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助学要走中间路线
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范无病在公众视野当中突然的崛起,自然会引起多方的关注,至于打秋风的人也不少,也有一些人,倒是实实在在地想要从范无病这里得到一些什么东西的。
五月到来之前,打死两个日本人的风声总算是平息下来了,大概是对方也知道了范无病的实力何其庞大,不论是财富还是权势都是他们惹不起的,而且当时确实又是签订了伤亡免责协议,实在抓不住范无病的把柄,所以只好灰溜溜地回了日本。
这样一来,范无病就可以回学校呆着了,基本上,他在这段儿时间里面就是非常的安分守己的,上上课,去图书馆看看书,跟同学们去学校的网球场打打网球,日子也过得比较惬意,生意上面的事情,却是不怎么管了。
其实,范无病确实不想管那么多事儿,毕竟自己手底下有那么多的人才,不让他们动一动脑子,实在是有负自己给他们开出来的高额薪水。
因此,范无病就给总部的人交待了一项任务,尽可能地去发掘一些有潜力的项目,然后做成可行『性』报告来交给自己过目,项目计划得好的,可以得到范无病的融资,并且在新项目当中获得一部分股权。
总部的事情虽然多,但是已经有了一套非常完善的运作机制,因此总部的高管们还是很有时间去研究一些别的东西的,此时范无病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他们自然是乐于奉行,毕竟老板是给了他们一次证明自己实力的机会,一旦自己发掘出来的项目能够入得了老板的法眼,不但自己可以得到老板的器重,同时还能够获得股权收益,可谓是一举两得。
这样一来,大家都觉得这事儿大有可为,是可以认真地做一做的。
其间,老妈张梅给范无病来过电话,问了他最近的生活情况,得知他打死两个日本人,也很是大惊小怪了一阵子,后来勒令他不得再参加类似的活动。
把别人打死了也就算了,反正日本人也不是什么好鸟儿,但是如果不小心把自己给栽进去,那可就后悔也来不及了。
范无病对于老妈的话还是从善如流的,再说经过了食物投毒事件之后,他也对自己的生命安全更加重视了,虽然砒霜这东西就未必能把他给毒死,但是假如人家下次用高科技的东西对付自己呢?
比如说投点儿炭疽病毒什么的,那可就防不胜防了。
“老妈最近在忙什么事情呢?”范无病问起了张梅的近况。
张梅总算是被留到了部里面,担任基础教育司的司长,算是跟着范婷住在北京了。
“最近忙得很,跑了好几个省,主要是查看各地落实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的情况。”张梅回答道。
上半年的时候,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组织了十二个检查组,分赴北京、吉林、内蒙古、陕西、湖北、青海等地,对教师法宣传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同时还检查了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情况。
检查的结果认为,自教师法颁行以来,各地广泛组织学习,开展宣传和普及活动,积极制定具体措施,紧紧围绕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两个重点,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哦,情况怎么样?”范无病有些好奇地问道。
因为张梅的关系,他给磐石的中小学校拉了许多扶持资金,目前磐石地区的学校里面已经没有危房了,老师的待遇也都提上去了,周边的省市都有点儿眼红磐石教师们的待遇,不过眼红也只是眼红而已,毕竟磐石现在的经济地位不同了,大机场战略终于凸显出其优势了。
磐石周边各省市的有航空运输需求的企业非常多,因此磐石机场每天都有向海外空运的物资,收益非常之高,而磐石机场的客运业务也在蒸蒸日上之中,基本上每个航班都能达到满座,这是非常难得的。
借助这一番春风,范亨下大力气在磐石周围建设高质量的公路,并且修建了一条横贯东西的高速公路,使得周边两省的省会城市到达磐石的时间在两个小时之后,这样一来,坐飞机就很方便了。
借助便利的空中运输能力,磐石周围建设起来的几个专业贸易市场已经形成了以服装、五金交电、汽车贸易、高档进口家电、以及食品『药』品为特『色』的专业化市场规模,在整个华北五省中的经济地位迅速攀升。
