各种贬义词汇放到杨集身上,都没错;文武双全、能征善战之类的褒义词,同样适合,唯独与“谦虚、谦逊”不搭边。可杨素竟然说杨集“谦虚”, 这让杨广感到怪怪的。

不过杨素说的,好像也没错;因为比起敢向杨坚拍桌子、敢当杨坚面写反诗的贺若弼, 杨集的确是一个很有礼貌、很谦虚的好孩子。

杨素以为杨广不愿多谈杨集,便起身从袖笼中取出一份奏疏,双手举过头顶,肃然道:“圣人,老臣奉命打造防务,为了做到心中有数,便查阅了并州、幽州防务,点检关隘、烽燧,老臣唯一的感觉就是触目惊心,现汇成一疏,还请圣人御览。”

杨安连忙接过奏疏,折身,递给杨广。

杨广接过奏疏,细读一遍,愤怒的扔在在几案之上:“雍州、并州、幽州边军,竟败坏至斯?”

“圣人, 北边还是好的了。经老臣细问详察,雍州、并州、幽州中部南部州兵、府兵、吃空额近四成。”杨素面色凝重的拱手道:“老臣算是胆子大的了, 可是面对地方军队这种糜烂的局面, 都吓出了一身冷汗。”

“说句难听的:就目前这种模样,突厥若有一名善于统兵之将,他只须三万精兵,就能从丰州打到大兴、从云州打到蒲州;同理,高句丽若是有名悍将,亦能从燕州一口气杀到黄河北岸。”

他看了杨广一眼,继续沉声道:“卫王将刺史以上的贪官称为大老虎,其下则是附骨之疽;老虎鲸吞的是朝廷的钱财,与百姓直接接触的附骨之疽却是在吞食大隋民心、吞食百姓对朝廷的拥戴,可恶可怕之处尤胜老虎。同理,军队也是如此。老臣认为军队中的反腐,同样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杨广听得脸色铁青,问道:“越公可有应对之策?”

“老臣认为军中反腐势在必行,但此法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故而改制为上。只是改制涉及太多人的权力,并且没有先例可鉴,不宜大动干戈。”杨素拱手道:“老臣听说卫王将凉州军队分为职业兵、州兵、府兵改称为民兵;州牧府的兵曹管战兵,司马和各州司马、县丞管州兵、民兵。经过卫王这般划分, 州府的兵曹和司马相互竞争、相互监督;地方上的州兵、民兵脱离了主战的兵曹、地方官府,却又受到地方官府和百姓监督。”

“老臣虽不知成效如何,但是比现在执行的、单纯的十二卫遥领天下兵马合理得多;至少,有了地方官府和百姓的监督之后,地方军府不敢像现在这般嚣张;反过来说,地方官府同样多了一道枷锁。老臣建议在此基础之上,朝廷进一步完善,”

“此法可行!”杨广沉吟半晌,看着杨素道:“然后让卫王试行?”

“正是如此!”杨素呵呵一笑:“能者多劳嘛!”

杨广虽然也是这么想的,可此话由外人来说,心中很不是滋味、感到很别扭:这哪是能者多劳啊?分明就是说我家金刚奴傻、愣、直;有好处的时候,谁都不提他一担,可是苦的、脏的、累的、得罪人的、要命的活儿,都一股脑的往他身上推。

这是人干的事吗?

说起来,杨广这种念头,还是杨集造成的:杨集雷厉风行、大刀阔斧、一心为国、无事不成的干练作风,导致杨广的期待感无限拔高。

杨集无论做什么,杨广总是忍不住拿去和文武百姓比。

这一比,差距就出来。

杨广面色不豫的叹了一口气,沉声说道:“雍、北、幽地方军吃空额四成,京兵吃空额的差不了多少。更可怕的是,还有几成是老弱之兵,都五六十岁的人了,怎么可能打得了仗?”

