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继续烤,客人们继续吃。
当所有食材都烤完了之后,客人们全都还没吃过瘾。但也没有了办法,只能下次再来了。
而后,客人们你一斤,我一斤,很快又把背篼里的李子全部买光了。
现场就吃。
对于李子的口感大家也都觉得很不错。
李青准备收摊回家了。
周煜、陈跃等所有的客人们告辞离开,他们都还要回诗会现场。
诗会还没有结束呢。
有了这样一个插曲之后,所有人的兴致都更高了。
秦小墨对李青道:“老板,那我也走了。我再去其它地方转转。”
李青点头,“秦编辑下次再来。”
“好的。”
秦小墨离开后,李青开始收拾东西。
收拾好之后,骑上摩托车回到家里。
时间上午11点半,还比较早。
李忠池、刘海波两位师傅见李青回来了,都说“今天这么早就卖完了吗?”
李青点头,“今天有人在落峡谷举办诗会。诗会的人都来了,所以卖得快。”
两位师傅都点头。
李青站在池子边上看两位师傅做活。
现在已经在收尾了。
中间的假山都已经安装好了,非常漂亮!
今天下午就能够完工了。
之后再放置几天,然后就能够蓄水,将红鲤鱼和两只乌龟都放进去了。
时间慢慢到了中午12点,老妈已经做好了中午的饭菜。
那就下班,休息一下后准备吃饭了。
……
下午。
李青出了院子。
去李富良家里看看麻筛编好了没?
路上。
从一棵长得十分高大的龙眼树下经过。
这棵龙眼树至少有15米高,枝繁叶茂,密密麻麻一摞一摞的挂满了龙眼。
已经成熟了。
看上去非常诱人。
“小青,吃龙眼。”从树上传来一个声音。
树上有人?
李青抬头看了一阵,才看到一个人站在一处树干上,正笑呵呵的看着自己。
是刘忠江,上次李青在河边向他买了鱼。
对,这棵龙眼树似乎就是他家的。
李青有点印象。
随即说道:“刘叔,今年你这龙眼结得好!”
刘忠江笑道:“是还可以,我来摘点回去吃。接着,我给你扔两摞下来。”
不等李青说话,刘忠江就已经将一摞龙眼丢了下来。
李青只得赶紧接住。
很大一摞,至少得有两斤。
正要道谢,刘忠江又是一摞扔了下来。
李青再接住,然后赶紧说道:“刘叔,够了够了,这都太多了。”
刘忠江道:“这点哪里多了?小青,以后要吃了,自己来摘。随便摘,你看这满树结了这么多,我们根本吃不完。”
李青道:“刘叔,可以摘去卖啊!”
刘忠江道:“是要卖一些,但也卖不完。卖不起价格不说,还不太好卖。”
李青点头,在镇上卖龙眼,可能的确卖不起价格。
有些地方的龙眼价格很贵,要卖十几块钱,甚至是二十几块钱一斤。但在镇上,能卖五块钱一斤都不错了。
和李子的价格差不多。
李青向刘忠江表示感谢,而后告辞离开。
一边走,一边吃。
龙眼还是很好吃的。
在以前,龙眼不只是叫做龙眼。而是根据个头从大到小分别叫做龙眼、虎眼,以及鬼眼。
因为它们的个头差别挺大。
小的直径只有1厘米多一点,而大的直径能够接近3厘米。
不过现在,人们不管个头大小,都统一叫做龙眼了。
然后另外赋予了一个新名字,桂圆。
桂圆和龙眼就是同一种水果。只不过很多人往往都将风干了水份的龙眼叫做桂圆。
风干了水份的龙眼李青不怎么喜欢吃,还是新鲜龙眼好吃。
水多,也比较甜。
一路吃着,慢慢到了李富良家里。
李富良正在院子里编麻筛,已经在进行收尾工作了。
非常漂亮!
应该就是给李青编的麻筛了。
看到李青进了院子后,李富良笑道:“你来了。稍微等一下,马上就好了。”
李青道:“不急。富良爷爷,你慢慢编。先吃点龙眼,来的路上刘忠江叔给的。”
李青借花献佛,放了一些龙眼在李富良面前,请李富良吃。
李富良停下手里的活,一边道谢,一边拿了一个龙眼吃。
吃完后,说道:“他家今天这龙眼还挺好吃。”
李青点头,“的确,结得也好。”
李富良继续做活。
李青看了一阵后,说道:“对了,富良爷爷,李跃呢?没在家吗?”
李跃是李富良的孙儿,今年10岁。
李富良摇头,“没在。吃了午饭就跑出去了。不到天黑不会回来。”
李青笑道:“正常,他们现在正是好玩的时候。”
好不容易放了暑假,村里的孩子们成天都到处玩,高兴得行。
李富良又道:“就只知道玩,作业也不做。”
李青再笑道:“还早,过段时间就会做了。”
两个人聊着天。
不久后,李富良编完收工,然后说道:“小青你看看,看行不行?”
李青笑道:“富贵爷爷的手艺没得说,相当漂亮!而且,看着就结实耐用。”
李富良很高兴,也笑着说道:“这样就好,那这个麻筛就拿给你了。以后还要再编什么东西的话,尽管来找我就是了。”
李青点头,连声说“好”。
之后拿着麻筛告辞离开,将龙眼留了一半。
李富良一再表示不要,但李青还是坚持留了一半,说待会李跃回来之后,给他吃。
李富良一再表示感谢。
……
县诗词楹联协会。
周煜结束了在龙溪谷举办的诗会,回到了县诗词楹联协会。
他找到会长何文远,很有些兴奋的说道:“会长,今天的诗会现场出了一首,有可能会开创一种新的诗体的诗。”
“当真?”何文远极为意外,又非常惊喜,急切道:“是什么样的诗,快拿给我看看。”
周煜拿出手机,在相册里找出一张照片,让何文远看。
照片自然就是他拍摄的,李青写在地面上那首《咏雪》了。
何文远先是疑惑诗怎么写在地面上?
等看清楚内容之后,脸上的惊喜之色更浓。先是连说了几个“好”字,然后又说道:“这诗前面三句幼稚可笑,但最后一句力挽狂澜,让整首诗瞬间变得绝妙!如此构思当真是第一次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