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和苏辙自然想要参加制科考试。
他们对自己的才华和智慧还是充满信心的。
但是制科考试难度几乎是进士考试的一千倍,一旦落榜不仅会失去进士的身份,也会失去当官的资格。
三年以后,太多事情都会改变,这其实是一场豪赌。
苏轼和苏辙毫不犹豫便选择了参加这次豪赌,因为他们足够相信自己。
赵祯听到他们的回答后,问他们:“你们确定吗?要是你们放弃制科考试,现在立马就能上任,成为我大宋的官员。”
欧阳修立即站出来为他们说道:“要是他们放弃制科考试,也只能那从主簿做起,主簿是县里一个很小的文职官员,级别十分低,不过一个九品芝麻官。他们胸怀大志,将来要是想成就一番大事业,最好的选择还是参加这难得一遇的制科考试。”
王珪看了看朝堂的局势,立马站出来反驳:“自制科考试开创以来,高中之人就极少,他们两兄弟想要都考上实在是太难,不如先从主簿开始。”
赵祯看了看他们兄弟二人,期待着他们的回答。
苏轼负手而立,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制科考试。
这日退朝以后,他们搬到新家开始认真准备即将举行的制科考试。
其间,陆子阳也被赵祯叫去了宫里面。
他想让陆子阳也参加这次的制科考试,好混一个官职。
但陆子阳拒绝了,制科考试难度太大,他肯定考不上,除非皇帝放水。
陆子阳断然不愿意用这种不光明的手段获得官位。
他觉得就算自己不做官也可以处理好这些事情。
他提议赵祯弄一个《汴京证券交易所》,还说要在汴京先搞实点。
后续的事情等制科考试过了之后他们再慢慢商讨。
赵祯也觉得陆子阳说得很有道理,答应了他的请求。
很快,汴京城迎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考试。
这次考试的题目叫做“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考试题目是赵祯亲自出的。
考试的时候苏轼和苏辙都胸有成竹,洋洋洒洒写完了试卷。
到了放榜那天,苏家所有人都去了。
巢谷十分激动,他就是属于那种自己成绩不好,但是有个好友学霸。
苏轼每次考第一,他都像自己考了第一一般高兴。
苏洵目光微闭,看似在闭目养神,实则内心很紧张。
终于,宫里面的人拿着皇榜出来了。
“苏轼,考入了第三等。”
听到这个结果的时候,巢谷像一只斗败的公鸡,耷拉着脑袋说道:“怎么才考了第三等,简直不可能?是不是改错了,这不是苏轼的卷子。”
苏洵立马哈哈大笑,“巢谷,这你就不懂了。大宋的制科考试分为五等,第一等最好,第二等次之。不过这第一等和第二等都是虚设。”
“虚设?什么意思?”巢谷问道。
苏辙又说道:“虚设的意思就是并不会有人考到第一等和第二等,开国以来从未有人考过。所以说制科考试中第三等就是最高的成绩。”
“那就是说,苏轼这次也考了第一。”巢谷有些开心。
“不是这次制科考试的第一,而是这一百年来的第一。制科考试自创立至今,只有吴育考过第三次等。苏轼是这一百年来第一个考第三等的人。哈哈哈……”
苏洵爽朗的笑声响彻天际,他的儿子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
巢谷继续问:“那是不是考第四等也很厉害。”
“那是自然,第四次等都是很不错的。”
“那第五等呢?”
“第五等,这就是不及格了,您快些回家吧!做官这条路不适合你,哈哈哈……”
苏轼站在一旁也十分开心,不过他更关心弟弟的成绩。
念到了苏辙的名字。
苏轼和苏辙都秉着呼吸,“苏辙,第四等。”
“欧!你们太厉害了。”巢谷大叫。
他用双手撑在苏轼和苏辙的肩膀上,往上跳得老高。
苏洵也难得脸上挂满了笑容,开心得像个孩子。
回去的路上,巢谷直摇头,“陆子阳不来,简直亏大了。不能第一时间知知道这么大的消息,他肯定很伤心。苏轼居然考了一个百年第一。”
陆子阳内心:我早就知道了。
苏轼他们来到酒楼,被眼前的画面给震惊了。
只见酒楼上方挂着一块巨大的布,上面写着:“恭喜苏家出千年奇才,制科考试拔得头筹。”
“为庆祝苏轼考了三等,苏辙考了四等,三日内来酒楼消费的顾客,统统五折。”
酒楼现如今门庭若市,人山人海。
“我们怎么进去?”苏轼问。
巢谷站在外面,看着酒楼上方悬挂的巨大条幅,有些纳闷,“他是怎么知道的?我们不都才得知这个消息,这个陆子阳简直有些神通广大。”
陆子阳几天前就策划了这次宣传活动。
汴京城所有的和平酒楼都参与了本次活动,每一个酒楼都爆满。
陆子阳早在考试之前就放下豪言。
说苏轼会考出一个惊天好成绩,百年来无人出奇左。
很多人都不相信,当结果正式出来的时候。
所有人都沸腾了,他们将见证一颗新星在汴京城升起。
而且要是这几日在和平酒楼消费满一千两银子,还能有机会获得苏轼和苏辙亲自题的字。
当然,这一切陆子阳都还没有来得及和他们说。
活动先是打出去了,而且效果奇好无比。
陆子阳此时正在包房内等待着他们凯旋。
公主有些不解,“你怎么能提前知道他们的成绩?”
“瞎猜的。”
“怎么猜得这么准,你有没有想过要是你猜错了,你该怎么办?”
陆子阳笑了笑,“被大家洗刷几句,过几天所有人都会忘记这件事情。举个例子,我要是告诉别人,明天你起床之后会在门口捡到一百两银子。
第二天要是你没有捡到一百两银子,你无非骂我一句骗子,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了,因为这件事情可能性很小,连你自己都不相信,可要你真的捡到一百两银子,事情可就不简单了!”
“什么意思?”公主问道。