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冲车内部的楚军士卒,忍受着高温的炙烤,对着城门发动了最后的进攻。他们神情坚毅,眼神中透露出视死如归的气魄。
经过楚军士卒坚持不懈的努力,黎阳的城门终于出现一道裂痕,接着出现第二道,第三道。最后终于不堪重负,哗啦一声,彻底碎裂。
“速速后撤,为大军让出进攻通道。”
冲车内满头大汗,脸色涨红的将领,看到城门终于碎裂,立刻下令冲车后撤,让出通道。
但是由于冲车被大火长时间的炙烤,导致大部分的车轮损坏。车内的楚军士卒费了好一番力气,这才堪堪挪出一条通道。
眼看已经有不少士卒因为高温而陷入昏迷,楚军将领只能下令弃车撤退。而城楼的韩浩看到城门已经碎裂,一边命人通知夏侯惇,一边立刻跑下城门进行防守。
好在城下大火还在燃烧,而黎阳城门狭小,门洞内还有很多土石,木桩阻挡。楚军想要从城门进入城中,需要清理一段时间。
果然,正在进攻的楚军士卒,发现虽然城门已经碎裂,但是还在燃烧着熊熊火焰。透过火焰,还能看到被杂物阻塞的城门。
既然还在战斗当中,那还是进攻城墙方便一些。
“报,我军冲车已经攻破城门。但是城门火势太大,里面还有杂物阻塞,我军一时难以进入。”
在城门被撞毁的那一刻,就有传令将情报传到徐庶的耳朵里。
徐庶闻言后,立刻通过千里眼,观察城门处的情况。他发现果然如士卒所说,火势太大,士卒难以靠近。
而且城内隐约能看到魏军身影,徐庶考虑片刻后,对着传令兵下令:“立刻传令前线士卒,先不要管城门,集中力量争夺城墙。
另外通知庞德将军,命他派一队人马前往城门附近,给魏军压力,让他们首尾不能兼顾。”
虽然不能立刻进攻城门,但不妨碍徐庶派人干扰魏军判断。只要楚军有人在城门附近出没,魏军就必须分出一部分兵马进行警戒。
如此一来,就能分散城墙上的魏军兵力,给其余的楚军部队创造机会。
果然,见到楚军有兵马在城门处集结,韩浩硬是不敢离开城门,只能带着人眼巴巴的盯着城外的楚军部队。
本来城门损毁,夏侯惇很是担心。但是听说韩浩带人在城门警戒,这才松了一口气。不过这口气没有松多久,就重新提了起来。
“报,将军。南门楚军攻势猛烈,牛金将军麾下死伤惨重,请求支援。”
“报,将军。西门战斗激烈,吕建将军抵挡不住,请您速速派兵支援。”
随着其余两门不断请求支援,夏侯惇只感觉头都感觉大了。这才第一天啊,这么快就要派出预备队了吗?
夏侯惇抬头看了看天色,发现这才过了半日。如果今日动了预备队,那么接下来会过得更艰难。于是夏侯惇咬着牙,将自己的亲卫都给其余两门派了过去。
“告诉两位将军,这些士卒都是我的亲卫。人数虽然不多,但是战力极为强悍,让他们务必坚持到天黑。”
“是,将军。”
两名传令立刻领着援兵,分别赶往其余两门。
随着夏侯惇的亲卫队加入战场,西门和南门的战况才堪堪稳住。
刘睿在阵中看着麾下将士的攻击已经变得疲软,就知道他们的体力已经到达了极限,于是开口道:“派人通知徐庶,鸣金收兵吧。”
“主公,我军这才攻打了半日。若是继续下去,黎阳城今日就可被我军攻破。”
庞统不理解明明是己方占据优势,为何刘睿却要下令收兵。
“看着今日战况,魏军的抵抗意志还很强烈。士卒们攻打了大半日,已经很疲劳了。而且今日的目标已经达到了,此时收兵没什么不妥。”
刘睿见今日已经给足了魏军压力,而且看情况,今日己方并不能攻破黎阳,所以才下令撤军。
“可是兵法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啊。”
庞统觉得刘睿此时收兵有些草率,于是继续劝道。
“呵呵,士元。这些兵法,对于现在的我军来说并不适用。就算我军无法一次性达到目的,接下来的战斗,将士们也不会丧失士气。
相反的,魏军见到我军每日攻击都和第一天一样,你猜他们心中会怎么想呢?”
刘睿笑呵呵的对着庞统说道,见他低头陷入沉思,于是继续说道。
“是恐惧,那种被对手强大实力所碾压的恐惧。一旦魏军士卒心中充满了恐惧,那么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这种恐惧会被无限放大。
不只是士卒失去战意,连将领也会失去必胜的信心。到时候我军只需轻轻一个冲锋,便可彻底拿下黎阳。”
“是,属下受教了。”
听到刘睿如此说,庞统就知道自家主公心里有数的很,于是拱手受教。
“今日收兵,明日再次加大攻势。”
刘睿丢下一句,然后调转马头返回大营。
“锵锵锵。”
随着战场上响起清脆的鸣金声,楚军各部开始有序退下城墙,向后退却。
而夏侯惇见到占据上风的楚军突然退走,心中满是疑惑。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看到今日能够守住城池,他也没有过多的奢求。
到了晚上的时候,刘睿下令犒赏士卒。楚军士卒在营中大口吃肉,大口喝汤,一点也没有因为攻城不顺,而陷入低落的情绪之中。
反观魏军,经历一日的残酷战斗,见识到了楚军强大的实力,他们都陷入了悲观的情绪之中。特别是听到城外楚军大营时不时传来的欢声笑语,他们的心中就更为彷徨了。
今日虽然守住了城池,但是明天呢?后天呢?他们总不能一直这么幸运下去吧!不只是普通士卒感到彷徨,那些魏军将领也是心中也同样充满了迷惑。
夏侯惇也感到军中士气低落,于是学着楚军下令犒赏士卒。只是那些士卒都不怎么买账,搞得夏侯惇也是无可奈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