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夫君,这难波津,乍一看上去,跟我们大唐自己的港口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区别呢。”

站在甲板上,王氏看着前方的难波津城,眼中的担忧慢慢消失。

来到异国他乡,大家多少多会有一些不安或者担心。

王氏也不例外。

特别是她如今已经不是大唐的太子妃了,只不过是一个庶民的身份。

这种落差和担忧就显得更加明显了。

“难波津在十几年前开始就深受东海渔业的影响,码头旁边的租界,如今被称为唐城,据说是比难波津原来的城池更加繁荣的存在。

这唐城完全是由我大唐负责设计和安排施工的,风格上自然跟我大唐非常的相似。

再说了,倭国本来就没有什么自己的文化,都是在跟中原王朝学习。

所以哪怕是没有东海渔业,他们的很多建筑,跟大唐的州县也是非常相似的。”

不得不说,李治还真是博文见识。

那些年跟在李宽身后,可没有少学习到东西。

可惜的是作为皇九子,他生的太晚了。

不挂失李宽还是李承乾,亦或是李恪和李泰,都比他大十多岁。

这么一来,大家能够掌握的资源就完全不一样了。

你都还不懂事,哥哥们就已经开始争权夺利了,你拿什么去争?

所以他这个太子才会成为朝廷中的一个小透明。

就连造反的时候,也就于志宁等一小部分死党能够帮忙出谋划策。

没办法,年轻虽然是个资本。

但是年轻也就意味着没有资本啊。

“郎君说的有道理,这倭国,如今其实也跟那新罗差不多,基本上是在走全面唐化的道路。

哪怕是没有东海渔业过来,这里也会长得跟我们大唐的城池一样。

如今有了东海渔业在背后推动,这里就更是跟多内一模一样了。

听说孔子学院在海外的分院之中,难波津的规模算是名列前茅的,单单学院里面学习我们大唐先进文化的倭国人,就有超过三千人嗯。”

这个时候,李治身边的辛茂将忍不住插了一句话。

作为李治在太子之位上面少数的发掘出来的几个人才,辛茂将当初是反对李治兵行险着的。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等到李治和徐妃之间的事情犯了之后,辛茂将说什么都不管用了。

不过,不得不说,这个辛茂将也算是很有担当了。

虽然没有参与到明德门事件里头,但是在李治失势之后,他反倒是没有跟其他人一样选择落井下石。

权衡利弊了一番之后,辛茂将觉得自己跟着去北美洲,也许能够给辛家带来不一样的一个结局。

反正他不是辛家的嫡系子弟,庶子出生的他,如果能够在海外将辛家的名声发扬光大,让金山港成为登州一样的繁华之地的话。

那么到时候他这个可能的金山港刺史,绝对有希望名扬大唐的。

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辛茂将就跟着李治出发了。

这一路上,大大小小的许多事情,基本上都是辛茂将负责安排的。

所以其他人可能还有心思在那里想着想那,但是辛茂将却是连胡思乱想的时间都没有。

甚至大部分时间,他都不在李治身边,而是今天在这艘船上,明天在那艘船上,确保每一艘船都不会出乱子。

也就是现在都到了难波津了,船队经过了这些时间的磨合,也已经慢慢的进入正轨了。

再加上大家已经离开大唐了,就算是想要后悔也没有机会了。

辛茂将才稍微的闲了下来。

不过,好歹也是历史上李治在位时期的宰相级人物,在辛茂将的张罗下,整个船队如今已经算是像模像样,一点也不用担心出乱子了。

“三千多人?倭国人不是派了很多遣唐使在长安城学习吗?难道那还不够吗?”

