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出发,福金山!
“师座来了?!”
消息如同一颗石子落入水面,瞬间在长台关的模范师军士中掀起了波澜。
正在修筑工事的士兵们纷纷停下了手里的动作,哪怕手上还沾着泥土,哪怕额头上汗水直流,也忍不住朝着山下望去,目光满是激动与好奇。
“师座真亲自来了?”
“不会有错,连营长都亲自下去迎接了!”
金志南一手拎着工兵铲,一边仰望着长台关最高处的那群人,他只能依稀看到那个身影,
但即便只是看到一个身影,他心中也是一阵激荡,他很想冲上去跟他说,
郑城的那座房子很好,很暖和,是他第一个家。
在余光之际,他也在寻找之前经常在包国维身边出现的那抹倩影,只不过人太多了,他有些看不清楚。
“一排长!”
金志南一怔,收回思绪,转头望去。只见连部的通信兵急匆匆跑到自己身边,脸上带着风尘仆仆的急色。
“连长找你!快去连部!”
金志南愣了一下,随即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收起工兵铲,快步穿过战壕,往连部方向跑去。
林大斌站的连部是用帐篷搭起来的简易营帐,见到金志南到来,他不多废话直接开口,
“二娃,团部刚下了新的命令,马上组织斥候小队,潜入福金山一带侦察敌情。”
金志南心头一震,眉头微微皱起,“福金山?那边不是第三兵团的防区吗?”
林大斌叼着烟,吐出一口白雾,语气凝重,“就是因为那边是第三兵团的防区,我们才更要去探探情况!”
他指了指桌上摊开的地图,福金山位于信阳东部,是日军进攻信阳的必经之道。
“情报部的人手调不开,师里也抽不出别的人来,眼下我们还不知道福金山那边的情况,也不知道鬼子的动向。”
正在二人说话之际,帐篷外陆续走进了十几名军士,都是些老面孔。
众人一进来,见到林大斌都是先立正敬礼,后又看到了一旁的金志南,也都是默契地朝他点点头,
金志南目光扫过身旁的这些军士——他们都是连内的尖子,都是老兵。
“二……金排长之前在鲁省待过,也打过游击战,所以这次由他……噢,还有这位张联络官共同带队。”,林大斌向来说话直来直往,
他指了指自己身边的张辙,向众人道。
张辙此时上前来向众人点头,“我之前在长江南岸执行过任务,后来北上时辗转经过福金山一带,对那片地形还算熟悉。”
众人简单熟悉之后,林大斌继续道,“带足装备,悄悄渗透,这次只是一次侦察任务,
记住,尽可能避开鬼子巡逻队,能不交火就不交火,明白吗?别像个莽娃儿一样!”
“是!”
………………
夜色如墨,斥候小队行进在崎岖的小道上。汽车将他们送到了黄川一带,再往前便是第三兵团的辖区了,
虽然这里仍在同盟军控制区内,但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关注,他们并未走官道,而是沿着山间的小路穿行。
落叶被靴底踩碎,发出细微的脆响,队伍在黑暗中如一条悄然游走的影子,贴着丘陵地带蜿蜒前进。
斥候小队都穿着稍浅一些的迷彩罩衫,这种罩衫是在普通军服外面额外套上的,比标准军装更适合隐蔽。
他们的m35钢盔被帆布包裹,破坏了金属反光,或许是这次任务地区跨度极大,所以几乎众人身上都叠满了物资,
腰间挂着的杂物袋里满是干粮,让别腰间别的着工兵铲、防毒面具筒都挤成了一团,
Y型背带上绑着饭盒里也满是吃的、雨披中间还夹了好些子弹,甚至在间隙处都插着木柄手榴弹。
金志南背着一支中正式步枪,枪口用布条包裹,防止反光,手里拎着一柄毛瑟手枪,枪把上的绳子被他套在了手腕上。
队伍中有些人配备了mp-28冲锋枪,这款枪短小精悍,在巷战和丛林中等近距作战中格外受欢迎,
但是众人真正注意的,是队伍里的两名陌生军士。
这两人是上车前加入小队的,连长林大斌只是说他们二人是师里面的人,能帮上他们的忙,
上车后这二人就始终沉默不语,下车后也是步伐稳健,甚至连呼吸都控制得极其平缓,走在队伍中央,却又不露丝毫存在感。
他们的军服和其他人没有太大区别,枪背带紧贴身躯,行进时几乎没有多余晃动,
他们手中的武器让众人印象深刻。
那绝不是任何一种模范师现役制式武器!
他们手里握着的,是一种从未在部队里见过的步枪——
它比普通步枪短了一截,但枪管却更厚重,枪身线条棱角分明,握把位置与传统步枪不同,弹匣插在机匣底部,而不是像mp-28那样侧插。
它看起来像是步枪和冲锋枪的结合体,既不像普通步枪那般笨重,又不像冲锋枪那样简短。
并且弹匣比也冲锋枪的的要大一些……
“这是什么枪?”,终于有人忍不住开口向那二人询问。
走在前方的其中一名军士只是瞥了他一眼,嘴角微微一扬,却并没有回答,而是继续低头赶路。
张辙见状,低声笑了笑,压低声音道,“他们是团长从师座那儿要来的‘帮手’,师里的人……你猜他们是什么来头?”
金志南却是沉默不语,但心里已经明白了一些东西。
这两人是模范师的核心精锐,说不定就是师座的那支直属队,他们的存在本身就说明,这次福金山之行,绝不会只是一次普通侦察任务。
夜色更浓,斥候小队无声地融入了黑暗,向着福金山深处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