开皇年间,大隋王朝出于统一天下、北征突厥所需,光是常备战兵就有七十万人,若是加上州兵、府兵,随随便便就能募集到一百五十万精兵。但是进入仁寿年间以后,战争已经从大范围备战、大范围作战,变成某个州与突厥作战,根本用不到朝廷的军队。

比如说杨集,他打了这么多战争,除了第一次派史万岁和杨纶带三万精兵助战之外,他所打的其他所有外战都没有朝廷精兵;而他打党项的时候,虽然用朝廷借兵了,可那只有一万精骑而已。

但是到了杨谅造反之时,杨广东拼西凑,才凑出五万精兵给杨素,加上陆陆续续就位的精兵,兵力也不出超出十万人。如果再把当时拱卫京城、守卫各处要塞的朝廷精兵也一一算上,朝廷能战的常备精兵,顶天就是三十万人。

这就意味着另外四十万精兵根本就不存在。

可是兵部的名册之上,至今还是七十万;而朝廷,至今按照七十万的标准发军饷,那么另外四十万名精兵哪儿去了?这四十名精兵的军饷最终到了何处?

又被谁吃了?

这才几年时间,军队就少了四十万;要是再过几年,这三十万精兵,是不是又会变成十万、五万?

若是几年以后忽然爆发大规模战争,朝廷怎么打?又拿什么打?

仅仅想到这里,杨广就感到不寒而栗。

“圣人!老臣认为整顿军队,刻不容缓。”打杨谅之时,杨素差点被“账目上的七十万精兵”害死,对吃空饷之事早已恨得半死。

平定杨谅之乱时,是打内战、是兄弟之争,可杨素为何要残忍的火烧高壁岭上的十多万杨谅军?

并不是他漠视人命、并不是希望并州百姓仇视朝廷;而是他和朝廷根本就没有充足兵力跟杨谅打消耗战;所以为了取得最后的胜利,杨素不得不使用残忍的办法消灭叛军。

此外,杨素因没有没有充足的兵力,不得不亲自带着几百名精骑杀到了并州(太原)清源县附近,而清源县的敌军当时又有多少?

是杨谅和王世宗、萧摩诃等将亲自率领的近十万人马。

但奇葩的是,杨谅的军队看到杨素的旗帜之后,一哄而散,全部跑掉了。

没错!

杨素就是这么恐怖。

近十万大军,就是这么活生生的被他和几百名精骑吓跑了(注)。

对于这场奇葩胜利,很多不懂兵法的人都在拼命吹嘘;但是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杨素已经黔驴技穷了;但凡杨素有办法,都不会拿命、拿一世英名、拿大隋的国运冒这个险。

也幸好杨谅的军队不敢打了,不然,不仅杨素必死无疑,便是整个战局都要发生根本性的逆转。

正是因此,杨素觉得这场奇葩大胜根本就不是什么可歌可泣的荣耀,而是军事生涯中的耻辱;死活都不肯认领这份‘荣耀’。

每当有人提及此事,要么左顾而言他;要么坚称是某个将领打着他的旗号而去,跟他本人没有半根毛关系。

而他为何被逼成这样?

归根结底,还是手上无兵。

他现在对那场奇葩大胜有多么厌恶、就对吃空饷之事加倍痛恨。

得到杨素很肯定的支持,杨广紧绷的脸色稍微好看了一些,他看了看忿忿然的杨素一眼,心头为之一动:杨素是大隋军神,威望素着,不仅熟知兵事,还是痛恨吃空饷之人,这不就是整顿京兵的最好人选吗?

只是此事关系到许许多多人的利益,各种事情千头万绪,杨素现在瘦骨嶙峋、面色蜡黄,他真的担心杨素吃不消。

想了想,便向杨素说道:“越公,我想择一营来做试点,有了足够的资料和方法之后,再逐步推广,你认为如何?”

杨素拱手道:“此乃稳妥之法,老臣十分赞同。”

“万事开头难,越公你认为何人能担此重任?”杨广又问道。

杨素沉吟半晌,主动请命道:“如果圣人没有合适人选,老臣很愿意为圣人效劳。”

杨广皱眉道:“可是越公的身体……”

“老臣身体一点问题都没有!”杨素哈哈一笑:“洛阳城已经修成,老臣现在就怕没事做,若是闲着,反而会生病。”

尽管杨广担心杨素活活累死,但想着杨素能文允武、经验十足,对兵事、军队比任何人都熟悉,整顿军队对他而言,着实不是什么大事,让他做做也无妨,便说道:“那越公便拟个方案出来,然后再择一营作为试点。”

“老臣遵命!”杨素大喜过望,起身道:“臣一定拟好整顿方案,为圣人选出真正的精兵。不过老臣有个请求。”

杨广若有所悟,微笑道:“越公请说。”

杨素说道:“老臣希望卫王参与进来!”

