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分治,纲常定立,大衍立,王朝传,天下治。
大衍皇朝的初代君王们励精图治,使得天下大治。万民归附,安居乐业。
但天终有不测风云,天下大事,更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盛极一时的大衍皇朝也没有逃出这个定律。
天衍历670年,大衍皇朝进入统治末期。
末代几位君主都昏庸无能,暴政日积,天怒人怨。全国各地叛乱愈演愈烈,止而不能止,禁而不能禁。
其下诸侯纷纷自立,各自为王。天下群雄并起,烽火遍地。
延续了六百余年统治的大衍皇朝终因暴政而亡,万里江山朝夕之间尽被瓜分,天下分崩离析。
由此以后,乱世开启。天下间开始了长达百年的诸侯乱战!
诸侯乱战,大则是举倾国之兵的国战,小则是一城一镇的争夺。天下只要稍有风声,战事必起。
城镇凋敝,饿殍遍野。一城仅百户,再难求生存。村野无人烟,禽兽到处走。
这场持续了百年的诸侯乱战,用血将天下洗了一遍。天下生灵涂炭,百户不存十户,十户无存一人。
整整杀了一百多年,才换来了暂时相对的平静。
百余年的乱战中,在生死的角逐中。天下局势由混乱攻伐转变为了大国对峙争霸,小国夹缝生存的列国并存时期。
大国者有北凉、东齐、南楚、靖、西蜀五国,小国者有陈、襄、梁、晋、夏、宁、越、吴、应、祁、桓等十余个小国。
列国争雄,虽然也时有战事发生。但比之诸侯乱战时期,天下要稳定很多。各国都想成为天下再统之主人,所以都在暗暗积蓄力量,不再轻易发动战争。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在这列国并存时期,仿佛成为了天下诸国所怀有的共识。诸国即使开战也是点到为止,没有绝对的把握,都不会轻易的发动灭国之战。交战双方无论胜败如何,都不会动摇国本。
天下百姓终于得到一丝安稳,社会生产算是有了一点点空间,让天下百姓有了一丝活下去的希望。
原来的大衍皇朝疆域极其辽阔,东西南北四方横亘数万里。人口数量最多的时候,能达到数亿。即使是经过了上百年的乱战厮杀,天下现在的人口也约有七千余万。
大衍皇朝四方疆域被诸侯分裂割据后,五大国,每一国至少拥有七八百万人口,国土数千里,兵马数十万。就是众多的小国也各有国土上千里不等,人口平均二三百万,拥兵二三十万。
五大国各据天下富庶险要之地,国力远超众多小国。
五大国之中,东齐位于东海之滨,坐享膏腴之地,天下渔盐之利独占七成。且人口稠密,甲兵充盈,其国力位居天下之首。
其次是南楚,南楚位居天下之南,渔盐之利虽远不及东齐。但南楚国土面积最大,沃野近万里,物产丰富,国力仅次于东齐。
居于两国之下者就是北凉,北凉立国于天下之北,其国邻近蛮族之地,民风较为彪悍,军力十分强大。但商旅发展较低迷,农商两业皆弱于东齐和南楚,所以国力居于两国之下。
余下的靖国和西蜀,靖国位居天下之中,疆域四通八达,商贸兴盛是天下财富盈聚之地,一国之富,甲于天下,国力位居第四。
西蜀偏安西南,其国得天下之奇险之地,易守难攻。但疆域在五大国中较小,山高谷深,地形崎岖,是成也地利,困也地利,国力居于五大国之末。
众多小国夹杂在五大国之间,除了少数几个小国能与大国周旋外,其他的小国都只能仰观大国鼻息生存。
列国争雄,相互制约的局面,维持着天下的均势。这种均势的存在,使天下局势趋于稳定,人们甚至幻想能一直维持这种状态下去。但这种均势在维持了百年之后,还是出现了破裂的痕迹,并且天下局势也完全改变。!
天衍历884年,北凉、东齐、靖、晋四国开战。
北凉皇帝李通亲率大军与东齐、靖、晋三国联军交战,此战是天下均势确立以来爆发的最大战争,震动天下!
北凉军力强大,在与三国的交战中仍不落下风。冷眼旁观的天下诸国,原本以为战局会僵持住,可没想到转折点来的如此之快。
在北新城一战中,北凉援军驰援不力,致使二十万精锐大军被三国联军包围,最后全军覆没。这使战场局势瞬间扭转,也决定了最后战斗的走向。北凉精锐大军被歼,加之粮草不济,军心涣散,开始全面溃败。在溃败中,北凉军被俘,被杀,不知所踪者达十余万!
