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出。
众人骇然。
回想皇帝康复以来,选官做事的确有套原则。
提倡依法治国,选贤任能,大半年来,皇帝对待办事的官吏,将领,只要事情办成,从来不吝赏赐。
前有刘鸿训,徐大化因吏治封侯,后有杨肇基,贺人龙因军功封侯。周延儒,刘道周,黄立极等将事情搞砸的官吏,要么被皇帝驱逐出官场,要么被贬谪到偏远地方。
皇帝行事言行一致,朝廷秩序肉眼可见向走向正轨。
反观他们非但没有做成皇帝交代的诸事,逢战还计划待价而沽,参考皇帝的用人原则,辽东将领,官吏属于后者。
不听皇帝建议,还将事情办砸了。
此时,皇帝浑身弥漫杀气,不给皇帝满意答复,让皇帝宽恕他们,他们保不齐难以活着走出乾清宫。
祖大寿身心俱惊,伏地叩首如捣蒜:“陛下,罪臣有罪,罪臣该死,罪臣愿退还钱粮,补齐关宁铁骑数量,望陛下恕罪。”
毛文龙亦肝胆俱裂,本以为身处皮岛,山高皇帝远,纵然欺骗皇帝,小皇帝拿他没办法。
今日面圣,赫然发现自己将皇帝想的太简单。
皇帝一怒,足以决定他的生死。
亦伏地磕头,连连求饶说:“陛下,罪臣亦愿意退还钱粮,将皮岛百姓迁回山东,勤加训练东江水师,望陛下恕罪。”
朱由校怒哼了声,斥责说:“朕给尔等机会,尔等知错犯错,迷而不返,焉能让朕信任。
即日起,剥夺袁崇焕,祖大寿,毛文龙,陈继盛兵权,革除爵位,送去京营反思,书写辽东,辽南官场和军队弊病和各自的战略。”
闻言,众人面面相觑,削爵,囚禁在他们预料之内,然而,削去爵位,剥夺兵权,囚禁京营内,诸将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皇帝何意,是原谅大家,还是没有原谅大家?
所幸皇帝没有杀人,事情比预想中更好,至少,他们短期内保住性命。
诸将恭敬退去,殿内,仅剩朱由校,袁可立,薛国观,杨维垣,朱童蒙,张存仁。
顷刻,殿内紧绷的气氛缓和几分。
袁可立长长叹口气,向朱由校进言说:“陛下,袁崇焕,祖大寿,毛文龙,陈继盛建功不少。至少,依靠城池成功拖延住建奴南征的步伐。
只是官场贪污严重,诸将难以独善其身,臣斗胆为诸将求情,望陛下网开一面?”
杨维垣驳斥说:“袁老,辽东吏治腐败严重程度难以想象,单单刮骨疗伤不足以治理,唯有痛下狠心断其臂,方能否极泰来。”
袁可立望了眼杨维垣,从前和对方素无交集,近来接触十余日,赫然发现杨维垣做事杀人如麻。
辽东将官凡犯事者,难逃他的铁腕铁律。
杨维垣驳斥他,亦说明辽东问题的严重性,迫切性。
这时,朱由校视线转向留下的张存仁,询问道:“张卿,辽东官场腐败,你有何良策?”
朱由校没有采纳几人的建议,目光转向张存仁询问道:“张存仁,你有何见解?”
张存仁疑惑不解,不知何皇帝何意,掷地有声说:“禀陛下,罪臣认为以前朝廷腐败,乃大势所趋,辽东自然不能免俗。今朝廷重典治吏,依法治国,亦是大势所趋,辽东亦不能免俗。
故而,辽东官场军队吏治好坏,表象在辽东,归根结底根源在朝廷,上有所好,下必从焉,上有所恶,下亦从之,臣相信,只要陛下坚持依法治国,继续重典治吏,辽东吏治必能好转。”
朱由校嘴角噙笑,神态玩味的盯着张存仁,追问道:“若朕将辽东吏治交给你,你计划如何做?”
张存仁神色狐疑,他仅是小团山守备,官衔不高,皇帝临时召集他回京城,都让他疑惑不解。
皇帝计划让他负责辽东吏治,表面是将他推进火坑里,若他给出解决办法,或许获得皇帝青睐。
张存仁掷地有声说:“陛下,臣在辽东,职居疏远,以前奸佞盈朝,臣若正直,后世必有比臣更正直的;臣若邪佞,后世必有比臣更邪佞的,若臣冒天下之大不韪,做他人不敢做的事,必遭朝臣上书弹劾。
今朝廷吏治清明,若臣我做事畏首畏尾、苟且塞责,就以负君之罪杀我;若臣假公济私、赡顾情面,就以欺君之罪杀我;若臣贪财受贿、私家利己,就以贪婪之罪杀我。若臣没有这三条罪名,而奸臣诬陷臣,望皇帝乾纲独断,惩治奸邪。
若陛下全权相信臣,臣半年内横扫辽东官场,军队贪污腐败,还陛下个朗朗乾坤。”
好家伙。
好家伙。
朱由校笑而不语。
张存仁随祖大寿被迫投降建奴,这段话,正是皇太极设立都察院,位在六部之上,任命张存仁为都察院承政、一等梅勒章京,张存仁对皇太极建议。
不过,张存仁在大明,在建奴为官,对得起两方朝廷。
己巳之变,张存仁随袁崇焕入援。与建奴战于京师广渠门,身中八箭,又在遵永大捷中立功。
后升为宁远卫副总兵,与总兵祖大寿同守大凌河。
投降建奴,顺治年间,顺治曾命各地封疆大吏考察所属各守令,以文才论高低。张存仁巡察辖下各府县,对廉能的官吏,只要通晓一点文学的便注明上报,而对于那些不廉能的,文学再好也排在后面。
监司不解,张存仁解释我出身武官,皇帝命我考察文才,我主要考察实绩。文学可以造假,实绩则不能作伪。
何况各府县的官吏很多都跟着从皇帝打仗而升迁的,没有多少学问。只凭文才论高低,这不使廉能的官吏寒心吗?
张存仁有能力,会办事,能办好事。
一句话,朝廷不缺少干吏,缺少发现干吏,用好能臣干吏的制度,这也是他召集张存仁回京的原因。
朱由校思索片刻,斩钉截铁说:“张存仁,即日起,你暂住军法处官署,好好翻阅军法处治军的卷宗,认真书写辽东军内弊端,若有独到见解,朕不介意破格提拔,委以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