杨广一脸嫌弃的说道:“他除了闯祸,还能做什么?还会做什么?”

“圣人有所不知!”杨素抚须而笑:“当今世上,老一辈经验丰富,但精力和锐气都不如以往,除了有限几个人,几乎都失去了开拓进取的精神,我大隋王朝想要进一步繁荣,还是得靠锐意进取的有志青年。”

“文官倒是无所谓,可军队是我大隋劈风斩浪、锐意进取的神剑,同时也是抵御外敌的坚盾,若是连军队都失去了朝气,那还得了?”

“但是很多老将食古不化、墨守陈规,只会沉溺在往日的荣耀之中,动不动就摆资格、动不动就倚老卖老的教训和压制年轻人,却不知人才辈出、一代更胜一代。想让他们前进一步、接受年轻人,几乎是难如登天。所以老臣认为朝廷应该多给年轻俊才机会,年轻人若是不慎失手了,至少还有我们这些老家伙顶着。但年轻人要是连失手的机会都没有,日后我们这些老家伙死后,那才是真的可怕。”

“越公言之有理。”杨素的话说到了杨广心坎。

“我大隋年轻俊才之中,卫王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他的战绩已经毋庸置疑,但老臣最欣赏的却是不拘一格、天马行空的风格,这种风格,恰恰是我大隋鬼缺乏和急须的精神。”杨素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圣人,老臣很希望跟卫王好生合作一次,希望新老两代,碰撞出全新的火花……还望圣人恩准。”

“准奏,等卫王归来,我让他从旁协助。”杨广听得龙颜大悦,杨素的军事水准无庸赘述,在他面前,杨集只能算是潜力无穷的‘小帅’;这几年也不是没有人他们做过比较。

杨集虽然打出赫赫战功,但是京中老将分析来分析去,愣是觉得杨集的打法没有什么特色可言,除了一头闷、不怕死、敢拼命,貌似就剩下仗势欺人了,此外,似乎缺善可陈了,但若说他不对,也不合理,毕竟他的的确确赢了无数场大仗,最后只能归功于突厥主将笨;如果把以往的对手换成杨素这种正统的用兵宗师,杨集次次都会死。

但杨广却知道杨素很欣赏杨集,而且杨素不止一次说杨集不拘一格、行云流水的作战风格,敏锐的洞察力,已经使他走出了自己独属于自己的战风,但又始终缺少那么一点味道,连杨素都看得替他着急。

对于杨素爱才而不能收为徒的遗憾,杨广心知肚明,毕竟杨素是出将入相、威名素着的相国、军神;杨集是干略非凡、手握兵权的亲王,要是他们成了师徒,那会是什么景象?所以十分惜才的杨素既愿意倾囊相授,又不能收杨集为徒,只好以所谓的“碰撞出新的火花”来从旁指点了,希望帮助杨集破掉那层迷障,进入一种广阔的天地。

如果这样的话,这对杨集而言,是天大好事。对杨广而言,同样是好事,因为放眼大隋俊才,杨集不仅已经是潜力无穷的帅、而且还是他最信任的亲王,若是杨集学到杨素的本事,日后就是大隋最稳定的擎天白玉柱。

。。。。。。

(注:杨素那场胜利,虽然很奇葩,但他实实在在干过这种事,连我这种写小说的,都不敢这么写。)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大隋武神宇文成都九州恃风雷从屯田开始三国:最强谋士大秦之纵横天下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柒合我在洪武开商铺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俺老爹是程咬金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崇祯聊天群文化穿越之旅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月华长安三国秘事红楼生存录应如妖似魔贰臣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回到大汉打天下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帝王之名无双大炎:我打造一个盛世炎朝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异域使命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穿越大明,吊打诸国亮剑:我只打硬仗帝梦未央大明1840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重生之毒女世子妃木子的北宋生活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北汉风云录唐朝那些事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生在乱世,活在深山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黄帝内经百姓版倾城欢都市邪主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嘻哈史诗看古今军统财神爷大明1810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李淳风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东方神话集大宋河山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反攻从野人山开始!三国之杨家天下赶你去封地,你竟带着北凉王造反红楼大国师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亮剑:缴获太多,震惊李云龙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中国古代名人传凉州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