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劾于谦的声音一个接着一个,很快朝堂上下就全是弹劾于谦的声音。
如此群情激奋的场景,朱见深若是不知道镇国公就在宫中,怕是都要为于谦捏一把汗了。
想到镇国公,朱见深又看向队列最前方的于谦,眼神中带着询问。
后者明白朱见深的意思,不着痕迹的点了点头。
见状,朱见深放心了。
目光重新落在百官的身上,并且调整了一下坐姿。
“于爱卿,对于群臣的弹劾,你可有话说?”
朱见深开口,让于谦开始他的表演。
“回陛下,臣有话说。”
于谦出列,朝着朱见深行了一礼,然后转过身看向诸多弹劾他的官员。
“国事停滞,朝政民生受到影响,罪魁祸首并非我于谦,而是在场的诸位。”
“先帝尸骨未寒,尔等就想着争权夺利,心中可还有这大明的江山社稷,可还有这天下百姓?”
“若是换做镇国公还在的时候,尔等有谁敢肆意妄为?”
于谦一开口,就只直接揭开了百官的遮羞布,将他们的真实目的说了出来。
“于谦,休要狡辩。”
“你不妨听听民间的声音,都是声讨你的。”
“你把持朝政,独断专权,听不进去其他人的话。”
“你还把陛下身边的人都换成自己人。”
“你究竟想做什么?还要我们说吗?”
群臣的反应很是激烈,当即对着于谦大声反驳。
在他们的话语之中,于谦才是祸国殃民的那一个。
“尔等口口声声说我祸国殃民,可我敢拍着胸脯说我对得起天下百姓,你们敢吗?”
于谦毫不示弱,当即回怼道。
“有何不敢?”
“我等也是为了大明。”
“若是我等有私心,就让镇国公杀了我。”
对方在气势上也不甘示弱,当即发下毒誓。
镇国公在官场上的名声并不好,在百官的心中,他就是一个屠夫,刽子手。
但没有谁愿意落在镇国公的手上。
因为一旦落在镇国公的手上,那就意味着全家老小的性命都交代出去了。
所以,这样的誓言不可谓不重。
“这可是你们说的。”于谦的嘴角忽然划起一抹笑容。
“对,就是我们说的。”
他们早就确定,镇国公还在金陵的庄子上休养呢,再加上镇国公已经是九十多岁的人了,没几年好活,是不可能出现在京师的。
所以,丝毫不怂。
哪怕是看到于谦嘴角的笑容,本能觉得有点不对劲,但这个时候他们并没有多想。
“你们记住自己说的话。”于谦道。
“记住又如何,难不成你还能让镇国公出现在这里不成?”事已至此,他们也不掩饰了,语气都变得轻蔑起来。
于谦没有搭理,而是转身面向朱见深。
躬身道:“陛下,请宣镇国公觐见!”
话音落下,现场为之一静。
他们听到了什么?
镇国公?
于谦请陛下宣镇国公?
镇国公已经来京师了吗?
为什么他们一点消息都没有?
金陵传来的消息说是镇国公还在庄子上。
不可能,这不可能!
百官都觉得于谦这是在虚张声势。
是在吓唬他们!
哼,于谦,你太小瞧我们了。
以为凭借镇国公的名号就能吓到我们?
你打错算盘了!
再说了,镇国公已经是九十多的人了,从金陵赶到京师,上千公里的颠簸,他那一把老骨头能不能受得住都还是问题呢!
他们就这样试图说服自己。
但终究是有明白人的。
他们都明白,于谦并不是无的放矢的人。
既然敢当着百官和陛下的面说出这话,那就说明,镇国公是真的来京师了。
而且保密做到了极高程度,连他们都没有听到一点风声。
再一联想于谦前段时间的变化,众人哪儿还能不明白。
于谦之所以敢反悔,是有人给他撑腰啊!
这段时间一直放任他们搞这些动作,怕就是在等这个时候。
好阴险!
可恶,可恶啊!
龙椅上的朱见深在听到于谦的话后,很及时的表现出诧异的神情。
皇帝,都要善于装糊涂和演戏。
不仅他的皇叔是跟他这么说的,他父亲的笔记上也是这么说的。
“哦?于爱卿,听你这话,莫非,镇国公已经到了?”
朱见深问道。
“回陛下,是的。”
“现在镇国公就在外面等候陛下的召见!”
于谦回答。
“那便宣镇国公吧!”
朱见深并没有表现出激动的样子,但看他的神情和动作,也并没有面上的那般平静。
他还是太稚嫩了,无法做到喜怒不形于色。
这般表现落在朝中这些人精的眼中,很容易就能猜到陛下已经见过镇国公了。
这也是杨轩为什么让于谦保密,不让他告诉朱见深他已经来到京师的消息。
实在是朱见深的演技在朝中这些人精的眼中过于稚嫩,破绽百出。
只见朱见深对着身边站着的总管大太监抬手示意,下一刻,总管大太监便扯着嗓子喊道:“宣镇国公觐见!”
总管大太监的声音传出去很远,但想要直接传到杨轩所在的地方是不可能的。
中间还需要有人继续传话。
只听,一道道接力的声音响起。
“宣镇国公觐见!”
“宣镇国公觐见!”
杨轩这时候已经离开了休息的小房间,在广场的外面等待着了。
听到宣他觐见的声音,就知道,到他该出场的时候了。
他最后整理了一下自己身上的蟒袍,然后腰间挎着太宗佩剑迈步向前。
两旁站着的禁军侍卫以及锦衣卫在镇国公杨轩经过自己面前的时候,皆不由自主的低下了脑袋。
直到镇国公离开一段距离之后,他们才敢抬起头去仰望对方的背影。
他们并不会因为文官集团对镇国公的诋毁就改变对镇国公的看法,在他们的心中,镇国公是英雄,是好汉。
是最值得敬佩的人。
杨轩就这样一步步向前,穿过奉天门,出现在广场边上。
他的脚步没有停顿,继续向前。
广场上鸦雀无声,周围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全都低下了脑袋,不敢去看杨轩的身影。
只有耳边镇国公前行的脚步声,敲击在心上。
咚!咚!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