北凉元气大伤,无力再战。三国联军趁机长驱直入,攻城掠地。李通迫于形势,只得与三国割地求和。
此次大战北凉共计丧城失地七百余里,动摇国本。这一战被李通引以为国耻,立志终有一日要洗刷耻辱!
日积月累,这成为了他的一块心病。李通在战后的第七年带着无尽的遗憾,郁郁而终。
天衍历891年,二十岁的太子李萧继位,改年号为景武。
李萧继承其父遗志,以洗刷国耻为己任。对内整顿吏治,选贤任能,恢复民生,与民休养,发展农商。对外整军练武,积极扩军备战。北凉在他的励精图治下,国力日渐恢复。
北凉自北新之战大败后,其国威日渐衰微,对周边小国的震慑减弱。北凉以西的祁、桓两个小国时常蠢蠢欲动,以为北凉在大败之后已经不足为惧,所以屡屡侵犯北凉边境。
大败过后,没有什么能比一场大胜更能凝聚人心。李萧心里明白,这时的北凉需要一场大胜来振奋人心!
天衍历899年,李萧景武八年。李萧亲率三十万大军西征祁、桓两国,举全国之力发动灭国之战!
李萧亲临阵前,北凉大军斗志昂扬,一路势如破竹,一月三捷!
几次战斗下来,祁桓两国也看清了李萧的意图,他是奔着灭国来的。两国合力拼死抵抗,北凉大军又是勇猛无畏,一时间杀的血流成河。
北凉虽然经历了大败,但其国力底蕴也不是祁桓两个小国能比拟的。此战历时两年,最终以北凉大胜,祁桓二国覆灭收场。这次大胜不仅大大扩充了北凉的实力,而且也冲淡了十多年来笼罩在北凉头上的北新之耻的阴霾。北凉国内朝野上下无不为之振奋,李萧在国内的声望达到了顶点。
天衍历903年,李萧景武十二年。位于北凉东北部的牧阳部落起兵进犯。李萧派遣上将孙威,南宫信统兵二十万北逐牧阳部落。
北凉大军两战两胜,歼灭牧阳部落主力,牧阳部落王庭向北远遁。
此战北凉又得疆土上千里,人口数十万,牛羊无数。
现在的北凉实力已经超过了北新之耻前的时候,天下诸国此时也注意到了北凉的崛起,都在关注着北凉的一举一动。尤其是东齐、靖、晋三国,对北凉的崛起尤为忌惮。
三国清楚,北凉始终视三国为生死仇敌。东齐、靖、晋三国自然不能坐视,北凉变得越来越强大。吃肉的老虎一旦有了獠牙,还会继续吃素吗?
天衍历904年,东齐、靖、晋三国率先出兵征伐北凉,三国结成同盟,联军七十万直逼北凉!
李萧对此正求之不得,北新之耻是他父亲,也是他心中一直积压的一块大石。无论三国出兵与否,他早晚也会对三国动手。灭了祁桓两国,北逐牧阳部落后,北凉国力大涨。趁着三国还不知北凉的底细,这是绝佳的战机。李萧立即发兵五十万御驾亲征,与三国联军在边境对峙。两军兵锋相接便开始了惨烈的厮杀,厮杀声连月不绝!
在经过连月的拼杀后,决战之机来临。
黎阳是战略要地,两军都进行着反复的争夺。北凉的黎阳守军死命坚守,拖住了三国联军主力,三国联军难以寸进,不断的向黎阳增派着军力,如此一来大大便消耗了其战力。
李萧敏锐的察觉到了战机,派遣数万精锐铁骑绕袭敌后,摧毁了三国联军的粮草辎重,北凉大军两翼迂回到了三国联军侧方,前后夹攻,三国联军阵脚大乱。
此役北凉一战斩首三十万,直杀的三国联军胆寒,三国联军溃败而逃。
北凉大军携大胜之势,挥军南下,一路势如破竹!三国损失惨重,再难抵抗北凉之兵锋。纷纷请求停战,甘愿割地求和!
李萧不仅收复了其父李通在位时丢失的所有疆土,还攻占了齐、靖、晋三国百余座城池。此战整整打了一年,双方参战兵力高达一百二十万,是载入史册的一次大决战!
因为决战之地在黎阳,所以史称黎阳之战!
以一敌三,北凉的强大实力令天下震惶。列国纷纷向北凉示好,以求自保。自黎阳之战后,北凉一跃成为天下霸主,国力冠绝列国。无论在疆域,人口等方面都远超列国。
在天下都以为李萧会趁机率军直下三国的时候,李萧却接受了齐、靖、晋三国的求和,迫使三国割地之后,便偃旗息鼓,班师回朝去了。
而列国在向北凉示好的同时也都在暗中寻找同盟,以期将来共抗北凉。自此以后,天下均势被彻底打破,天下再无一国能单独与北凉相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