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吸引众人的,是何雨柱提出来的个人手艺展示部分。他在计划中提出了两种方案:一是大家各自展示一下除了八大菜系的招牌菜之外的厨艺功夫,例如,宫廷菜,地方菜,或是一些能充分展示刀工,勺工之类的特殊菜品等等。
二是特色菜,这才是真正体现每个人水平的环节。没有经年的练习、广博的见识、充足的底蕴,即使一位做菜做到了极致的大师也开创不出自己的特色菜。
自古至今,几千年来,勤行当中积累出来的那些传世名菜,要么是误打误撞,要么是灵机一动,要么是靠着特殊的食材调味,像开水白菜那样大师冥思苦想,反复尝试,经年磨砺之下开创出来的上品佳肴,才能经得起时光的考验,传世不休。
何雨柱这个想法一提出来,大家是既感兴趣,又觉头疼,既舍不得放弃这个扬名传世的好机会,又生怕失手成了笑柄。
最后还是袁经理提出暂时搁置,这部分在计划当中特意留出来展示的时间,谁有了好想法,不断的添加进去就可以。
送走七位助阵的大师,袁经理笑着对何雨柱说:“你小子真是一身都是心眼,你看刚才把几位大厨给愁的头发都快揪光了。”
何雨柱撇了撇嘴:“我看大师们还是高兴居多吧?再说那头上头发本来也不多了呀。”
说着,何雨柱随手掏出一张纸,递给伍德凯:“师傅,这是我对一些菜的想法,您给指点指点。”
伍大厨扫了袁经理一眼,心说:怪不得你当经理,还真是会看人。我这个徒弟啊,恐怕不止有九十九个心眼。他接过那张涂改痕迹明显的菜单,扫了几眼,就被深深地吸引过去了。一会儿皱眉思索,一会儿又抓着何雨柱不停的询问。还向袁经理要来纸笔,不停的在上面记着什么。
何雨柱这才知道,原来自己师傅文化程度也不低。袁经理见师徒二人这般投入,也不再打扰,打了个招呼就出去忙自己的事儿了。
一番讨论下来,何雨柱也不得不佩服。师傅就是师傅,即使自己有着后世见多识广的加持,很多地方还是抓不住要害,最后要靠伍德凯一句指点,打破迷津。直到后厨来人召唤两位大厨前去做菜,二人才从遐想中醒来。
……… ……
何雨柱兴奋得说:“师傅,这样咱就可以把中秋、国庆两天的主宴单子定下来了。其中有些材料,天南地北的还真需要早点准备,我先拿给袁经理看看。除了这两个咱们独创的席面之外。活动最后,我再加上自己琢磨的药膳养生七宝,整个就齐活了。”
最大的难题解决之后,何雨柱一身轻松,又开始把主要精力转向到轧钢厂那边,仔细地考虑自己怎么分配技术学习的时间。轧钢厂的主要技术工种是钳工、锻工、车工和焊工,现在他考虑的是自己先只学一种呢,还是齐头并进。
这几天开始学习钳工后,何雨柱发现学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
0 ..0
或许到了七八级这种可以手搓核弹的高层次,难度会大大提升,对天赋、知识、精力等方面的要求非常高。
但至少现在这个阶段,何雨柱觉得只学一种技术有点浪费时间了。琢磨了半天,何雨柱一拍脑袋:拼了,死就死吧。焊工暂时用不上,可以不考虑,其它的学就完了。
当然,酒店这边也不是全都撒手不管了。除了日常做菜的活儿,何雨柱又跟着几位大师讨论了两次菜单的安排。活动打头就是川菜系列,虽然何雨柱已经拟好菜单,但是跟伍德凯师徒俩从头反复捋了三遍,防止出什么岔子。
特别是何雨柱提出的5款特色创新川菜,虽然是在系统里练熟了的,也免不了要在现实中反复再练习几次,让师傅和众人都提提意见,对制作过程进行一下精修。
而其他参与盛会的七位大厨也都是自己私下准备周全之后,才组织了两次集中讨论。
直到10天后,才终于把整个活动的单子确定下来,但是也不敢说后面不会变动更改。最后一次聚会,大家一直商议到晚上6点才最终定下结果来。
随后,何雨柱亲自下厨做菜,独创的五道特色川菜加上其它七个菜系各一道菜,一桌十二道大菜,让七位大师傅赞叹不已,真正见识了传说中的伍德凯高徒、峨眉酒店最年轻的大厨的手艺门.
解决了活动筹备的问题后,何雨柱继续维持着工厂、酒店、四合院,三处往返奔波的日子,虽然免不了劳累疲惫,但是时时刻刻都有收获,这种感觉促使着何雨柱,一刻也不停歇。
前面经过了仔细考虑后,何雨柱在厂里的安排是先攻克钳工技能,将孪生能力和系统模拟时间放到钳工技能的练习上。其它工种技能暂时只能靠自学了。
所以轻松入门之后,何雨柱的钳工水平进步得飞快,一直让刘师傅吃惊不已。他总有一种感觉,只觉得不知哪天一觉醒来,何雨柱的钳工水平就超过自己了。
更离谱的是何雨柱还三线作战,同时还跟着两位两位马师傅、熊师傅分别学习车工和锻工。这种在常人看来非常离谱的安排,偏偏何“六二零”雨柱不但没有被拖垮,反而各个都进步神速。
就这样每天在工厂里学习五个小时,酒店掌厨4个小时,何雨柱的时间被自己安排得满满的。
三车间竟然是个混合车间,各工种都有,日常主要是承担厂里机床的维修和少量的生产任务。所以老娄特意安排他到这个车间学习,既不影响厂里的生产,也能让他多学点东西。
四合院里几位在轧钢厂上班的工人,基本都在其它生产车间,就这样过了一个月的时间,众人竟然没有碰过面。
机器轰隆隆得作响声中,何雨柱干脆利落地完成了一个工件的生产,他抬起汗津津的额头,笑着问道:“刘师傅,怎么样?”
“好家伙,至少有那些进厂两三年的工人水平了。这要是个学徒工啊,立马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