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清清拉住三婶说道,一旁的叶老三跳起来都不同意,“怎么不是我的?
我的孩子,我能不知道吗?大丫,你虽然有本事,可这是大人的事情,你一个小孩子家家还是别管了。
你还是个姑娘呢,胡乱掺和,可没有什么好名声。”
唯有香玉,神色有一瞬的闪躲。
叶清清扶着三婶坐下,她早已经泪流满面,大好年华的姑娘熬成了面容憔悴的妇人,最后得到的却是这么一个结果。
“香玉姑娘,你愿意跟着我三叔,就是为了吃苦吗?
我们叶家什么家境,你从这几间屋子也能看出来,绝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你跟着我三叔是享不到什么福的。
你若是觉得他能考取功名,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我三婶拿嫁妆供养他,伺候他多年,他尚且止步不前,难道你还指望他有更大的出息吗?”
香玉肯跟着叶老三,无非就是为了过的好,可叶家……也就是普通的农家,莫说是什么情爱,能将发妻置之不顾的人,这样的情爱你敢要吗?
男人贪图女人色相,女人则想把日子过得好。
香玉愣了愣,看着叶家这一大家子确实都不欢迎她,且家里看起来也不富裕,嫁进来岂不是只有吃苦的份儿吗?
“三郎……三郎说了,嫁进来不会让我吃苦的,家里已经富裕了,娘出去一趟,带回来的银子一辈子都花不完,一定不会让他这个儿子受罪吃苦的。”
全家人的目光一瞬间都集中到了叶老三脸上,好哇好哇,财不外露,你竟然还把家里的事儿主动说出去?
“三弟,家里没银子给你纳妾用。
家里的积蓄都是中公的,是给孩子们以后成亲用的,你一个当三叔的好意思吗?”
叶老大第一个就不同意,那都是她闺女挣的!虽说归了家里,可绝不允许给老三拿去纳妾,家里一共就五个孩子,三个都是自家的。
二房两个闺女,长大了嫁出去又用不到什么银子,倒是他家三个孩子,两个娶妻,一个出嫁,要花费不少呢,他还是长子,儿子是长孙,这些东西以后也是给他的,谁觊觎这些银子,不就是觊觎他口袋里的钱吗?
“你信了?
你看看我三婶,家里若是有银钱,她会成这样吗?
姑娘,我阿爷阿奶不会答应你们的亲事的。”
香玉犹疑不定,不知道这是真是假,全家人的心思出奇的一致,不行就是不行。
“香玉,我会对你好的!你相信我啊!”叶老三急了,怕自己到手的美娇娘没了,飞快的抓住香玉的手一诉衷肠。
“爹娘,她已经有了我的孩子,我也已经跟付氏和离了!
难道你们要看着儿子当一辈子的光棍吗?
儿子非她不娶!”
……
叶老三神情激昂,家里人看他的表情却跟看傻子一样。
“老三,她到底是什么来路,不要再藏着掖着了。”叶老汉叹气着说道,儿子大了啊。
“她……她是无父无母的苦命人……”
“砰!”叶老汉捡起垫桌子的石头就扔了过去,叶老三一躲,石头砸到后头的门板上,发出声音,力道不小。
“老子问你,她是什么身份,出身,在哪儿认识的,做什么过活的!”
叶老三害怕了,从小到大爹从没对他这么严厉过。
“香玉她是城里乐坊的舞姬,经常受人欺负,不过你们放心,她卖艺不卖身的,是个好姑娘!
我怜她命苦,这才给她赎身,带她离开……”
乐坊舞姬?赎身?赎身不就需要银子吗?有人心里警铃大作了。
“赎身?那得不少银子吧,三弟哪来的银子给她赎身?还不是用的家里的,爹,娘,我不同意!
家里的银子都是中公的,是给老三念书用,让他考取功名护佑家里的,他拿去纳妾给人赎身!
凭啥啊,这银子必须得还回来,要不就把老三分出去!”
叶老大指着叶老三,在他眼里这个弟弟坏透了,比起木讷的老二,老三读过书,心眼子多,眼睛一睁一闭就把家里人给算计进去了。
分家,又是分家,树大分枝啊!三个儿子,个个都有毛病,叶老汉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到底是不是家里祖坟有问题,让每个儿子都不成器?
“爹,娘,你们就答应我跟香玉吧,我们是真心相爱的啊!”
叶老三还在苦苦哀求,就是不搭理叶老大,也回避他的质疑,只要不分家,自己就能依靠大房,一大家子里只要出了一个能干的人,那他就能享受下半生了。
“老婆子……你说吧,怎么办。”
痛苦纠结的叶老汉,看向了自己的老伴儿,家里的大事小事,叶老太都是有话语权的,积威甚重,叶老汉已经习惯万事有她做主了。
叶老太表情麻木,像是看了一场闹剧,她想到了燕家,大富大贵,按理说没有什么不知足的,可还是过成了那样。
那些人尚且如此,更何况自己家里,原来不管是大户人家,还是乡野小民,达官贵人,家里都是一样啊。
经历不同,心境眼界都会不同,人不是生来就无知的,生在穷乡僻壤的人,你怎么能指望她凭空成长的多么睿智呢?
“老三,你非要娶她不可吗?下定决心,一定要?无论付出什么?”
叶老太郑重的问道,三个儿子都是她亲生的,都是她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生出来的,她每一个都舍不得。
儿大不由娘啊。
“是,儿子一定要娶香玉,她是最爱儿子的人,她不嫌弃儿子,还怀孕了。”
叶老三坚定的说道,看着香玉的肚子,已经充满了美好幻想,以后别人再也不会拿他没儿子来说三道四了。
“好,那你就分出去吧。
我们叶家,不留狼心狗肺的畜牲,你若是要娶这个女人,就出去吧,家里没有东西给你,也没有家产积蓄给你,我们也不要你养老。
你害了付氏,你的那一份,就留给付氏,若是她改嫁,就给她做嫁妆。
谁叫你花光了她的嫁妆读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