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于谦如何能等,一夜的功夫,谁知道王振会吹出多少歪风来,要知道只有挨打的小太监能作证,到时候若是再多出一些其他的闲言碎语,怕是真就是小命不保。
“指挥使啊指挥使,你早不走晚不走,偏偏这个时候走,真是让人头大。”
于谦心中如此想,可还是出言相劝:“王大人,行个方便,先将人放了,我让他给你赔个不是。”
王振哼哼两声:“话虽如此,可打不能白挨吧。”
一阵心烦,于谦没想到王振到了这时候还想讹诈。
“王大人,要知道我们就那点俸禄,虽然不多,但是应该也够赔偿了。”
“别!”
王振打断了于谦的话:“这钱不是赔给我的,是赔挨打的那几位,再说了,当时有那些人看到了,谣传了,我都给你压着呢。”
“知道知道,王大人仗义。”
“可于大人,这光压着也不是个事情。”
“王大人说的对,得解决。”
“他们瞎说,我也保不住啊。”
“所以您得给想办法啊。”
“于大人,这东西谣传谣传,没准都成了辱骂陛下了。”
“呦,这话可不能说啊,王大人......”
王振突然一伸手打断了两人各自的话:“这样,二十万两银子,我给你平了,人今晚你领走,明天太阳升起没人知道这事情。”
于谦强压的火气顿时上来了,要不是为了贺云,谁来跟你这个死太监讨价还价。
“二十万?我告诉你王振,一个铜钱都没有。”
于谦伸出袖口抖了抖:“我在御史台,在兵部,你去打听打听,谁不知道我于谦只剩下两袖清风,我告诉你,今天你不放人,明天我就和御史们一起参你。姓王的,你给我等着。”
于谦拂袖离去,背后传来了王振的冷笑。
“于谦,我记得你当初反对废后的声音很响吧,就算皇后请辞,你还是在那边叽叽歪歪的。”
于谦骤然回头:“你什么意思?”
王振慢慢踱步上前站在了墙边:“没什么意思,只不过于大人找我吵架归吵架,不该打我。”
一拳砸在自己的鼻梁之上,鲜血横流。
数道身影越上墙头,穿着服装正是东厂的制服。
“来人啊,拿下吧,我虽然不是朝廷命官,但是也是太子伴读,司礼监掌印大太监,于谦袭击于我,明天交于陛下审问。”
简简单单的两次陷害,一个锦衣卫的代指挥使,一个兵部侍郎双双下狱。
锦衣卫早已乱做一团,是年迈的李千元出面,才把要去闹事的人都压住。
东厂大狱,贺云睡得正香,突然被脚步声惊醒,还未看清,于谦就被扔了进来。
“你是不是捞我了。”
于谦点点头:“你怎么知道?”
“唉,不然你也不会被连夜扔进来,你别多想,明天上朝的时候自有评说的。”
于谦挨着贺云躺在地上,枕着双臂开始聊天,颇有些既来之则安之的意思。
可贺云不知道的是,王振一面开始朝着朱瞻基诉苦,一面开始让手下人暗中腐蚀锦衣卫的官员了,毕竟指挥使不在,贺云又下了大狱,此时正是机会。
朱瞻基看着前胸红了一片的王振有些想笑:“你这一天怎么了,下午差点被贺云打了,晚上又被于谦打,是,他们确实有些过分,可毕竟都是忠臣,你还是将人放了先。”
王振痛哭流涕:“陛下,人放不得啊,先不说失仪的事情,奴才这打也不能白挨啊。”
“那你想干什么?让朕杀了他们?你失心疯了吧,杀了你也不能杀了他们啊。”
王振摇摇头:“陛下,奴才自然知道二位大人是大大的忠臣,可是这脾气实在不好,奴才也不求陛下能杀了他们,但是终归是让他们长长记性。”
朱瞻基将孩子递给孙皇后。
“那你说怎么办,不行你去一人打他们一拳。”
“奴才不敢,奴才怕他们打死我。”
“奴才恳请陛下,让他们在大狱中反省两个月,这两个月每天我会送书本和吃喝进去,让他们改改脾气,不然下次就不是打我了,怕是会殿前失仪。”
朱瞻基这才松口:“不过你说的有些道理,他们作为重臣,心性是第一位的,这随意打人可不好,这样,就让他们在大狱当中休息两个月,等日子到了,你一定要准时将两人放出去。”
“这段时间,吃喝,用度,都是你来负责,若是他们吃的不好,住的不好,处理公务不够及时,朕一样杀你。”
王振谢恩起身,心中早已是笑成了一朵花,随意在脸上擦了几把,紧忙对着朱瞻基赔笑。
恰在此时,朱祁镇突然对着王振伸出了手,这段时间王振没少伺候小主子,两人倒是有些亲密。
“将太子送去东宫休息吧,多派人伺候着。”
王振抱着朱祁镇又谢了几句。
朱瞻基明显有些烦了:“快走吧,王大伴,伺候好太子。”
“陛下放心,太子撒泡尿都比我这小命重要,怎么能怠慢了呢。”
抱着朱祁镇走出寝宫,王振抬头看着天上蒙上了一层阴云的月亮:“两个月,时间够了。”
一个月后,李星寒带着队伍以奔雷之势拿下了北碧,此战出了奇兵,加上夜清风和雅琳公主的压阵,战损几乎为零。
“不要休息了,加快进军速度,在素查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一定要将大城打下来。”
大军缓缓开拔,那些军马口鼻喷血,可仍旧不知疲倦的朝着前方奔跑。
终于在佛统,夜清风发现了班孟的队伍。
残军不过一万多,已经彻底陷入了死局。
“大哥!”
雅琳投入了班孟的怀中。
班孟有些心急,不懂两人为何还要回来。
“大哥,这次我们带来了援军,这位是李玄冥,我师父的侄子,大明最为优秀的将军之一,这次帮咱们改变战局,还望大哥保密。”
班孟对着李星寒微微躬身:“我什么都不说了,大明,李家的恩情,暹罗将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