李治也是被这个学院的数量给震住了。

虽然在长安城,不管是观狮山书院还是国子监,亦或是渭水院,办学规模都远超三千人。

但是这里是倭国啊。

一首大唐开办的孔子学院里头,就有三千多的学员。

要知道整个孔子学院,在海外的数量已经超过两位数了呢。

这么一算,每年要培养的番邦属国学员,数量还是非常可观的。

“没错!不过这些孔子学院的学员,进入到书院里头学习,都是需要交纳昂贵的学费的。

除了少数特别优秀的人才之外,是没有资格跟我们大唐自己的学员一样,只需要象征性的交一点钱就行了。”

很显然,自从知道自己船队的行程之后,辛茂将应该是临时做了很多工作的。

当然了,这可能也跟他平时看的报纸和书籍很多,对于大唐以及周边的情况比较了解。

不过不算是哪一种,其实都非常难得了。

这个时候的大唐子民,跟后世的老美百姓有一点像。

大家只关注国内的情况,国外是什么情况,普遍都不关注。

因为在他们看来,国外的百姓都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如果学费非常昂贵的话,那么除了勋贵子弟和富商子弟,其他人应该是没有机会进入到孔子学院的。

这样的话,孔祭酒扩大孔子学院影响力的想法,岂不是没有办法得到实施?”

李治自然很清楚孔颖达到底是怎么想的。

如果朝廷愿意免费招收学员,孔颖达绝对是举手支持的。

“郎君,倭国是掌握在勋贵富商手中的,只要他们的子弟心向大唐,基本上就意味着倭国是向着大唐的。

并且,有句话叫做上行下效。倭国的勋贵富商都热衷于学习唐学,那么他们的百姓,自然也是会拼命的寻找机会去学习唐语,希望能够让自己的阶层有一个跃升。

所以我听说难波津这边的书铺,《大唐字典》和《唐语拼音入门》两本书售卖的非常好。

很多百姓没有钱财买太多的书,所以就省吃俭用的买这两本书。

只要掌握了拼音的入门方法,在结合字典来一起学习,基本上就可以达到识文断字的目的。

而倭国人一旦能够达到这个水平,就很容易在唐城里头找到一个收入还算不错的工作。

这么一来,整个人的人生,其实就有了非常大的变化。

有了这样的成功案例在前面,大家对于学习唐语的热情自然就更加高涨了。

单单难波津一地,《大唐字典》的销量就快顶得上半个长安城了。

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数字,当然,这也跟倭国的书铺太少,只有难波津等少数书铺有机会买到相对廉价的《大唐字典》有关系。”

辛茂将说到这里,就连他自己的内心也都感受到了一丝自豪。

倭国人也好,新罗人也好,一心跟在大唐后面学习,对大唐毕恭毕敬,这是一件让整个大唐百姓都跟着受益的事情。

毕竟,这些百姓平时在勋贵富商面前,其实也是很卑微,没有什么地位的。

但是在番邦属国面前,他们却又是很傲娇的。

这让他们对大唐的归属感增强了很多。

“这么说来,等会我们去难波津转一转的话,估计听到的普遍都是我们的汉字咯?”

伴随着船只成功靠岸,李治颇为期待的准备下船。

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出国。

只是这个国门一出,这辈子想要回去就很困难了。

“看到的肯定全部都是跟大唐一样的汉字,但是听到的可能就不一定了。

倭国这边本身就有土语,倭国百姓之间,应该还是以土语交流的更多。

不过说不准受到我们大唐的影响比较深,大家更加倾向于说唐语,也是有可能的。”

辛茂将知道的信息都是从书本、报纸等各个渠道了解到的,毕竟不是自己亲自去过倭国,所以没有把话说的那么死。

“夫君,码头上似乎有不少人朝中我们船队过来,他们不会是想要做什么吧?”

这个时候,眼尖的王氏发现码头上有好几队人马都在朝着船队靠岸的地方而来,脸上多了一些担忧。

跟在李治身边,王氏一直都没有生下一儿半女,本身的安全感就比较低。

现在又跟着李治被流放北美洲,虽然李宽似乎没有要赶尽杀绝的意思,但是出生太原王氏的她,知道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其实是很黑暗的。

表面上答应的好好的,背地里却是对你下手的事情,也是数不胜数。

王氏也担心李宽也跟一些人一样,在大唐的时候说的好好的,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样。

等到船队离开大唐了,就开始下黑手了。

“夫人,这些人虽然朝着我们而来,但是看上去没有什么杀气,应该不是过来找麻烦的,反倒是有可能过来迎接我们的。”

这个时候,王大牛这个专业人士的话,给了王氏一个安慰。

这王大牛当年本来就是她带过来的人,对于王大牛的身手和眼光,王氏还是很有信心的。

“难波津有唐城,算是东海渔业控制的一座港口。大哥之前就已经想好了要把我安排到金山港,现在有人过来迎接,应该也算是正常。”

