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辉没料的是,谢友良还真这么和他耗上了。
刘永辉尝到了火统的好处,信心大增,“寻上门来送死的人,不让他死简直对不起老天爷!”他巴不得天天都有敌人来攻,好痛痛快快地了结他们。
武将守城,文官也没闲着,天天写了传单往城外散,遇到风向顺的时候,又站在城里肆意辱骂谢友良。
一骂他得位不正。
据说谢友良杀了徐真以之后,让接受百官朝拜的时候,刚好下了暴雨,仪式根本进行不下去。更何况他杀死徐真一这件事,本来也是秘密进行,奈何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二骂他挂羊头卖狗肉。
谢友良杀死徐真一,将国号命之为“汉”,意为驱除鞑子,光兴汉族。而这几次和刘家的争纷,全是由他挑起来先动手的。就在他没有攻打集庆之前,也经常在两军的交界处杀烧抢掠。
三骂他没有脑子。
八十万大军攻不下一座四万人的城池,不是没脑子还能是什么?
虽然总结起来差不多就这么几句话,但是那些文人们骂起来,从头听到尾,听一天也不会有重样的。
在刘永辉来龙兴之前,刘永安就特意提醒过他,虽然是打仗,但要学会借势,文人的口诛笔伐,有时候比刀剑还狠。
汉军先时还能对那些骂词无动于衷,可越到后面,越觉得对方骂得太对了!
谢友良围攻龙兴半个月,死伤的人数已经超过城内的人数,这不是无能是什么?
再说了,人家骂他得位不正,也没骂错,他本来就是杀了上面的头领,抢了那个位置,抢了就抢了吧?问题是八十万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么几个敌人在城内住着豪宅,享用着美食,而他们风餐露宿,饥一餐饱一餐,吃了上顿没下顿。
以上这些,绝对是上位者决策失误的体现!
就连刘成方得知他们守了半个月,也深感意外,刘永安趁机和他爹说了火铳的事。
刘成方心里十分激动:“三千火铳就挡住了八十万人的进攻?”
简直是一种逆天的存在!
“让谢贼在那里守着吧,八十万人要吃饭,我看他能支撑多久。”从来不喜形于色的刘成方,此时也已经乐坏了!
至此,集庆城里人人夸赞起大都督刘永辉的勇猛来,之前不利于刘成方的流言,如潮水一般全退了下去。
他也曾怀疑流言的背后有人操纵,但是追查下去,竟是水过无痕,半点蛛丝马迹也没有留下。
不过,刘永辉能靠四万人拖住谢友良半个月,本身就在向外界说明,他并没有抛弃刘永辉,单想想谢友良此时消耗的粮食,刘成方的心情就非常舒畅。
反观谢友良,此时脸色可就不太好看了。
但若是在这个时候退兵,岂不是证明了他的“无能”?
谢友良心一横,又将龙兴围了一个月。
中间当然也攻过城,可惜都是小打小闹,惧于火铳的威力,根本不敢过靠近,而城里趁敌军退出去的时候,就开始修补城墙。直把个龙兴城守得固若金汤,蚊子都飞不进来。
说到蚊子,现在汉军是饱受蚊子之虐啊,八月的天说热不热,说冷还是有一些的,可野外的蚊子一个都没被冻死,一到黄昏就一始哼着小曲给汉军打强心剂了。
为啥称强心剂?
汉王发话了,“有蚊子咬着免得都他娘的睡死了!”
这时谢友良心里开始有底了,“人人都说刘成方不待见他这侄子刘永辉,可见这事是真的。”
城外天天喊:“刘都督你就降了吧?”
城内就骂:“谢友良是个蠢才!四万人的城,八十万大军围成六十万,你还不滚!”
至于为何八十万人会变成六十万?
火铳消灭了一部分,逃跑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病死了。
虽说逃兵被抓是要被斩杀的,可世道这么乱,大胆的逃了也就逃了,逃到吴王那里,人家照样收留。就是刘成方也吩咐了手下,“汉军若是逃回来,优待。”
一个半月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就算现在谢友良想让他们撤,他们也不干了。在这里喂了一个多月的蚊子了,怎么也得有始有终,把城里的人给逼出来才算功德圆满吧?
“说不定天一亮,刘永辉那厮就把城门给打开了,恭恭敬敬地给咱们递上降书了!”
然而他们从秋初等到了秋末,城门也没开,刘永辉也没出来投降。
汉军的粮食吃光了。
自打他们攻城开始,粮食就源源不断地从各处运过来,然而这么多张嘴巴,得多少粮食往里面填?
天气越来越冷,战士们冬衣还没有着落,很多人开始染上风寒。
谢友良虽出身草莽,然该有的排场一样不少,这次攻龙兴就是带着家眷和百官随行,有病随时就医治了。
大家一坚持,马上又过了快一个月。
要说日子难熬,也有。不过,只要一想到城里的人马上要投降了,大家心里再多的怨气也烟消云散了。
汉军在这里守着龙兴喝冷水啃干粮,集庆城里却一派歌舞升平,乐其融融。
刘永安家的大郎如今已经四岁了,二郎也已经两岁了,张氏得知是大儿子制的火铳才让龙兴守了这么久,看到这两孙子自然比别个就更亲切了一些。
两孩子不光长得好,而且嘴巴很甜,整日把祖母哄得高兴得不得了,每天不见到两个孙子饭都吃不好。
四岁的大郎如今俨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动不动会提醒弟弟,“让你不吃青菜,到时候长不高,上不了战场,打不了敌人。”说着有模有样的替弟弟夹一筷子青菜。
二郎虽然只有两岁,却比哥哥贼得多,忙大郎给他的青菜借花献佛递到张氏面前:“祖母,吃青菜,长高。”
张氏:“祖母吃了只能长皱纹,长不高了。”但这是亲孙儿的孝心,比他那亲娘好太多了。再看看二郎那殷殷目光,这青菜吃起来就更香了。
二郎见祖母吃了青菜,马上就抓了块肉,也往他祖母嘴里送:“吃肉。”
看这孩子,多知道疼人!
大郎一看:二郎用不好筷子,又开始用手抓了,还好祖母不嫌弃他。可同样是做孙子的,他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祖母吃弟弟抓过的肉吧?
“祖母,肉不好克化,您用点青菜。”
看,还是大郎懂事、孝顺。
张氏心情更好了。
难怪人家都说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果真是如此。(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