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不禁觉得现在的孩子们就像被困在笼子里的鸟儿一样,他们的生活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去休息和娱乐,他们的生活轨迹简单而枯燥,从早到晚都在为学习而忙碌,这样的生活真的太辛苦了。
然而,孩子们的幸福生活很大程度上是由老师们创造的。一位优秀的老师,总是能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学习,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度过每一节课。如果一个老师的课堂生动有趣,孩子们会感到非常愉快,他们会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思维也会变得更加活跃。相反,如果一个老师的课堂只是普普通通的教学,孩子们可能会觉得这 45 分钟过得非常痛苦,他们会感到无聊和疲惫,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因此,我真心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他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和成就感。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地享受学习的过程,才能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和成长。
今天我看了一个中德混血女的故事。这个故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中德两国在孩子教育上的巨大差异。在德国,孩子们都生活得比较自由,他们可以尽情地释放自己的天性,只要不干扰别人的生活,他们做什么别人都不会觉得不对。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的孩子,他们从小就被各种规矩所束缚,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这种差异也许就是中外思想的不同吧。德国人注重自由、平等和尊重,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空间和自由,不应该被别人所干扰。而中国人则注重集体、纪律和尊重,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规则和纪律,以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这种差异也反映了中德两国在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上的不同。德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它的历史和文化都强调自由、平等和民主。而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的历史和文化都强调集体、纪律和团结。
我认为,这种差异并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一种文化的差异。我们应该尊重不同的文化和思想,以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成长。
由于今年项目改革的需求,加之考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许多知识不再需要死记硬背,而是要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景。因此,在课堂上我会设计更多的情境,以激发孩子们思考,培养他们组织语言的能力。我会尽力让我的课堂更加活泼、生动,还会给他们播放一些简短的视频,尤其是社会热点,将其融入课堂,让孩子们共同思考,开阔他们的视野。例如,面对不同的情绪,孩子们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应对,这时我们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思考。
假设孩子们面临考试感到焦虑,他们应该如何应对呢?我给孩子们设计了如下情景。
在考场上,孩子们正紧张地答题,有些孩子的额头上甚至已经冒出了细小的汗珠。小明紧紧握着笔,他感觉自己的心跳越来越快,脑海中一片空白。他知道自己正在经历考试焦虑,但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孩子们都在那七嘴八舌的说着,他们的想法。最后,雯雯给了正确的思路。
这时,他想起了老师曾经教过的方法,他深吸一口气,慢慢地呼出,尝试让自己放松下来。他告诉自己:“我已经准备好了,我可以做到。”渐渐地,他的心跳恢复了正常,思绪也变得清晰起来。
我又给他们设计了另一个情景。
小红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她的手开始微微颤抖。
这时候她该怎么办呀?
超超想了半天,也给出了不错的答案:她意识到自己的紧张情绪后,决定先放下手中的笔,轻轻地活动一下手指和手腕,让紧张的肌肉得到放松。然后,她闭上眼睛,回忆起自己平时努力学习的场景,告诉自己付出了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在这两个情境中,孩子们用了情绪放松法,还有改变自己认知法。
其实我们现在的很多知识跟孩子们都是密切相关的,课本不只是课本,更多的是让孩子们在生活中能够真正的应用,通过今天的学习。孩子们以后面对考场的时候,他们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孩子们慢慢学会了应对考试焦虑的方法,他们会更加专注地投入到考试中,发挥出了自己的最佳水平。
其实孩子们学了一天,个别淘气的孩子,他就会在课堂上捣乱,总是让孩子们做的安安静静的,确实是很困难。毕竟孩子们都是年轻活泼的年龄,但是一节课一节课的灌输,孩子们真的难以吃得消,所以我的课堂上比较放松,允许他们可以自由一些。
其实我的课堂很多时候孩子们都在讨论,其实这种方法也是现在考试需要的,因为我们的答案并不是死答案,需要孩子们有自己的创新。如果光是让孩子们闭住嘴,孩子们真的是难以训练到的,所以还是鼓励孩子们畅所欲言。
通过这些天的训练,孩子们越来越敢说。先让他们敢说,再让他们能够说对,再让他们说的更精准一些,这就是我今后的发展目标。从一个小的问题开始,让他们先描述,然后再从大段大段的开始训练。
现在的考试题已经不是大段大段的背诵,而是要结合情境,结合知识,真正的考察孩子们的能力。所以老师们都要做出更多的辛苦,更努力的提升自己的素质。
老师们每天对自己的要求都很要严格。虽然老师们,嘴上喊着工作太累,但是一站到讲台上,恨不得把自己所学的知识都教会,孩子们的每个老师都是这样的。上了讲台,他们就忘了痛,忘了苦,忘了累。他们都在尽着自己的一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