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扬了扬手里的文件:“我还知道有一天你收到了一封来自京城的信。还有一笔足够来京城的车票钱的汇款。邮局有记录,方明明很自信这汇款单查不到你身上吗?
鲁妮利用弟弟威胁你爷爷来城里,帮你提亲。你告诉你爷爷,如果你嫁不进卫家去,你就不会再照顾弟弟。他还没有足够生存的能力,你会让鲁家绝后!
你爷爷无奈答应跟着你进城来。那天你们来闹的时候,卫灏就觉得很奇怪,鲁大山犹豫的时候都会不自觉的看着你。明显你们两个人你说了算,出头的却是他。
可惜你爷爷的身体本来就不好,到了京城算是油尽灯枯了。没有办法支撑你顺利嫁给卫灏为止!你和你爷爷的最后一段谈话被护士听到了,只是她不知道这些话意味着什么?她就没有和任何人说起,直到陈强到医院调查!
你和你表哥的婚事并没有大张旗鼓,甚至没有办结婚证。这一点是让你有恃无恐的地方。可是鲁妮啊?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我们只需要去当地走访走访,就能拿到一堆证人的证词。证明你不但和你表哥办过酒席,结过婚,生过孩子,还带着你弟弟在婆家生活的。
你外婆和舅舅一家之所以愿意抚养你弟弟,是因为你爷爷的工资每个月有大部分都掌握在你手里。这次他去世你也能拿到一笔抚恤金,这是你的底气,对吧?还要我继续说吗?”
鲁妮苍白着脸色哆哆嗦嗦的从怀里拿出一封信递给文清:“我知道错了,你放过我吧!这是那个女人写给我的信,是她挑唆我来的。说只要我顺利的嫁进卫家或者搅黄你和卫灏的婚事,我就能拿到块钱。
我爷爷的好几年的工资才能拿到这么多!他死了我还没有了,工作他要留给我弟弟。我就想着拿到这块钱,带着我家孩子来城里治病,万一能治好呢?我后半辈子也算是有了依靠!爷爷的存款和抚恤金我打算留着给我弟弟结婚用!”
文清叹了口气:“你愚昧的都不知道该怎么说?文件上显示你还读过初中?一个表哥和一个表妹近亲结婚,生下的孩子大概率是会有白痴的情况的!就算这一代没有问题,下一代也保证不了不出问题!听懂了吗?你一开始就是错的,压根不能嫁给你亲表哥!”
鲁妮颓废的埋头大哭:“我不知道!我当时爷爷在城里工作,我没地方可去,就去了外婆家。后来表哥说他愿意娶我,生的孩子最后是个白痴。全家人开始打我骂我,甚至逼我把孩子丢进大山里去!
我也是没有办法了,为了钱你让我干什么都行!何况我从头到尾就没打算嫁给卫灏,我只是想搅黄了你和他的婚事,拿到那女人承诺的块钱而已!”
文清摇了摇头,然后对着方明明扬了扬手中的信:“现在你要怎么解释?别说字迹不是你的!汇款单上也不是你的字迹?人的书写习惯是固定的,公安应该是可以查出来的!
方明明,这件事本来我确实不想闹大的,可是你和鲁妮步步紧逼,得理不饶人。非得让我和卫灏的婚事没有了,你才舒服?那么现在你证据摆在面前,需不需要我当众念出这封信来?还是全交给公安处理?”
方明明已经跌坐到了地上,面如死灰。她确实写了封信,去鲁大山的家乡。之所以知道玉佩的事情,还是她父亲说的。鲁大山退伍回家乡工作的时候,卫红旗当着很多人的面给了他一枚玉佩,说的是让他以后万一有事就拿着玉佩来求救,哪怕是他的后辈子孙也是可以的!卫红旗会在不违背道德法律的情况下提供任何帮助!
当时方明明就恨不得是鲁大山的子孙,这样卫灏就必须娶自己了。其实方明明比所有的人更早知道文清回来了。原因就是她有天在上街的时候,看到文清和胡慧真手拉着手在街上走。她视文清做此生的情敌,把对卫灏爱而不得的恨全都转移到了文清身上。
看到又确定是文清后,方明明去到处打听了一下她的情况。她毕竟还是有些人脉的,文清的事情也不算是机密。方明明自从知道文清又回来了,和卫灏的婚事可能会即将继续的时候如坐针毡。并且她立刻想到了要破坏文清和卫灏的婚事。所以在家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这条毒计。
让鲁妮嫁给卫灏,就想让文清一生气,直接回米国去。这样她和卫灏的事就解释不清楚了。卫灏的身份不允许他出国去寻找文清。那么这件事就陷入了僵局,只要再拖一段时间,卫灏顶不住年龄的压力就会另外结婚,文清在那边说不定也已经嫁人了。
可是卫灏出去执行任务了。文清也顺利的进了外交部工作。鲁妮确实住到了卫家,可是没什么用啊?虽然卫家一时半会没有办法解决鲁妮,可是卫灏不出现,文清不出面,就这么干耗着算怎么回事?
方明明再着急也没有办法,但是她自认为这件事情做的天衣无缝。从未想过文清会去调查鲁妮,毕竟那边山高路远。方明明为了打听鲁大山的下落都花费了好大劲,她可不认为文清有什么人脉!
可她忽略了卫灏的人脉,他临出发之前吩咐陈强去调查这件事。他们当然不需要去当地调查,打两个电话的事就能解决了。自然有地方上的人去帮他们调查鲁大山和鲁妮。
从陈强开始调查,到文清手里的文件回复,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今天刚拿到文件,陈强才到文清家去邀功。鲁妮就已经忍不住跑来自己找不自在了!
文清本来想私底下解决的,这下也被鲁妮激起了怒火。她自然不会放过幕后的主使者方明明。以为自己做这件事情很隐秘的方明明还能躲过专业人士的调查吗?
医院方面眼看事情闹大了,只能把所有的当事人都请进了一间大的会议室里。驱散了门口八卦的群众,苏信南和他的母亲得知消息也急急忙忙赶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