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盛夏,艳阳高照。
北京各大高校的同学开始进行期末考试,暑假就在眼前。
大家有说有笑,盼望着回家的那一天;但也有些同学会留下来做一些活动,他们的假期会被压缩。
“听说前几天又有同学被打了,这小流氓怎么那么猖獗?”
“就是,早晚给他们突突了。”
“明天上午咱们去医院看看受伤的的同学吧。我兜里还有点钱,咱们去买点麦乳精罐头什么的。”
“行。”
几个同学说着话出了校门,郑卫民走在他们的后面,听得清清楚楚。
他心里摇头叹气,这些小流氓还有最后的狂欢,很多人真的过不去这个年了。
回到宿舍,他带了两瓶好酒,推着自行车,打算去找范究。
今年夏天的双下乡还是平谷,理论上是不会再有什么危险,但他决定还是找范究帮忙打个招呼,万一真的有人不开眼,后面再处理起来也好下手。
去年暑假他的表现异常强势,今年的双下乡活动还没开始,北大留京的各校友都开始关注,一旦有宵小出现,他们会第一时间给平谷方面打招呼,还有打算亲自过来的。
郑卫民跨上自行车,往轧钢厂去了。
夏天的天气热,衣衫薄,小流氓的出手次数多了许多。
范究经常能遇到不开眼的,他名声在外,这些小流氓见到他还会老实一些;也有不开眼的,准备会会他,拔个份,让自己的名声再响亮一些。
郑卫民到了范究那边,又在外面买了点麦乳精和奶糖,去敲了范究家的大门。
“谁啊?”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过来开门,看到郑卫民,觉得有几分面熟,他仔细回想,却又想不太起来;实在是见得太少,只知道是爸爸认识的。
郑卫民摸了摸他的脑袋:“你爸爸在家么?”
“在家。”小男孩被郑卫民手里的东西吸引住,回头大声喊道:“爸,找你的。”
范究从屋里出来,看到是郑卫民,很是意外。
“卫民,你怎么来了?”
郑卫民进到院子里,把东西放下,说道:“这不是来求范哥卖脸的么。”
范究想起来了:“夏天了,要去乡下搞活动了?”
“是了,这次还是去平谷。”
“这没问题,我同那边打个招呼。我在那边好歹有几个熟人,遇到事儿的时候说话还管点用。”
“多谢范哥。”
“你们什么时候过去?”
“期末考试结束,估摸着七月中旬吧,到八月下旬结束,总得让学生们有点时间回家瞧瞧。”
“挺好!虎子妈,去弄俩菜,今晚我和卫民喝一点。”
“成嘞,你们坐着啊,我出去。”
“嫂子别忙活了,我坐一会儿就走。”
“来都来了,总得把晚饭给对付过去吧?”范究很热情。
郑卫民想着王乃强,问道:“范哥,王哥住的远么?等下我想去看看他去。”
范究笑道:“虎子!别愣着了,去把你王伯伯给请过来!”又对郑卫民说道:“咱们俩吃饭,把中间人给省去了,这有点不厚道,哈哈哈。”
小男孩飞奔出去,很快回来,后面跟着王乃强。
一进门王乃强就大笑:“卫民,咱们可有日子没见了!”
“平时也想不起来,这有事儿了我来烧香了。”郑卫民起身,和王乃强握了手。
“找老范就对了!他说话不是一般好使。”王乃强坐下,问道:“小王毕业也有半年了,你们快结婚了吧?”
“快了,领证之后我过来给大家伙送喜糖。”
“我可等着啊。”王乃强心情挺好,毕业之后他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郑卫民去陕北挂职的事情他也听说了,如果他愿意,也可以去地方上当副县长,就像蔡志勇一样。
“今年苹果要出来了,陕北和山东的都有,到时候我送过来。”
“那得和喜糖一道才行。”
郑卫民说道:“那可不成,我得分两趟,这样可以吃两顿饭了。”
“你被东风带坏了呀。”
范究听着有些迷糊:“苹果?”
“农业部引进的红富士,被我种到了陕北。这两天农业部的专家会再出发,去陕北那边瞧瞧去。”
“是不是收获之前还要再去一趟?”王乃强比较关心这个东西,如果真的获得了成功,郑卫民会有机会提前走上半步。
“能去最好。”郑卫民不担心经费的问题,有王东在原北,就算罗强他们可劲儿地造,王东也能负担得起,只怕罗强他们抽不出那么多时间。
吃完饭,郑卫民骑着自行车先走了,王乃强回来又和范究多聊了一会儿。
“老范,可千万记得和平谷那边打招呼,今年的状况不一样,真出了点什么事儿,谁都不好说情。”王乃强收到了风声,许多领导对现在的社会风气不满,认为到了很有必要进行整顿的时候。
范究有点不太信:“去年就有这个风声出来,结果还是雷声大雨点小……今年……你可别拿哥们打镲。”
“让平谷那边的人小心点准没错,我们这一茬的人毕业两年了,卫民去年年底就上了一个台阶,他在原北的副县长挂任期限是两年,两年之后,他极有可能再上一个台阶。他先过来找你说情,是给咱们面子,真要出了事儿,他不会手软的。老范,今年夏天可不能有人通过你来说情。”
“两年……”范究念叨着,忽然问道:“卫民今年多大了?”
“有志不在年高。”
“成,我这两天就给平谷那边打招呼,先把脸卖出去。”
随着期末考试一科一科地结束,双下乡活动的日期也在临近。
在最后一门考完,郑卫民把杜二楼先给送走了。
“回家之后先歇个几天,农业部的专家过一阵子就到,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千万不要不好意思。”
“卫民哥,我记着了。”
“好了,双下乡的活动你不要担心。把宣传部的相机带上,今年夏天你的任务是跟着农业部的专家,记录各种见闻。开学之后,要写一篇文章发在校刊上。”
郑卫民又叮嘱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