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年,天气渐渐暖和,张维芳的身体也好转了很多,在家里窝了一冬天,她感觉自己的胳膊腿都僵硬了。
春日里阳光明媚,公园里,田野边多了很多踏青的人。
张维芳也不甘落后,她约着小胡一起去了一个新建成的湖水公园里游玩。
公园里有一个围起来的湖水,湖水的一侧还有围起来的水藻,据说水藻下面养着鱼苗。
湖边是一条用鹅卵石精心铺设而成的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远方,小路两旁是一片碧绿如茵的草地,像是大自然铺就的绿色地毯,柔软而舒适。
在这片草地上,偶尔会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花点缀其中,散发出淡淡的芬芳。
沿着小路前行不远,便可以看到一片茂密的桃树林。
此时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粉色的桃花挂满了枝头,仿佛一片绚丽的云霞。
微风拂过,花瓣纷纷飘落,如同一场浪漫的花雨,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花香,让人陶醉不已。
走进桃树林,可以看到那些粉嫩的花朵簇拥在一起,形成一个个美丽的花球。
有的桃花含苞待放,宛如羞涩的少女;有的则已经完全绽放,露出金黄的花蕊,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映照在地面上,增添了一份神秘的氛围。
也有一些有心人正拿着相机在桃树下拍照,桃花美人相映衬,正是春日里最美的风光。
最难得的是,不远处还有一个美术生在写生,她的画板上生动形象地画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桃林:粉色的桃花在风中摇曳着身姿,如同粉衣少女翩翩起舞;
绿叶衬托着花朵,像是一群忠诚的卫士守护着公主,画面中还能看到蜜蜂和蝴蝶在花丛间忙碌穿梭,它们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整幅画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
张维芳没有艺术细胞,所以她很佩服这些艺术家,为了不打扰人家创作,她一直站在远处观望着。
小胡看她像定住了一样,直接拉着她就走开了:
“别看了,你要是喜欢,可以去商店里买一幅,想要什么风景都有。”
张维芳斜了她一眼,遗憾地说道:“那怎么能一样?这是现场画出来的,多有纪念意义啊!”
说完她还摇了摇头,似乎对没有得到这幅画感到十分惋惜。
接下来几天,张维芳真的迷恋上了字画,她没事就会去专门卖字画的地方转转,虽然看不懂,但她很喜欢这种艺术氛围。
不过,她转了好几家都没有发现自己喜欢的东西,张维芳总觉得店里的东西匠气太足,没有灵性。
没过多久,她就失去了兴趣。
六月份的一天,张维保突然打来了电话,没有重要的事,他一般不会打电话过来,所以,张维芳看到他的电话号码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果然,并不是什么好消息,他们的老妈昨天突然摔了一跤,摔断了左胳膊。
张维保带着老妈去了一趟医院,让医生帮忙把胳膊接好了,打电话过来就是为了告知一下实情。
张维芳一听老妈摔断了胳膊,她当场就坐不住了,下午,她就让陆时开车送她回了老家。
幸运的是,除了左胳膊,张巧纳的身体都很健康,而且她不是左撇子,所以不影响吃饭喝水,也不用专门让人伺候。
张维芳的身体也不太好,所以,这次回了老家,她想多住一段时间,陪陪老妈,也养养身体。
陆时是不愿意的,他不放心张维芳一个人在老家,老家吃的喝的比不上自己家,一年也吃不了几次肉,水果也没几种。
再说,张维芳不会做饭,只能每天让弟媳妇伺候她,时间长了,人家肯定会有意见。
不过,最后陆时还是拗不过张维芳,他只能过一段时间再来接她。
临走前,陆时给了王福子二百块钱,让她多担待,王福子收到钱,心里就更开心了,虽然不给钱她也不会有意见。
于是,张维芳就在村里住了下来,她离开家已经快四十年了,但是看到村里的山山水水依旧那么亲切。
隔壁的邻居也换了人,左边的两家都搬走了,他们在村里的其他地方盖了新房子。
右边的如意嫂子也跟着大儿子搬去了别处,现在旁边住着的是她的二儿子一家五口。
现在家家户户几乎都不养鸡了,所以大街上现在也铺成了水泥路。
梧桐树依旧遮天蔽日,像一把张开的打伞一样,一出大门就能闻到浓郁的梧桐花香,梧桐树下面是一大片阴凉,夏天的时候,人们爱坐在树底下乘凉。
黑枣树已经从小树苗长成了一棵大树,它现在已经六十多岁,树干上也有了苍老的痕迹,树干的一侧被虫子蚂蚁蛀过,树皮烂了一大块,现在被人刷上了石灰。
哪怕是这样,黑枣树的生命力依旧旺盛,绿油油的树叶盖满了枝头,沉甸甸的压了下来,有些枝条,人们抬头就能碰到。
黑枣树下面又有一群乘凉的人,男人们搬了个小桌子在打扑克牌,女人们坐在草墩子织毛衣,绣鞋垫,男男女女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夏日的绝句。
只要不怕晒不怕累的孩子们沐浴在阳光下,跑跑跳跳,吵吵闹闹。
傍晚,大家会端着饭碗坐在大树下吃饭,看看你的饭,瞅瞅我的碗,孩子们都觉得对方的饭更好吃。
凌晨五点,大家就要起床劳作,带着草帽,拿着毛巾,扛着锄头就去了地里,除草,施肥,间苗,是农民永远干不完的农活。
九十点钟,太阳高升,天气越来越热,忙碌一早晨的人们才开始往家走。
回到家,先洗澡,然后又得赶紧做午饭,等待着下班的男人还有放学的孩子们回来吃饭。
午饭过后,收拾完碗筷,才到了休息时间,烈日当头,伴着外面的虫鸣蝉叫,在清凉的窑洞里睡着午觉,才是一天中最美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