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爱不爱的,万一有人误会怎么办。
不过说的倒是没有错,他们文人之间有自己的偶像,这个再正常不过了。
“孟浩然前辈您这话就谦虚了,这谁人不知道孟浩然前辈您的大名呢,”陆游笑道“您和李白前辈的诗,各有各的风采。”
高适也点头“确实如此。”
“直到公元727年,一直求职无果的孟浩然前辈您终于等到了一次能够施展才华的机会。
因为这一年,唐玄宗李隆基将诗赋列入了进士科。
于是孟浩然前辈您告白李白前辈,奔赴京城参加科举。
这也是孟浩然前辈您第一次参加科举。”
孟浩然听到这个,苦笑了一下“小仙人,我这科举,没中,”他一直自信满满的觉得自己能够中的,结果,罢了,他现在也早已经看透了。
虽然是没中,但是现在结果已然不一样了。
不过要是小仙人没有出现,他之后又是什么样的呢?
天幕前的老祖宗们无奈,其实科举没有中很正常的,这科举也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确实没中,”黎雾点点头,一脸同情的看着孟浩然,甚至还惹怒了唐玄宗李隆基。
“初入京城的孟浩然前辈您那可谓是意气风发,在考前太学的一次诗会上,以一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让在场的所有人为之倾服,无人再敢动笔。
而孟浩然前辈您也因此打进了开元年间最顶流的诗友圈。
名相张九龄、诗佛王维和正在准备考试的未来七绝圣手王昌龄都成了孟浩然前辈您的好友然而考试结果公布之后,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孟浩然前辈您没有中,您的好友王昌龄中了进士。
正当考场失意的孟浩然前辈您准备收拾铺盖准备回老家继续归隐的时候。
您的好友王维又给您创造了一次常人梦寐以求的机会。
当时身为太乐丞的王维是可以自由进入宫廷的。
临别前,想带孟浩然前辈您去宫中见一见世面。
结果,当时就偏偏碰到了前来慰问的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自然早就听闻孟浩然前辈您的大名,也知道您略有文采,于是就让您现场作诗。
于是孟浩然前辈您就作了一首
《岁暮归南山》,没想到其中的一句,‘不才明主弃’,涉嫌吐槽皇帝,唐玄宗一听,当时就不开心了。
哪里还能留孟浩然前辈您,于是这大好机会就便成了绊脚石,孟浩然前辈您也因此被放归襄阳继续归隐,从此断了仕途。”
黎雾同情的看了孟浩然一眼,谁知道,这偏偏就惹怒了唐玄宗。
孟浩然抿唇,沉默不语,小仙人说的这些都还未曾发生,
不过孟浩然也觉得自己的运气是差了些,他敢肯定自己肯定没有吐槽皇帝,给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的。
天幕前的李隆基脸色不好看,这个孟浩然胆子很大嘛,不过现在也不关他们的事了,他早就已经被架空了,做了太上皇。
至于为什么还活着,到底是皇帝,也不可能把他杀了不是?
只能把他囚禁在这宫殿之中,李隆基也习惯了 每日就醉生梦死,有时候也觉得心中愤愤不平,他难道不是一位好皇帝吗?
他为大唐鞠躬尽瘁,大唐盛世难道不是他带来的吗?
后面的安史之乱都还未发生,就要安到自己头上去,天下哪里有这样的道理?
即使李隆基再生气,也丝毫没有办法,所有人都希望他退位,若他不退位,死一个皇帝,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还有老祖宗们支持,他只能逼迫退位了。
即使他再三保证自己肯定不会犯糊涂,但是依旧没有任何用。
弹幕,老祖宗们在讨论孟浩然这个诗到底有没有在皇帝。
天幕
“公元792年,孟浩然前辈您离开京城,去了不是少地方,和很多好友一起作诗。
不过孟浩然前辈您还是心入仕,于是在公元734年的时候,孟浩然前辈您第二次前往京城求仕,结果自然没成功,于是您又回到襄阳。
襄州刺史韩朝宗非常欣赏孟浩然前辈您,于是便邀请孟浩然前辈您参加宴会,想向朝廷举荐您。
不过孟浩然前辈您想到之前到京城求见张九龄没有结果,所以您认为韩朝宗自然也是无法让您入仕的,于是便没有去。
后面孟浩然前辈您在途径江夏时在黄鹤楼和李白前辈再次见面。
李白前辈写了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您送行。”
孟浩然笑了起来“没想到太白兄还为我写了一首有关黄鹤楼的诗。”
他前面看过小仙人所播放的《长安三万里》,也知道太白兄的执念,想比崔颢写的黄鹤楼还要好,也不知道有没有作出来。
天幕前辈李白只是苦笑了一声,不可否认,崔颢的黄鹤楼写得确实好。
他也不由得在心中念起了: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弹幕也讨论起了崔颢和李白还有电影,高适等人来。
“是极,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陆游站了起来,把手背在后面,念出了这首诗。
“好诗,太白兄不愧为诗仙,”孟浩然满意的点点头。
弹幕有不少人拿李白的黄鹤楼和崔颢的黄鹤楼相比较,有的觉得崔颢的更好些,也有的觉得李白的更好些。
吵不出个所以然来,后面李白在弹幕上说,自己的黄鹤楼确实不如崔颢的,读崔颢的黄鹤楼确实把他给震惊到了,写得极好!
不过自己也不差不是吗?
承认对方比自己厉害,李白还是敢的,而且还想结交一番呢。
崔颢看到李白的弹幕,只是笑着摇摇头,他自然也是比较欣赏李白的,小仙人都承认的诗仙,不管在大唐还是在后世,都比自己出名多了。
想来记住李白的人可比记住他崔颢的人要多得多,他也是羡慕李白的。
“自然,都说了,李白前辈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李白前辈那可是诗词圈顶流存在,从未落下来过,可想而知,知名度很高滴,读过书的基本就没有人不知道李白杜甫两位前辈了,”其他诗人词人可能不知道,记不住,但是李白杜甫这个要是不知道那就真的无话可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