而范无病为了扶持磐石的高科技产业,更是将一个芯片制造企业安放在磐石,并且还计划再给这里扶持起几个大型的高科技无污染企业,为老爸范亨的政绩上添上浓厚的几笔。
在这种大好形势下,磐石的财政收入自然屡破新高,先前在市区所囤积下来的土地,也成了众多国外大企业争夺的焦点,不过范亨在范无病的建议之下,就采取了自行开发,然后向外租赁的方式来进行经营。
由于经济状况的向好发展,磐石的教育事业也突飞猛进,张梅对此是非常自豪的,但是她到了教育部之后,就赶上了去各地视察基层学校的机会,看到了边远山区的教育现状,再同磐石这边儿一对比,就觉得有些坐不住了。
此时范无病问起这个话题,张梅不由得摇头叹息道,“唉,看到了很多地方的教育现状,我就觉得自己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啊!有一些地方,人民的生活确实很苦,虽然当地『政府』为了政绩,已经做了一些美化,但是我做了这么多年的教育工作,多少也是能够看得出他们的实际情况如何的——”
范无病点了点头,中西部的情况,他是比较了解的,很多地方的经济情况相当落后,那种落后程度只有你亲身子会了之后才能够知道,但是这个时候,大家基本上都是在宣扬脱贫致富的,所以对于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关注力度不够,虽然有了希望工程,可是现在有能力帮助他们,带领他们走出贫困的人并不多。
仅仅依靠每年赞助一点儿钱,让那些学生们学业有成之后离开大山,或者回去支教,效果是不明显的,可是要彻底改变他们的贫困现状,却并非一两句话能够解决的。
『政府』方面不能说不卖力,事实上『政府』一直在推动迁徙脱贫的工作,就是把那些不适宜人类居住和发展的地区居民们转移到条件较好的地区,这样子他们无论是务农还是务工,都是有机会脱贫致富的。
但是这样的工作是很难推动的,许多人对于故土有依赖心理,宁肯受穷,在家里晒太阳等着每年的『政府』救济,也不愿意走出来劳作脱贫,这就给脱贫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而那些从贫困地区走出来的学生们,也不会对当地的情况好转起到实质『性』的帮助,越是贫困地区的人口增长情况就越是难以控制,积重难返,难以收拾。
张梅对范无病说道,“无病,你现在有能力,就应该多帮帮他们。”
“关于助学计划,我是有考虑过的。”范无病自然不能伤了老妈的心,张梅宅心仁厚,又在基层呆过,跟很多出身名门到部委里面混日子的干部不同,她是真正地关心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们的。
因此范无病就对老妈说道,“单纯的兴建学校是不行的,与之配套的工作必须要搞起来,比如说软件,比如说师资力量,比如说现代教学手段,我的想法,是走一条中间路线。”
“什么是中间路线?”张梅有些搞不懂儿子的意思,于是便问道。
“所谓的中间路线,就是跟现在的支教不同的。”范无病给张梅解释道,“如今的支教,基本上都是从发达地区向贫困地区派遣师资,这在表面上似乎是起到了平衡教育资源的作用,但是究其实质而言,效果并不明显。地区之间的生活差异,很难让师生真正地融为一体,学生们很难理解老师的生活和理想,老师们也很难带给学生们最急需的知识。”
范无病的主张,就是首先要资助处于贫困地区的条件相对好一些的学校,把这些学校的硬件软件和师资力量武装起来,提高一个档次,然后再由他们去条件更差一些的学校去支教,这样,由于大家都有着相似的生活环境,也有着对贫困的深刻理解,师生之间就更容易沟通,支教的效果就会更明显。
“既然是要助学,那就要起到实际的效果,而不是为了名声和完成任务,每年从名牌大学里面找一些学生去西部应付了事儿。”范无病有些不客气地指出,“你能说每年争抢着去西部支教名额的大学生们,有多少是为了真心支教,而不是为了那几个有限的支教之后的优待条件呢?”
“你说的话,倒也是有些道理的。”张梅听了儿子的话,一时间之间倒是沉思了起来。
毕竟教育落后是一个多方面的原因,要想一下子单独解决这个问题,确实是不太可能的,范无病的中间路线,未尝不是没有可行『性』的。
这里面最关键的,还是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就算是对中等贫困地区的学校进行全面的改造,也是需要好多好多的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