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乾坤打量少时,先是高抬自己,后是提条件,有意思,有胆量!
龙眉虎目配上这个名字更添几分霸气,眼珠转了转,刁钻道:“若是用尚瑜皇族换百姓呢?”
公仪漱月仿若早就心有成算,只微微一笑,水弯眉舒展,小鹿眼弯成上弦月,朱唇轻启,语气坚定果敢:“古人云,天地有变,君省其德;庶民有难,臣思其愆。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既然尚氏皇族弃天下人于不顾,天下人又何妨同弃之?”
夏侯乾坤很是意外,对掌权者而言,此话大逆不道,许多男子都不见得有这个勇气当着可能即将成为下一任皇帝的面说出来,即便事实如此却无帝王喜欢,因为自古以来忠言逆耳。
但他夏侯乾坤是要将尚瑜收入囊中的人,岂会如此小人心性,朗声笑道:“都说尚瑜女子温婉贤淑,没想到如此有骨气、知大义!好,你只需尽全力医治汗王,我保证无论结果如何都不迁怒于人。如何?”
公仪漱月弯腰行过天揖礼:“多谢王子。”
于是,所有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夏侯乾坤将剩余的十个经历皇权争夺还活下来的皇族尽数处死,尚瑜皇族三服以内的宗亲全部流放至岭南瘴气丛生之地,囚禁最激进闹腾的几位官员和不服管教的平民好吃好喝的招待,并无苛责。
经过公仪漱月的治疗,夏侯冼撑了七个月,来年二月初一逝世,夏侯乾坤追谥号为“英”,对公仪漱月仍然以礼相待。
三月初三夏侯乾坤正式称帝,定都燕州,亦称燕都,国号“朔”,年号“元凤”,废除谥号制,改用庙号,又将鸢都更为鸢州。
世人皆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夏侯乾坤为稳住朝局先封赏了祖父采鸥为“西北王”,又封苍遥为正一品大将军,银川为太尉。
这一举动让采家里外不是人,于是采鸥平定宛越称负重伤告老还乡,苍遥接回妹妹苍逸称病重辞官而去,银川被公仪漱月诊出伤劳之症无法再操劳亦离京,公仪澈因年迈请辞,公仪家仅余公仪皓月留京。
公仪漱月请命与司空长风走遍民间,救助更多苦难深重的百姓,立志编撰医书《百草论》。
我和采心这两个在公仪家学医十年的跟屁虫亦随行左右,然后夫妻二人走前面,我们在后面死命磕糖。
我发誓,这才是磕cp的最高境界,死磕到底(? ? ?? )~
夏侯乾坤理解前朝老臣有心结,但连续走了三位中流砥柱,三位肱股之臣(父亲采柳、二叔采樱、三叔采桦)和一位少年将军采莫,后面的大臣再无法离开——
大哥采归为正二品镇北将军,驻河西四州一郡(祖父收复了沙洲、肃州、甘州,加上凉州、金城郡),从二品卫将军采莫守闽州,正二品大司空采亦更是每日为各种破事伤脑筋,最后索性上书调离燕都。
结果夏侯乾坤给了更操心的职位——正七品“巡按御史”,等级不高却赐以黄金帝令代天子巡狩,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之权。
采止自主请命上任正五品鸢州太守,说是给老小一处容身之所,夏侯乾坤便准了。
大家都知道,采家全部归隐任谁都不放心,也的确下新皇族的面子,所以与其让夏侯氏生气发怒、天天忧心,不如自动求几个不痛不痒的官职让朝廷看得见。
采岁将商行尽数交给七哥采居,自己与他的江湖女侠冷冰游遍万里河山;采居深知审时度势的重要性,领了正四品皇商一职,给夏侯皇室提供经济支柱。
采家目前走不开,夏侯氏也不会允许,但最高的官职已经从正一品公爵降为正二品,再等几年夏侯氏地位稳固了,采家也可以彻底归隐山林。
元凤元年春、夏、秋三季,采家、苍家和银家陆续淡出历史舞台,化为青史传奇。
元凤三年正月十六,采归将西北铁骑交给皇家,采故亦将闽州水师兵权上交,同时辞官的还有采亦和采止。
这一年,采家正式退出庙堂之高,后人史册中只会寥寥数句,说他们安享晚年,世人皆知,权倾朝野之家能安享晚年,原就是一个传奇,甚或一个神话。
几位长辈归乡后的那些年长期居住鸢州,与百姓一起插秧收稻,闲聊家长里短,身体好了不少,尤其是银川、苍逸,感觉体力劳动比脑力劳动省心,愉悦不少。
几位兄嫂都开始学着公仪漱月与司空长风,以及二哥二嫂夫妇周游大朔,孩子们都大了,交给丫鬟和小斯们照顾饮食起居。
很神奇的是,不知为何,兄嫂们像是商量好似的,都只要了一胎——大哥采归、温如玉育有一子采撷,二哥采岁、冷冰一女采挼,四哥采莫、棠梨龙凤胎采拾、采揽,五哥采止、如梦一女采接,六哥采故、暮朝来一子采措,七哥采居、花藻一子采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