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兰一出门,青竹等人也坐上自家的马车送嫁,青菊、青梅、青晨都跟着去了,冉老爹和两位姨娘在家中收拾收拾剩下的东西,就准备交接和去苍州上任的事。
马车一路西行到了京城,人们看到这迎亲的队伍,就知道又有人家成亲了。
今年成亲的人家都不少,虽然都没有直接表明,不过许多人都担心若是太上皇什么时候驾崩了,那家里的儿女又要耽搁一年才能成亲。
所以大伙都默契的在今年该嫁的嫁,该娶的娶,整个京城三天两头都在办喜事,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吉日还没到,所以青兰先进了自己的房子等着,到了吉日后,男方再来接过去办婚事。
青竹一离开京城,就开始想女儿了,想着她现在是不是在哭,是不是想娘了,是不是饿了,是不是尿了,会不会乖乖等着她回来。
总之,一空闲下来就想,所以等青兰进了房子后,就赶紧回去看孩子了,叶初阳和青竹一样,两人都迫不及待回家。
“嘿嘿嘿。”
“阿弋,老祖带你飞飞。”宣国公这会儿正抱着重孙飞高高,小丫头哪里有一点想爹娘的样子,开心得不得了。
“爷爷,我们回来了。”叶初阳喊了一声,祖孙俩这才停下来,小阿弋听到了爹爹的声音,小脑袋赶紧转过来看,小脚非常有力地蹬着。
“哇哇哇。”小娃娃看了看,只见到爹爹,没见到娘亲,小嘴一瘪就哭了起来。
“哦哦哦,不哭,不哭,阿弋,你娘亲去换衣裳了,换上干净的衣裳就来抱我们家小阿弋。”叶初阳这会儿也心疼得很,不过他风尘仆仆,还没有换衣裳,甚至手都没洗,不敢抱女儿,只能在一旁看着。
小娃娃两只小手伸着,想要他抱,可是伸了一会儿,都没见爹抱,小嘴又一瘪,要开始哭。
“爹爹真坏,不抱我们家阿弋,祖爷爷抱着呢,乖乖,不哭,不哭了啊。”宣国公心疼得不行,抱着她哄。
“娘亲来啦,小阿弋想娘亲了没有?”青竹还没进来,就听到女儿的哭声,刚刚换了干净的衣裳,将来不及洗的头发给包着,洗干净手就小跑着来看阿弋。
“娘,呜呜呜。”小家伙看到娘,刚刚只是小声抽噎,这会儿直接变成了大哭,这委屈的声音,可把所有人都看得心疼不已,小家伙真是太想娘了,都急得会说话了。
“喔喔喔,不哭,不哭,娘在这,娘以后都不离开咱们小阿弋,小阿弋是乖宝宝,不哭啦。”青竹轻轻拍着她的后背,小声哄着,小姑娘终于不哭了。
不过眼睛一眨一眨的,像是努力要睁开眼睛,生怕睡着了,爹娘又跑了。
“快睡吧,睡吧,娘在一旁守着你。”
“对,爹爹也守着。”叶初阳趁机插了一句。
小家伙醒来后四处看,见着爹娘都在一旁靠着睡着了,她也不吵闹,乖乖坐起来,玩自己布玩具,这些还都是李姨娘和王姨娘上一次请冉老爹带来的,都是些精巧的小动物玩偶,颜色鲜艳,她每次醒来就会抓起来玩,所以都放在她的床头。
等青竹听到她的声音,醒过来一看,小家伙正玩得开心,真是个贴心的小宝宝。
看到娘醒了,她刚刚长出一颗牙齿的小嘴巴大大地咧开朝着娘笑。
“太可爱了,怎么这么乖。”青竹将她抱在怀里,叶初阳已经换上了干净的衣裳,听到娘俩的动静,醒来就要抱孩子,小家伙也任由他抱着。
青竹抱着孩子去了青兰所在的小院,大家看到小家伙来,整个院子里又充满了欢声笑语,仿佛把路上的疲惫都给冲散了。
成亲这日,许多人来观礼,青竹抱着小家伙和那些夫人们打招呼,小阿弋看着四处挂满了红绸布,一点也不怕生,四处看,仿佛看不够一般,时不时还要仗着别人听不懂,自说自话。
婚礼顺利举行,小丫头跟着去新房要红包,二姨母给了个大大的红包,她的小手都兜不住,赶紧求助娘亲给她装着。
这副小模样又逗笑了许多人,齐玉吉家中的亲眷们笑哈哈地说让两人明年也抱着个胖娃娃要红包,可把两人臊得脸红。
回门这一日,昌源伯夫人贴心地准备了两份礼,一份送到了青兰的宅子里,那里面住的都是来送嫁的,另一份送到宣国公府,还特意准备了一些小娃娃能用的。
冉老爹已经交接好了事宜,带着两个姨娘和家中愿意离开的下人准备出发去苍州。
得知他今日要离去,所有百姓都等在了城门口,见着他过来,纷纷喊道:“大人,我们舍不得您啊!”
“诸位,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我们来日有缘再见,今日众位来送我,就证明大家都认可我,我也舍不得大家,若是各位路过苍州,可要去我家中叙叙旧。”
冉老爹从马车上下来,对着众人作揖。
一个七十来岁的老叟走出来,对着他道:“大人,您对开州百姓和开州的好,我们有目共睹,今日大人去奔向更好的前程,我们没有什么可送,所以大伙就准备了这把万民伞,这都是我们开州百姓的一点心意,还望大人一定要收下。
皇上派了您来,让我们开州从别人口中的不毛之地,变成了人人羡慕的富饶之地,从荒凉的边关,变成了如今商贸旺盛的金土地,让我们普通人家的孩子能读得起书,让女子也能撑起一个家的生计,让孤苦无依的老幼有了家。
大人您的功绩数不胜数,我们心中感激万分,这万民伞,承载的是开州万民的民意,大人,请受老朽一拜。”
老叟的话说完,其余百姓也都学着他的样子朝着冉老爹拜了一下。
“多谢各位,多谢各位,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这万民伞,我一定会好好保存,这都是大家的心意,请大伙受我一拜。”冉老爹也朝着他们拜。
“祝大人此去步步高升,愿大梁传承千古,谢皇上火眼金睛,为我大梁辨识人才!”百姓们看着冉老爹的车马离去,都开始齐声高喊,这一声声高呼,响彻云霄,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