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平定三秦之后,
刘邦的领地也随之扩充了数倍。
他麾下的军队,
更是从原本的三万,疯狂扩张到了数十万之众。
这下刘邦觉得自己的翅膀硬了,
还在对项羽发动进攻的前夕,
撤了韩信的大将军职务,并让萧何和韩信留守关中。
刘邦他自己则亲自挂帅,
带着张良、陈平等一众谋士和大军浩浩荡荡地向东进军。
结果,
刘邦率领的五十六万大军,
在面对项羽的三万精兵时,
竟然被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损失惨重。
这一仗,几乎把平定三秦后挣来的本钱,全都给赔光咯。
刘邦输的灰头土脸,无奈之下他只好重新起用韩信。”
突然被苏治提到了当年犯下的错误,
高祖刘邦有些尴尬笑了笑,
对身边的吕后等人解释道:“当年太过年轻,一时大意了……”
“呵……”吕后冷笑一声,不搭理刘邦,扭头看视频去了。
其他人则陪着刘邦,尬演道:“陛下一时大意,可以理解,理解……哈哈哈!”
“……”
视频继续直播,
“回过头来,咱们接着说韩信。
当初,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击败章邯,
迫降司马欣、董翳,
还定三秦占领关中之时,
项羽又在干什么呢?
原来,那时候的项羽正在全神贯注地平定齐、赵两地的叛乱,暂时无暇顾及被他边缘化的刘邦。
其实项羽当初分封诸侯王的时候,
对分封结果感到不满的并非只有刘邦一人,田荣也同样心怀芥蒂。
要知道,
田荣在秦末复齐国行动中出力甚多,
但是项羽在分封诸侯王时,却未将他考虑在内。
这使得田荣对项羽心生怨恨。
田荣,秦末齐国狄县人,出身于故齐王田氏宗族。
秦末陈胜起义后,
他与兄长田儋在齐地揭竿而起,田荣为相国,致力于恢复齐国。
后来,他自立为齐王,起兵反抗项羽。
也正是因为其他人对项羽的反叛,这才让刘邦有了喘息的机会。”
“在成功平定三秦后,
刘邦打着替楚王报仇的名义,
相继收复了魏王、河南王、韩王、殷王的领地,
并与齐王田荣、赵王歇结成联盟,
共同对抗项羽。
但由于各诸侯王各自心怀鬼胎,联盟在彭城一战中被项羽击溃。
不过也正因为这场败仗,
也大大削弱了其他诸侯王的实力,
也为韩信后续平定诸王埋下了伏笔。”
“彭城之战后,原本与刘邦结盟的诸侯王见风使舵,纷纷倒向项羽。
但这也为刘邦提供了进攻他们的正当理由。
特别是已经归顺刘邦的魏王豹,
他见刘邦势微,便心生叛意,与项羽勾结,企图从侧面夹击刘邦。
魏王在黄河沿岸布下了重兵,防守固若金汤。
而当时韩信手中仅有百余条破旧船只,强渡黄河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但韩信足智多谋,
他很快便想出了一条‘避实击虚,声东击西’的妙计。”
“韩信先是以一万兵马和战船作为诱饵,
假装准备渡河,
吸引魏军的主力,到对岸渡口防守。
但他真正的大军,却沿河悄然北上,来到了夏阳古渡口。
由于船只已被集中在下游,
韩信便创造性地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渡河工具——木罂。
即将几十只小口大肚的罂容器排成长方形,用绳子紧密捆绑,四周以木头加固。
借助这种独特的'木罂',
汉军在魏军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顺利渡河,
并成功突袭了魏国的军事要地安邑。
安邑的失守让魏王惊慌失措,
他急忙派遣军队前往救援。
与此同时,
韩信原先布置的一万疑兵,也趁机飞速渡河发动进攻,
与已攻破安邑的大军形成夹击之势,前后攻击魏军。
在汉军的前后夹击之下,
魏军首尾难顾,最终溃败,
魏王豹也被韩信生擒。
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韩信就成功平定了魏国。
韩信这一仗,
不仅消除了汉军侧翼的威胁,重振了军威,
更让他的威名,就此远播天下。”
“不过韩信虽然灭了魏国,
但黄河以北地区还有代、赵、燕、齐等诸侯国虎视眈眈。
为此,
汉军决定兵分两路:
一路由刘邦亲自率领,退守荥阳,以正面对抗项羽的进攻;
另一路则由韩信统领,率兵北上平定北方的几个诸侯国。”
“韩信北山的首个进攻目标,是代国。
由于代国国力弱小,
军队战斗力不强,
因此很快就被韩信攻破。
此时,刘邦却为了补充荥阳战场的兵力,派人来接收了韩信的大部分军队,仅给他留下了三千余人。
面对这样的困境,韩信却并未气馁。
他就地招兵买马,最终又临时凑集了三万人的队伍。”
“令人惊叹的是,
韩信就是凭借这支临时组建的队伍,
却成功战胜了赵国的二十万大军,
再次创造了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
“攻赵之战,韩信再次以弱胜强,还是三万临时部队打赵国二十万正规军……”
“我实在无法想象,除了韩信,还有谁能做到如此地步?”
“李靖可以吗?他好像也很厉害。”
“难说……”
“韩信如此牛皮,莫不是飞熊转世,或者孙武再生?”
“说起飞熊转世,不是有句古话吗?‘飞熊四转世:先姜尚,后孙膑,五百年前诸葛亮,五百年后刘伯温!’”
“我去,你这话是哪儿听来的?这也太夸张了吧……”
……
“汉王三年(公元前204年),
韩信率领新征调的三万人马,发起了灭赵之战。
赵国统帅陈余集结了二十万精兵,
驻扎于易守难攻的太行山井陉口,严阵以待。
井陉口,是太行山着名的八大隘口之一,也是汉军攻打赵国的必经之地。
此处有一条长约百余里的狭窄驿道,
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当时,赵国谋士李左车分析了战局,并向赵军主帅陈余献策:
‘汉军千里赴战,士卒饥疲,加以井陉之道狭且长,车马不能并驰,行伍绵延数百里,其粮秣辎重必居后。
我军宜守不宜攻,但掘深沟,筑高垒,则汉军不得进。
臣再自请骑兵三万,由小径断汉军辎重,使韩信之军进退维谷,且野无所掠。
不逾十日,必擒韩信、张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