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若不是定王在边境的无畏坚守,若不是顾明当初制定的英明政策,若不是国家拥有强而有力的军事保障,大禹国又怎能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安然顺遂,平静无波地度过这么多年?
兄弟俩相对而坐,皇帝陛下的眼神中满是对定王的关切与担忧。
“皇弟啊,你在边境,朕的心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你。
每一次传来边境的战报,朕都夜不能寐,食不知味,生怕你有个三长两短。”皇帝陛下长叹一口气,“那刀光剑影之地,朕深知其中的凶险。”
定王殿下感动不已,说道:“皇兄,臣弟深知您的挂念。但身为大禹国的臣子,为了国家的安宁,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哪怕前方是枪林箭雨,臣也绝不退缩。”
定王顿了顿,接着说道:“皇兄,臣弟在归途中听闻二皇子逼宫,又有前朝余孽兴风作浪,心中焦急如焚,恨不能立刻飞回京城,为陛下和太子排忧解难。臣来晚了,让陛下和太子受惊了。”
定王殿下一脸愧疚,低头不语。
皇帝陛下轻轻拍了拍定王的肩膀,目光坚定而温和:“不晚,你来的刚刚好。
朕知道你的忠心,也知道你一直心系京城。
如今大局虽定,恐怕不会十分顺利,但只要有你在,朕便觉得安心,太子的登基也能多一份保障。”
定王殿下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决然的光芒:“皇兄放心,臣定当肝脑涂地,守护大禹国的江山社稷,确保太子顺利登基,绝不让奸人得逞。”
皇帝陛下感慨万千:“有你这番话,朕心甚慰。此次太子登基,各方势力虎视眈眈,妄图趁机生乱。但只要我们兄弟齐心,定能挫败他们的阴谋,让大禹国继续繁荣昌盛。”
定王殿下郑重说道:“陛下,臣定当不辱使命,与陛下共渡难关。”
宫殿外,阳光依旧灿烂,洒在金黄的琉璃瓦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定王殿下的归来,宛如给这动荡不安的局势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让皇帝陛下的心中增添了许多安稳和底气。
皇帝陛下将加恩科的圣旨颁下之后,消息如同春风一般迅速传遍了全国各地。
一时间,无数怀揣着梦想与抱负的学子纷纷启程,从四面八方赶来京城,渴望在这场特殊的科考中一展才华,博得功名。
此次恩科意义非凡,一共三天,且但凡在这次考试中表现优异者,皆有机会入新帝之眼,从此平步青云。
对于各大世家而言,此次科考更是重中之重。
新帝登基,朝堂众多官位空缺,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这无疑是家族子弟崭露头角、提升家族地位的绝佳时机。
因此,各大氏族纷纷卯足了劲,精心培养家族中的学子,送他们赴京赶考。
而在京城的皇宫之中,顾铭、定王殿下、太子以及陈太傅等人正围坐在一起,商讨着今年科考的重要内容。
房间里气氛凝重,众人表情严肃,深知此次科考对于新朝的重要性。
顾铭率先打破沉默,他站起身来,神色坚定地说道:“诸位,顾铭有一个想法,关于此次科举制度的改革。
首先,要对参考人员的身份进行严格核查,不仅要确保他们具备相应的学识,还要查明此人无前科无劣迹。
再者,考场上,所有考生的名字必须封存起来,阅卷时谁也看不见,只能凭借答卷内容选出最优者。
另外,出题环节定在考试当日,现场出题,以防考题提前泄密。
如此这般操作,定能最大程度保证公平公正。”
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陷入了沉思。
太子微微皱眉,问道:“顾铭,如此严格的举措,实施起来难度不小,是否会引起一些风波?”
顾铭走到桌前,拿起笔在纸上比划着解释道:“殿下,正因为往年的科考制度存在诸多弊端,走后门混考场、士族暗中操纵等现象屡见不鲜,才更要改革。
若不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为新帝所用,为朝廷效力,那这科举还有何意义?
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哪怕遇到阻力,也当坚定推行。”
定王殿下点了点头,说道:“顾铭所言有理,加强身份核查能杜绝那些品行不端之人混入;
名字封存可避免阅卷时的人情干扰;现场出题更是能堵住考题泄露的漏洞。
如此一来,确实能大大减少舞弊的可能。”
陈太傅手抚胡须,思考片刻后说道:“此法虽好,但确实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怕是会引起他们的反对和暗中使绊。”
顾铭目光坚定,说道:“正因如此,我们才更要改革。若不能为朝廷选拔出真正有才能、有忠心之人,新朝的根基如何稳固?”
太子沉思片刻,说道:“顾铭的想法虽大胆,但确是为了朝廷的长远着想。
若能如此操作,便能避免有人从中作梗,确保公平公正,的确能选拔到真正的可用之才。”
定王殿下也表示赞同:“不错,只有公平公正的科举,才能为国家选出良才,巩固新朝根基。我们当排除万难,将改革推行下去。”
陈太傅见众人态度坚决,也不再犹豫:“那便依此行事,老夫愿全力协助。”
于是,众人开始详细商讨改革的具体细节和实施方案。
比如身份核查如何进行,需要哪些衙门协同合作,如何确保封存名字的过程严密无误,现场出题又该如何组织人员,保证考题的质量和保密性。
将所有事无巨细,一一敲定。
近日,京城之中弥漫着紧张而忙碌的气息。
皇宫上下人来人往,脚步匆匆,礼部的官员们更是忙得焦头烂额,为即将到来的太子登基大典做着精心的准备。
从宫殿的布置到仪式的流程,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反复斟酌,确保万无一失。
官员们穿梭于六部之间,手中拿着厚厚的文书,额头上布满了汗珠。
与此同时,今年的科考也定在了这个关键时期。
这使得京城的忙碌程度更甚以往,仿佛所有的事情都在这一刻扎堆涌来。
各级官员们忙得不可开交,既要操心登基大典的筹备工作,又要兼顾科考的安排事宜。
文书如雪片般在各个衙门之间传递,讨论声、争辩声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