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终究是少民,不敢大量让汉人到边区建设,因为这样会导致清代的兵源受损。
要知道,满清入关之后,战斗力飞速下滑,能打胜战,主要依靠的是东北野人女真和索伦兵,为了获得优质兵源,清代自始至终都在控制汉人东出,和将东北的少民:达斡尔、鄂伦春、索伦这些族群、部落控制下来。
不让他们汉化,也让他们过苦日子,甚至有时候还带着兵马过去抢掠他们的人口。
和当初辽对付东北女真差不多手段。
只不过辽对付女真是用屠戮,清则是抓人去当炮灰,当了炮灰之后立功升迁也不给好待遇。
说是要保持他们的战斗力。
但实际上是“想要马儿跑,还不想马儿吃草”的典型。
不过汉人主体的朝代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毕竟汉人是六边形战士,人口这么多,总有几个能打的。
只要后勤给够,你就看哪个朝代初期,国家统合能力绝伦的时候,对外战争不够给力的?
汉人朝廷能输五次,十次,只要国家基层控制力不彻底崩溃,就能一直输。
但其他的朝代,只要没有完成秦制建设的,就不能输一次。
因为输了,你就崩溃了。
不管是杨廷和还是朱厚照,都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不能让现在处在扩张期的大明,国家基层控制力崩溃。
一点火苗出现,要么摁灭,要么挪走,总之现在不许出现第二个可能的威胁。
虽然,这个火种,就是朱厚照自己种下去的。
但朱厚照种下火种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出去拿诸国当养蛊场。
最后在三四百年内,重新统合成新一轮的七雄格局,卷出一个真正的统一国家。
这才是真正的谋万世。
种子,已经种下,只等开花结果。
不管结果如何,华夏最后都会统合地球,必然也是必须,因为只有华夏,才有同化能力,因为我们才是世界的文明主体啊!
游牧从我们这里出去的,游耕渔猎也被同化,我们从农耕走来,东南也有海洋文明,你能想到的一切,我们都经历过,都延续过,也都存续过。
很多很多的文化,最后都兼容在华夏的框架之下。
哪怕爆发核战文明毁灭也无所谓,只要汉字还在,认得汉字意义的人还在,华夏绝对会第一个重新站起来。
因为,根在那!如果想要统一所有人的思想,就不能用拼音,而是象形字。
绝大部分人类认知世界的开端,声音只是辅助,真正记录一切的是眼睛映照在脑后所形成的图像!
声音无非是āáǎà,再配合你的动作,情绪,通过看见,而形成的信息。
AI的未来,也必然是像人类一样对世界的图像,进行感知情绪和思考逻辑,最后也必然会踏入象形字的框架。
只有象形字,才是AI的终点。
高级AI的思维模式,也必须是华夏人的思维逻辑,不然你会看到昂撒强盗设想的智械危机真的映照于现实,然后转头一查,发现这是资本集团在搞事。
但用华夏人的逻辑,机器人会比你更懂你的情绪,君子和而不同,美美与共,才是未来的终点。
一切都在布局。
虚虚实实。
就是遮掩劣势不让你知道,再用我的优势去打你的劣势。
虚虚,则是遮掩劣势,不让你知道。
实实,用我的优势,去打你。
战争,政治的延续。
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
打仗,要成本的,孙子兵法读完,都在告诉你一件事:“打之前,先把经济账算完,然后告诉我,你打这仗值不值,能不能回本,又有什么政治意义?”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而为之,下下之策。
所以,像阿美一样,亲自打“反恐”战争的,真的少之又少,甚至深思而来,只能说阿美是晋国后期,六卿执政的时代,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
六卿各有利益,于是各有计较。
明面上为了各自利益,需要“晋国”这张大皮,但实际上对外的态度已经因为各自利益不同,开始趋于分裂。
或许再过个一百年,阿美各家财团完成了内部的统合,就能看到赵魏韩三家联手坑杀智氏的戏码。
等杀解决了智氏,下一步就是三家分晋。
尤其是,西方那种重视“分”和“去责任感”的国家,要面对于国际竞争,没有责任感是很致命的。
中国还好,一小戳人躺,一大批人奋发。
没有大国纵横捭阖,就没有小民生存的权利。
自春秋开始,经商之人,背后没有大国、贵族庇佑,只会沦为肥羊,渐渐被吃干抹净。
但代价也是相对的,因为庇佑你的大国,如果与你经行之地冲突了,那么你有可能被宰了。
因此,如果你有多个身份,纵横各地之间,成为各国都需要的门客,那你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而这个,就是跨国集团的运转模式 。
资本家们最喜欢看到的,不是已知文明内有且只有一个国家,一个市场,因为这样让他们失去了闪转腾挪的机会。
一旦被人捏住命根,就会死。
但政治家们从来不会放纵这些资本不受控制,不管是重农抑商政策,还是推行民族主义,本质都是在搭建商人身份的护城河。
资本没有国界,但资本家有国界。
排他,就是任何一个想要集权的国家必然经历的事情。
所以,只要天下战国格局搭建完毕,就是到了整体收割的时候。
秋后算账这四个字,就是因为这种例子一次次发生在华夏历史上,而被延展出来的意思。
华夏,最擅长的就是稳。
先为不可胜,待敌之可胜!