李治毕竟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物。

在王大牛的提醒之下,他也立马就知道这些人是来迎接自己的。

虽然现在自己已经不是大唐太子了,但是好歹也是大唐的皇子。

来到了连普通百姓都瞧不上的倭国,自然不会有什么畏惧心理。

相反的,只要人身安全没有问题,李治的心态还是很稳的。

“确实是,属下先去下沟通一下,看看具体是什么情况。”

辛茂将作为李治身边的管家,自然要把事情安排妥当。

这个时候,显然是要他去跟人沟通一番,搞清楚情况再说。

不过,这个事情说起来好像有点麻烦,实际上也就是下船之后几分钟的事情。

很快的,,辛茂将就回到甲板上把情况跟李治说明了一下,一帮人开始下船,跟孟浩寒暄了一把之后,朝着唐城而去。

“这个唐城的规模,看起来比国内一般的县城还要大一些,并且还有内城,看来我们大唐在难波津的影响力,还真是挺大的呢。”

李宽来难波津除了补给物资之外,主要就是停下来长长见识。

毕竟以前李宽也跟他不知道说过多少遍,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现在有机会了,他自然要好好的看一下。

“内城是当时楚王殿下第一次带着我们来倭国的时候,安排人开始修建的。

那个时候大家都不知道倭国的潜力居然那么大,再加上那个时候没有几个唐人在难波津,所以唐城的规划就相对比较保守,只是相当于一个大的堡垒。

不过后面伴随着石见银山等好几座银矿和金矿的发掘,以及来倭国做生意的商家的增加,难波津的唐人就越来越多了。

所以就重新规划了一下,扩张成了现在的模样。”

孟浩这一辈子,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难波津,对于这里的情况自然是再熟悉不过了。

“听说难波津是倭国第一大城池,人口数量超过五十万人,许多商家第一次出海,都是来难波津做生意。”

辛茂将适时的在一旁插了一句话。

很显然,对于难波津,他也是做了一番了解的。

“五十万?那还真是了不得!在倭国还能有这么一座大城池,看来我们大唐在倭国的影响力,比我想象的还要大啊。”

虽然长安城如今的人口规模都已经直奔两百万了。

但是五十万人的城池,在大唐也仍然算得上一座大城了。

毕竟,长安城那样的存在,整个世界上也就只有一个啊。

“倭国其他的地方我不敢说,但是在难波津、石见银山和函馆等地,我们大唐想要怎么样,基本上就可以怎么样,倭国人管不到我们的身上。

甚至说的不客气一点,我们就是去到大街上,把一个倭国人随意的杀了,他们最终也不见得能够奈何我们如何。”

孟浩很是霸气的回答了李治的疑问。

“孟统领,那接下来的这段时间,估计要多劳烦你了!

我们想在难波津好好的转一转,看看还有没有什么东西需要准备的,也好拾遗补漏一下。”

辛茂将倒也没有去拆孟浩的台,反倒是微笑着捧场了一下。

“没问题!绝对给你们安排的妥妥的!”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大明太子:开局逼崇祯退位崇祯十五年:召唤猛将带着农场混异界庆余年三国:穿越曹昂,从截胡邹氏开始大唐:旅行青蛙,开局长生不老道魂少年铁血战神摄政红楼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三国:开局获得霸王武力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大秦第一熊孩子大唐:灵气复苏,全民修仙!福寿至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王爷要咬人:宝贝,别太坏!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乱世三国志(完结)女特工穿越成首富千金:特工皇后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开局女悍匪抢我做压寨夫婿!三国:白毦陈到隋唐:以一己之力护大隋万世昌隆书生的悠闲生活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绝世小书儒大唐锦鲤小郎君张逸风姜凤小说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明末枭雄公子无期秦昊是什么小说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嫏嬛姝开元帝师明末之木匠天子三国我为皇穿越错了怎么办恶姐当家:只要脸皮厚顿顿都吃肉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武则天之无敌风流太监的我:称呼是我最后的倔犟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公牛传人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黄帝内经百姓版倾城欢都市邪主王牌悍妃,萌夫养成雇佣兵系统,开局卖掉倭奴所有人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