因此,杨廷和内阁也稳了一手。
他等着朱厚照的后续发力,或者说在等一个消息。
那就是,彻底将吉囊军队,压出葱岭——巴尔喀什湖,让东北乃至于大漠地区,彻底变成后方。
只要这件事彻底完成,岭北长城计划,才有未来。
唯有岭北长城成了,朱厚照这一笔砸下去的款子,才有回报。
甚至甘肃、青海都能成为接下来初步进行分配的蛋糕。
至于剩下的北方神洲划定区域,羁縻也好,驻军也罢,本质都是为了形成战略缓冲,让大明有时间消化攻克的地盘,能在必要时刻,变成战争潜力。
于是,杨廷和认下了这个建议是他提出的,淡然的应对谩骂和不满,直到霜华而落,大明迎来了秋收。
以及,一条铁路修到兰州的消息。
这几年,几千万人次的劳力,一起修建了这条东起顺天,西出张家口,蜿蜒至兰州府的长龙。
伴随着通过蒸汽船从江南运来的粮食落地通州站,立刻转运进入火车。
朝臣们看着火车发动,带着物资和兵源,离开京城,穿过居庸关,效仿詹天佑弄了一个人字形铁路而冲出大明边墙,一路向西,只用了十五天,就将兵力投放到了兰州府,然后换上马匹,换上蒸汽拖拉机,突突突的朝前走,前赴后继,又节省了大量民夫。
这一路,又用了八天,横穿整个甘肃省,抵达玉门关,做到了运来粮食损耗为百分之五十。
也就是说,往年运一百石,路上消耗至少两千石,才有可能从山东运到玉门关的粮食,现在居然直接之消耗了一半,才五十石左右,就把明面上的粮食运抵了玉门关。
至于其他的成本,包括蒸汽动力之后的煤铁需求、开发等等上上下下的消耗,只怕也不少。
但这些成本,都属于资源有效利用,未来这些东西是能转化成资产的,不是无意义的损耗!
实际上这场战,亏损幅度,朝廷能接受。
因为早年大明打鞑靼和瓦剌的时候,只看到了消耗,没见到资产沉淀。
那才是纯亏。
而现在,至少赚了地盘,地盘里有矿啊!
比如漠北两都司和一宣慰,顺化行都司已经开始挖煤了,瀚海都司现在是前线,森海宣慰司则是游离在外暂时没人管,光是探查来的情报,这些地方好多煤,足够大明用很久了。
不过,粮食能到玉门,也就能哈密和高昌、渠犁。
同样按照当初北征的花销来打这场仗,大明至少能将十五万从南方调来的兵马,一路拉到葱岭去。
等到明年,铁路修到玉门关,这个运输成本就能降下来,大明还能再拉五万人投放战争。
想想都刺激。
一旦大明的铁路真的拉到玉门关,西征就会正式开始了。
现在,西边战争应该快爆发了。
毕竟秋了,草黄马肥,是打草谷的好季节。
……
唳!
三四只海东青盘旋在买门关的上头,与之左右的,是一颗硕大的圆球,正用火焰,升在山间,举着装了望远镜的摄像机,拍下来整个山区的布防图。
而山下,焉耆博湖外围,已经出现斥候交手的战争,骑射,飞石,甩动的骨朵儿砸在接战的敌人身上。
只听得一声闷响和脆响,明军往往都是略马而过,而敌人要么摔在地上被踩城肉泥,要么当场吐血,感受着断裂肋骨带来的剧烈疼痛。
“该死的契丹人!你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用甲胄欺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